今日新鲜事 热点 天下长河:康熙有多痴迷科技?不仅自己学,还组建科研团队一起学

天下长河:康熙有多痴迷科技?不仅自己学,还组建科研团队一起学

天下长河:康熙有多痴迷科技?不仅自己学,还组建科研团队一起学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康熙对当时西洋科技产生浓厚兴趣后,向传教士虚心学习各门科技知识,大量使用西洋兵器。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康熙与科技的故事:

1、“科技狂”康熙

法人传教士白晋说:

“因为他本来就对新奇东西感兴趣,所以,自从他有了某些欧洲的科学知识之后,就表现出了学习这些科学的强烈欲望。”

康熙不止一次的宣布,他赞成欧洲的天文学及其他一切科学的学说,他热衷于学习西方科技。

“连续两年如此专心致志,以致把处理其他事务以外,剩下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数学上了,同时他把这种学习当作他最大的乐趣”,白晋记述到。

南怀仁也记述道:

“每日破晓,我就进宫,立即被引入康熙的内殿,并经常到午后三四点钟才告退。我单独与皇帝一起,为他读书和讲解各种问题。”

在那两年时间里,南怀仁神父给他讲解了一些主要数学仪器的应用,并讲解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中最有趣的、最容易理解的东西,还专门编写了一些最通俗易懂的书籍。

为了遵照康熙要把《几何原本》译成满文的嘱托,南怀仁还特地花时间学了满文。

其他葡萄牙人闵明我、徐日升也都进过宫为康熙讲学。

在平定三藩之后,康熙更勤奋地学习欧洲科学,他让传教士住在京师,后来让他们住到顺治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他要比利时的安多神父用汉语讲解数学仪器的应用、几何和算术的应用,他刻苦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学,还不耻下问,“以令人钦佩的耐心和注意来听讲。”

他表白这种倾心是从童年时代便逐渐养成的。 学完几何学,又要学习哲学,后又学习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甚至让传教士在宫廷里建立了实验室,制造了许多种丸、散、膏、丹,他用金银器盛放这些药物,并“乐于把某些药物恩赐给皇子、宫廷大臣,甚至侍从。”

2、康熙的科技事业

康熙致力于科技事业,若干年来,无论在北京皇宫,京外御苑、靼鞑地区,或者在其他地方,都经常可以看到皇帝让侍从带着仪器随侍左右,当着朝臣的面专心致志于天体观测与几何学的研究。

有时用四分象限仪观测太阳子午线的高度;有时用天文环测定时刻,而后从这些观察中推测出当地极点的高度;有时计算一座塔一个山峰的高度;有时测量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另外,他经常让人携带着日晷,并通过亲自计算,在日晷处找到某日正午日晷针影子的长度、皇帝计算的结果和经常跟随他旅行的张诚神父所观察的结果往往非常一致,使满族大臣惊叹不已。

此事激起王公贵族竟相让他们的子弟,学习这种他们极为欣赏、但自己又学不会的学问。

康熙还向法国传教士洪约翰、刘应两神父学习为观察天体用的秒钟、水平仪和其他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次他得疟疾,御医束手无策,满城张贴皇榜求医问药,有患此病的人也被召到宫中作试验用,恰巧洪约翰和刘应两位神父也于此时来到北京,他们携带有一英磅金鸡纳霜,经介绍后先在一般病人身上试过,很快见到了效果,最后给皇帝服用,把他从“打摆子”的折磨中解脱出来,这更坚定了康熙对西洋科技的迷恋。

康熙曾命人翻译《人体解剖学》,他明确表示:

“身体上虽任何微小部分,必须详加多译,不可有缺。朕所以不惮麻烦,命卿等详译此书者,缘此书一出,必大有造于社会,人之生命,或可挽救不。”

他甚至还曾说过:

“世上无论何物,当利用之。盖上帝既以万物赐我,则善为利用,理亦宜也。”

康熙迷恋西洋科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可服务于自己的统治。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律历是体现皇家权威的重要标志。

运用当时已经掌握的西方科学知识修正古代典籍上的有关差错,弥补其不足,是有为君主的重要文治内容,康熙认为“取一代大典,以淑天下而范万世。”

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始,历时八年,终于修成《律历渊源》一书,把律、历、数包含其中,即以《律吕正义》、《历象考成》、《数理精蕴》三个部分汇合成书。

从篇幅上看,《律历渊源》的内容是以西学为主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数理精蕴》,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第五次南巡时,曾在御舟中召见民间数学家梅文鼎,赐之以“绩学参微”的四字匾额,当时感叹“此学今鲜知者。”

然而到乾嘉时期,竞出现了学者多治算的局面。

康熙时期另一项重要科学工作是测绘《皇舆全图》,此项工作自四十六年(1707年)正式开始,至五十六年(1717年)结束,历时十一年。五十七年(1718年),全图完成,由马国贤制成铜板刊印。

这集地图前有总图一幅,后为各省分图,共内十五省及关外满蒙之地,皆经准确测定。

这部地图集以当时的世界水平而言,也堪称地理学方面的最高成就,李约瑟说:

该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康熙自称他为此花费了三十多年的艰辛努力。他自小留心地理,博览图籍。边疆官员回京复命,他都要对照舆图,详询形势。他对全国的山川道路,尤其西南、东北的地形、气候、物产和民族状况了如指掌。

