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隐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为何76岁高龄依然被康熙凌迟处死?

隐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为何76岁高龄依然被康熙凌迟处死?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英明君主之一,在后世的评价中,虽然未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齐名,却同样被人誉为“千古一帝”。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先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为大清版图的扩张和领土完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康熙执政的61年里,始终坚持以仁义治天下,除了废除大量酷刑之外,还格外重视民生,自然灾害、劳役赋税、乃至粮食价格的起伏都要一一过问,故而,康熙也留下了“仁君”的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在康熙四十七年却下令凌迟处死一位76岁的教书先生,还不分老幼将其满门处斩。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就是已经隐姓埋名数十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此时,距离大明朝灭亡已经60余年,那为何康熙还要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先生下此狠手呢?这还得从清兵入关后,民间此起彼伏的反清浪潮说起

很多人认为,大清取代大明是大势所趋,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实,若没有错综复杂的党争、若没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甚至说若没有吴三桂的投降,明朝的历史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大清只不过是机缘巧合、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罢了,其他的纷纷扰扰更像是为大清做了一桌菜。

清兵入关时,打的旗号并不是要推翻明朝,而是要对抗李自成的起义军,这个策略得到地主阶级的认可和支持,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农民起义军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清兵,故而,他们也都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大清的一边。可是,李自成仅当了一天皇帝就败退西安了,那张空置的龙椅被满清的皇帝占领,还将北京改成大清的首都,这时,再愚钝的人也应该明白,大清攻打李自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北京城,还有整个天下。怎么说满清也属于一个“外族”,岂能让这样的人来统治中原?于是,心理的抵触就开始化成现实的反抗;

另外,虽然代表大明正统的崇祯皇帝去世,但是,之后还出现了弘光政权,弘光之后还有鲁王、唐王、隆武、以及永历小朝廷等等多个政权,这些政权在与清廷抗衡时,只要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总能拉拢到一大批人,因为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经将“忠君爱国”牢牢刻在每个人的骨头里,这也是许多明朝降将能轻易就“反水”的根源所在;

当民间的抵抗运动和后明政权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对大清的统治构成威胁,就像张献忠去世后,大西军余部和永历小朝廷结合,不但反攻大清,而且还取得辉煌战果。若不是清军一再挑唆、使农民军内部发生分裂,清廷被赶回辽东也未可知。也正因为如此,清廷对于那些明朝的皇室后裔从不手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冒名“朱三太子”进行的抗清运动却此起彼伏

其实,“朱三太子”的原型指的并不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炯,而是第五子朱慈焕。朱慈焕在明朝灭亡时就隐姓埋名过着与世无争的平民生活,但命运却并未因此而放过他:

顺治十二年,“朱三太子”在苏北阻止抗清运动,被抓捕后才发现那个人根本就不是朱慈焕,而是一个叫做朱周琪的人;

顺治十三年,直隶平山又发生“朱三太子”带领的抗清运动,平息后发现这个人也是假冒的;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谋反,此时北京又有人自称“朱三太子”,号召人们相应吴三桂、推翻清朝的统治。由于泄密,遭到清廷镇压,冒充“朱三太子”的扬起隆却成功逃脱;

康熙十九年,“朱三太子”又在四川聚众起事;

可以说,从顺治年间开始,“朱三太子”俨然已经成为一面反清的旗帜,一直到康熙年间,围绕“朱三太子”而进行的反清运动从未停歇。“朱三太子”不仅是清朝统治者的一块心病,也是“反清复明”的代言词

康熙四十七年,在浙江起兵抗清的念一和尚被抓,严刑拷打下,他竟然招出了真正的朱三太子。当清兵找到朱三太子时,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已经76岁、以教书来糊口度日的古稀老人。饶是如此,一向以仁义治天下的康熙却毫不犹豫下达了“凌迟处死”的圣旨,并将其满门抄斩、不分老幼

“朱三太子”躲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没能躲得过命运的安排……

有时候我在想,倘若没有那么多冒名顶替之人,康熙会不会网开一面、朱三太子是否就能逃过这一劫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明朝,统治,朱三太子,李自成,政权,皇帝,康熙,运动,清廷,高龄,观点评论,朱慈焕,朱三太子,李自成,吴三桂,康熙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统治,朱三太子,李自成,政权,皇帝,康熙,运动,清廷,高龄,观点评论,朱慈焕,朱三太子,李自成,吴三桂,康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统治,朱三太子,李自成,政权,皇帝,康熙,运动,清廷,高龄,观点评论,朱慈焕,朱三太子,李自成,吴三桂,康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