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在春秋的时候就有记载了,发生了多少次呢?根据不同的统计,得出的次数也不同。根据专家的统计,春秋到1949年,共有800多次,每5-7年里都会有一次蝗灾,因为每个朝代的史料保存的都不是很完整,所以实际上发生的蝗灾次数更多。
中国发生的蝗灾
按照清朝来说,没有记录的年份只有14个,基本上3700个县都经历过。从最北面到黑龙江,最南到了海南岛,西到新疆。重灾区在黄土高原附近的一些省市。清代最大的蝗灾是在咸丰年间。他在位的11年,每年都有蝗灾,但不同的是,这次是在广西爆发而不是黄淮。
从1852年起,广西就频发蝗灾,之后不断蔓延,影响到了周边的省市,甚至西藏都发生了这个问题。当时蝗虫遮天,甚至人还有被拥死。清代后期,在南方发生得次数更多了,这跟当时南方发挥在那不合理有关系,治蝗政策不得当,乱砍滥发,围湖等给它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条件,再加上战争和官员怠政。那么当时是如何治理的呢?
治理方法
起初,还没出现专门治理的组织的时候,中国就对此有了规则,汉代的时候君王就派官员去治理,收购蝗虫。唐朝以前人们都很害怕蝗虫,不敢捕捉,于是当时的中书令就鼓励人们捕捉,宋代出现了法规,治理换成被列入政府要政中,也成为审核官员的内容之一。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农书,有很多捕捉蝗虫的方法,还贴了告示教百姓如何做。
蝗虫做菜,古代就有炒、烤、煎等等各种吃法。古代人在吃蝗虫时间上费尽心思,不比我们现在吃法少。当时有关食物的书籍中就有所记载。不过群居的蝗虫不建议食用,因为是有毒的。不过在古代饥荒的时候,蝗虫没成灾,就已经被百姓们当成吃食了。
用鸡鸭鸟来防虫,它们一般都是吃蝗虫的,一只鸡一天可以吃掉一百多只虫。用生物来治理蝗虫,是一种很好的循环,这种生存的智慧给我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古代虽然没有驱虫药,但是人们找到了蝗虫不喜欢的植物,人们把这些放在一起,当做驱虫药,其中艾草就是一个。
蝗虫和飞蛾差不多,都喜欢向着有光的地方去飞,古人就利用这个习性,架起了篝火,引导它们靠近。蝗虫一靠近火光,就会被烧死,这是一个见效很快的驱虫方法。另外再加上堑坎掩埋法,效果更是好。掩埋法就是提前设好陷阱,等到蝗虫已进入,就把它们掩埋。这样掩埋之后,不一定会杀死他们,但如果再把它们引到篝火中,放火烧,就非常完美了,一劳永逸。
杀虫卵。古代有句诗描写蝗虫,大概意思是虽然你现在抓住了蝗虫,但是只要有一个在,就又能生下一百个新的蝗子。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知道蝗虫最大的威胁就是它们很强的繁殖能力。他们会寻找到蝗虫产卵的地方,倒入药草汁把蝗虫卵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