部署战争,常常亲定行军路线;边防驻军筑城,他根据战略需要具体指定位置。

康熙在绘制《皇舆全图》过程中,大胆使用外国科技人员和外国设备,准确地确定地理位置,科学地进行测量。康熙于每次巡幸之时,都让传教士携带仪器陪从,随时测量纬度。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巡视辽东时,就指定南怀仁随行,还专门委派一个官员负责仪器的安全运输。因而得以完成这次地理大测量和全图绘制。

4、康熙的科研团队

康熙积极地注意培养和发现国内的科技人才,融合中西学说。

像宣城的梅氏祖孙、泰州的陈厚耀、大兴的何国宗和蒙族的明安图等就是康熙竭力罗致的杰出人物。

梅文鼎是清代最有名的数学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研究深邃,一生著述八十余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南巡驻跸德州。大学士李光地给康熙看了梅文鼎的《历学疑问》一书。

两天之后,康熙对李光地说:

“昨所呈书甚细心,…此人用心深矣。朕带回宫中仔细看阅。”

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再度南巡,于行在将《历学疑问》发还李光地,告诉他“朕已细细看过”,并在书中作了若干圈点涂改及签贴批语。

李光地问康熙“此书疵谬所在”,康熙说:“无疵谬,但算法未备”。

事实确是如此,此书是梅文鼎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因而康熙才说“算法未备”。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他在南巡中特意召见了梅文鼎,只因梅文鼎已七十多之高龄,故康熙深深地感慨说“惜乎老矣!”

他马上想到应注意培养一批中青年人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为编集大型的数学、天文、乐律百科全书《律历渊源》,特下诏江西巡抚,叫梅文鼎的孙子梅谷成到北京入侍。

这年阴历六月初,大学士李光地向江西巡抚郎廷极的儿子郎文杰转达了康熙的意旨:

“朕近日闻得梅文鼎之孙算法颇好,虽不知学间深浅,命他来京看看。钦此。”

就这样,梅谷成于当年被送到北京。

五十二年(1713年)是康熙六十大寿之年,这一年,他下令成立算学馆,地点就设在畅春园的蒙养斋。这里除了精选部分八旗世家子弟,由钦天监洋人教授之外,实际上是康熙与学者研究科学和编纂书籍的场所。

梅谷成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了中西方数学知识的融合,他自己后来回忆说:

“供奉内殿,蒙圣祖仁皇帝授以借根之法。”

所谓“借根法”,就是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代数。

康熙认为,西人称此为“东来法”,应是中国固有的东西。 中国古代的天元术也是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宋元以后近于失传。梅谷成从康熙学习“借根法”后,认为“借根法”很可能就是天元术。

从此,中国数学史上失传了的天元术,又因康熙的“借根法”而被梅谷成所复活。

英国李约瑟对梅谷成做了较高的评价,他说:

“明代数学家没有一个通晓宋元的代数学。宋元的代数学完全被废弃不用了,直到耶稣会传教士及其他人引入欧洲代数学以后很久,梅谷成等人才认识到隐藏在不常见语言下的中世纪中国代数学,并重新对它进行研究。”

李氏还说:

梅谷成“把这个发现记在他的《弃水遗珍》中。”

应该说,这个重要的发现实际上是由康熙开始,而由梅谷成来完成的。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李光地又向康熙帝推荐了泰州的陈厚耀、被康熙授为“内阁中书”。

四十八年(1709年)五月,康熙驾幸热河,陈氏被命扈行。

行至密云,康熙给他出了一道算题,自已则用简便方法同时计算,然后把计算稿给陈厚耀看,问他:“知此法否?”

陈氏说:“皇上此法精妙,极为简便。臣法臆撰,不可用。”

康熙说:“朕将教汝,汝其细心贯想,以待朕问。”

一路上,康熙还同他讨论了仪器用法、地理学的数学方法等等。此外陈厚耀还从康熙那儿学会了“西洋定位法、虚拟法”。君臣之间对于数学、天文、地理各方面的讨论,时而在蒙养斋,时而在渊鉴斋,时而在西暖阁进行,“问难反复,并及天象、乐律、山川形势”。

由此,陈氏得以有机会遍览宫中所储的天文、数学仪器。当时就年岁言,陈氏比康熙还长六岁,但康熙与他在政治上是君臣,在学术上是师友。 陈氏早年曾从宣城梅文鼎学习,对梅氏家族的学业颇为了解,所以他也曾向康熙推荐过梅谷成。

康熙又对梅谷成说:

“汝知陈厚耀否?他算法近日精进,向曾受教于汝祖,今汝祖若在,尚将就正于彼矣。”

从此,陈、梅两人就在蒙养斋参与《律历渊源》等书的编纂工作。

康熙召到蒙养斋编书的数学家还有大兴人何国宗。

何氏字翰如,世代业天文。

他入仕后曾“以算学受知”于康熙,不但参加了《律历渊源》的编纂,由于在康熙时学习了欧洲的数学和测绘方法,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后还“奉命出塞测定东西南北里差”,然后载入时宪书。

著有《割圆密率捷法》的蒙族数学家明安图年轻时也“受数学于圣祖(康熙)。

在康熙的亲自主持下,以梅谷成、陈厚耀、何国宗等人为主要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编纂的上述集当时的乐律、天文、数学之大成的巨著《律历渊源》,为传播科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团队,长河,仪器,皇帝,康熙,其他,科学,几何学,科研,陈厚耀,梅谷成,李光地,康熙,梅文鼎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科技,团队,长河,仪器,皇帝,康熙,其他,科学,几何学,科研,陈厚耀,梅谷成,李光地,康熙,梅文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科技,团队,长河,仪器,皇帝,康熙,其他,科学,几何学,科研,陈厚耀,梅谷成,李光地,康熙,梅文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