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沿海迁界”无疑是较为特殊的,其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对沿海地区的伤害之深都足以大书特书,但奇怪的是,在《清世祖实录》和《清圣祖实录》中,却找不到关于“沿海迁界”的只言片语,以至于后世对这件历史事件大多了解不够深刻。笔者通过多方整理资料,为大家浅谈“沿海迁界”的始末和其深远的影响。
1.何为沿海迁界?
顺治、康熙年间,为了应对台湾郑成功父子(以下简称郑氏政权),清朝强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搬迁,在沿海区域留下了宽度约为30-100里的“无人区”。目的是让郑氏政权在大陆沿海得不到粮食等补给。
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郑成功一路保护南明隆武帝撤回福州,是隆武帝的心腹将领。直到隆武帝被捕,郑成功才避走金门,在沿海各地招兵买马,力抗清军,成为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郑成功的水军非常骁勇,常年以厦门和金门为根据地,活动范围很广,从江浙、福建、到广东沿海,而沿海各地的汉族百姓对满清有抵触心理,给了郑成功诸多补给,郑成功的粮食大多从沿海获取。但郑成功几次尝试北伐都未能成功,南明的永历帝又江河日下,郑成功意识到金门和厦门不是长久之地,所以打算从荷兰人手里夺走台湾,以台湾为据点,以待时机。
公元1661年,郑成功倾注全部军力,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但台湾荒芜,一次性无法供养郑成功的近10万大军。所以,要想生存,郑成功只得长期从大陆沿海获取粮食。
对于清朝来说,沿海海岸线绵长,而沿海百姓大多心思明朝。郑成功就像一支机动性很强的利箭,而清朝军队就像一只薄薄的盾牌,要想不被郑成功射穿,难度太大。对此,《清史稿·兵志》九《海防》中记载:
顺治十八年,令宁波、温州、台州三府沿海居民内徙,以绝海盗之踪。
这就是沿海迁界的开始,清朝强制将沿海居民全部搬迁到离海岸线30-100公里之外,并且摧毁沿海的房屋、田地等,让郑成功无法获取补给。若郑成功想从大陆继续获取粮食,只能登岸奔袭30余里,而此时,水军优势全无,而且目标早已暴露,清军则能聚集兵力进行精准围剿。这种策略,对郑氏政权的打击确实很大。
2.为什么要沿海迁界
关于顺治、康熙为何要实施沿海迁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如上述所说,清军防御郑成功的难度太大,不得不设立“无人区”,增加自己的防御优势。第二,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清朝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对郑成功一直采取守势,用“沿海迁界”来拖延郑成功,从而在另一个战场取得胜利。而另一个战场,就是平定南方。
当时南明的桂王和农民起义军的余部为了生存,联合起来对抗清军,湖南、两广、贵州、云南和四川都是清军连年用兵之地,是清朝的“主战场”,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虽然勇猛,但势力相对不大,而且清朝当时并没有一只精锐的水师可以和郑成功相抗。所以清朝才用“沿海迁界”这种策略来消极地对付郑成功。
根据《清史稿·兵志》记载,当时的军事形势是这样的:郑成功麾下约有10万大军,多为水师,训练有素,在台海之间来往自由。清朝的兵力有72万,其中包括旗兵12万,绿营兵60万。旗兵是精锐,但大多来自关外,不擅长水战,而绿营兵战斗力薄弱。所以清军把主要兵力都投放在南方战场,对郑成功采取防守的姿态,据《清世祖实录》记载:
顺治初,各省虽有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盗贼之用。后以东南兵事,顺治八年,始于沿江沿海各省设提督、总兵、副将、游击以下各武员,并在各省设造船厂,定师船修造年限。顺治十四年,增设崇明水师,调拨江宁、江苏、安徽各省标兵万人,分防吴淞、崇明诸口。
可以看出,从清军入关到顺治十四年,清军虽然有水师,但大都仅仅能防御。到了康熙初年,清朝的水军和郑氏政权相比,仍没有优势,所以郑氏政权才能长期盘踞在金门和厦门。康熙为了收复金、厦,甚至想和荷兰人合作,让荷兰人在海上相助(参考《清圣祖实录》康熙十八年正月甲戌条)。
沿海迁界也并非一蹴而就,也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先从“禁海”开始,后来才有“沿海迁界”。
郑成功擅长水战,从顺治三年郑成功领兵抗清,在东南沿海不断给清军制造麻烦,对清朝来说十分困扰。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三年,朝廷给浙江、福建、广东、江南(江苏、安徽)、山东、天津等各督抚下敕令:
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沿海一带,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凡沿海地方大小贼船可容湾泊登岸口子,务严伤防守各官,相度形势,设法阻拦,或筑土坝,或树木栅,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一贼登岸。
可见,在沿海迁界之前,顺治曾让沿海各省实施“海禁”,不允许片帆入海。关于“海禁”,从明朝朱元璋时期就有,但朱元璋只是禁止商船出海。顺治为了防御郑成功,禁止商、民所有船只私自出海。后来因为上述所说,清军不想两面作战,而且没有强大的水师,所以才由“禁海”升级为“沿海迁界”。
3.沿海迁界造成的损失
沿海迁界从顺治十八年持续到康熙康熙二十二年,连续执行了23年之久,对山东、浙江、江南(江苏+安徽)、福建、广东五省的沿海居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生存危机。其执行的步骤是:
第一步,强迫沿海居民迁徙到距离海岸线30-100里之外的内地,因为个省各地的敌情不同,所以迁徙的距离不同。根据《广东通志》言迁四十里,《重修福建通志》言迁三十里等。
第二步,毁掉沿海的房舍、庄稼,建立无人区,彻底断绝郑氏政权的补给。
第三,砍伐高大的树木,修筑瞭望台等工事,派兵轮流警戒,除了警戒敌情意外,还要防止百姓回到无人区。
要知道,中国人一向安土重迁,很多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祖先生存的土地。为了快速达成政治目的,清廷下令,10日内必须完成迁徙,否则格杀勿论。温州永嘉王至彪在所著《玄对草·言愁集》中记载:
迁徒之期,限令下十日之内,而未及期限,兵丁即大肆抢掠,在迁彼途中,又横加掠夺。
因为不忍离开故土,没有按时迁徙,大批百姓被清军镇压。再加上迁徙到新地之后没有得食物补给,饿殍遍野。《南明史》云:
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
被清军屠杀,再加上饿死的百姓,多达十万余人,这是灾难性的。
沿海迁界不仅导致人口锐减,而且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芜,牲畜也大量损失,劳动力骤然下降。百姓的房屋,也变成了一片废墟。沿海迁界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也是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还有许多祖籍从沿海迁居而来的居民。
4.史书为何鲜有记载
沿海迁界直接导致数十余万百姓死亡,是满清统治者出于政治利益和民族打压的目的向沿海汉人做出的压迫政策,所以在清朝史书很少提及。在《清世宗实录》和《清圣祖实录》中,更是讳莫如深。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将有关此事的大量史料删除,以至于后人无法知晓其真实的过程和结果。
目前正史之上,唯有《清史稿·兵志》有关清军和郑成功的战争中,对沿海迁界有所提及,但也只是只言片语,并没有言及详情,其他史料都来自地方县志和野史。但清朝想遮盖此事,明显是欲盖弥彰。毕竟,想用磨灭文字的方式来湮灭历史,终将是失败的。
5.沿海迁界的影响
沿海迁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笔者总结其最主要的4点影响。
第一,沿海迁界迫使郑氏政权陷入困境。
正如康熙所言:“大陆痛则痛一隅,台湾痛则痛全身。”沿海迁界实施以来,郑氏政权失去了大陆的补给,而当时的台湾不足以养活如此规模的军队,所以郑成功和郑经只的从海上和东南亚来获取粮食,大大增加了其生存的困难性,对郑氏政权的士气也是很大的打击。从此,郑成功父子只能固守。
《清圣祖实录》载,康熙十八年,康熙为了解福建沿海形势,曾召见侍郎达都:
上召达都问曰:“尔自福建来,海寇形势如何?今岁有荡平之机否?”达都奏曰:“臣来时,厦门金门,喊势大挫,贼船较前甚少,阂海中根米无从凑集,喊不能久待,不日可以底定。”
从这段话中国可以看出,长达20多年的沿海迁界,让台湾郑氏政权元气大伤,甚至濒临绝境,直接促成了康熙收复台湾的结局。
第二,沿海迁界使沿海生产力骤然下降。
沿海土地肥沃,特别是江浙闽等地,是赋、税重地,清朝为了政治目的,不仅断绝了沿海的对外贸易,渔业停滞、盐业凋敝,对农业的影响巨大,沿海土地荒芜、牲畜消亡、人口骤减,导致沿海诸地的生产力急速下降。笔者将清朝《雍正浙江通志》和明朝《万历温州府志》做一个对比,主要对比康熙时期和明朝万历时期温州府各县人口数据,请看下方图表。
根据图表可知,仅仅温州一府,康熙二十八年的人口比明朝万历十年人口少了15.8万人,这个数据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沿海迁界的影响。损失人口,占康熙十八年总人口的80%左右。另外,生产力的下降,不仅表现在人口上,土地、牲畜、商业也都有同样的遭遇。
第三,沿海迁界对山林开垦有积极作用。
旧社会的人口密度不大,但都是聚族而居。大量的居民从沿海迁到内地,清政府无法安置在肥沃的土地上,只能将这些群族分散安置在山林、荒地里。为了生存,古代的劳动人民不得不开垦山林。这样的操作,反而倒逼内地山林、荒地的开发,从这方面说,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旧社会物资贫瘠,生产力低下,这种开垦荒地的成果,肯定伴随着一定的牺牲。
第四,沿海迁界对改变中国历史走向起了一定作用。
沿海迁界不仅打击了郑氏政权,对沿海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时候巨大的打击。明朝后期,中国沿海形成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被淹没殆尽。再加上清朝后来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彻底毁灭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6.公正总结
沿海迁界政策前后实施23年,在客观上,打击了台湾郑氏政权,为施琅收复台湾做了铺垫。但与此同时,沿海迁界造成了沿海人口、土地等大规模被破坏,是沿海百姓的一场灾难,同时导致沿海生产力的骤然下降。另外,沿海迁界对内地的山林、荒地的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沿海迁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本文为博史通今“精耕清史”系列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南明史》《广东通志》《重修福建通志》《玄对草·言愁集》《雍正浙江通志》《万历温州府志》《延平二王遗集》,张宪文《略论清初浙江沿海的迁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