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作为从东北白水黑山里走出来的民族,必然有着属于自己本族特色的美食。
满族人最早是女真部落的一支,起源于建州女真或满洲女真,他们生活在中国东北,对于猪肉有着浓厚的兴趣。想来也无可厚非:作为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牛羊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宝贵的牲畜,珍禽异兽在大山虽然多,对于他们来说却不容易得到,所以,猪肉对于他们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史料记载满洲女真部落“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满族人喜欢吃猪肉的猪肉的习俗不仅在满汉全席多有体现,在今天的东北地方菜中也体现出来了,比如著名的酸菜白肉、猪肉炖粉条等等东北菜品,都以猪肉为主料,现在也是深受全中国喜爱。
在中国传统糕点中,也有两种广受欢迎的满族特色的代表——饽饽和萨其玛。
所谓“香饽饽”中的饽饽就是来源于清朝,饽饽是满族特色食品,也是现在中国北方平时和节日最喜欢的主食之一。
现在的饽饽都是用黏米来制作的,一般分为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黏糕饽饽等各式各样的饽饽。
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精研细磨成细面,在进行豆面蒸制而成的。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比较有黏性,味香可口,最早的“香饽饽”指的就是这种饽饽。
苏叶饽饽一般是挑选出比较具有黏性的高粱面和碾碎的小豆做成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然后蒸熟,因为不管吃起来还是闻起来都含有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
黏糕饽饽则又是另外一种做法,一般是用大黄米通过水浸泡后,再细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碾碎的小豆做成的豆泥,然后蒸熟。然后再用油煎一道,吃起来更香,或者蘸着糖吃都也行。
至于另外一种美食——萨其玛,则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糕点,深受全国上下人们的喜爱。
所谓“萨其玛”其实是满语,最初的意思是“切”和“码”,因为制作这种糕点最后两道工序就是切成方块,然后将其摆放整齐,在满族人眼里,所谓的摆就是码的意思,摆放整齐就是码放整齐的意思。
其实萨其玛也是一种饽饽,它的的前身叫做搓条饽饽。搓条饽饽之所以变成萨其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搓条饽饽当年在满族大受欢迎,就被清朝定为一种宫廷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人们又称其为糖蓉糕。
清代《御制增订清文鉴》记载:“萨其玛,把白面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
其中具体的做法是,先搞几斤白面,然后加入冰糖、鸡蛋或奶油进行搅合,和好白面后,再用擀棍擀成薄片,切成细条,放好,然后再起火开炉,把和好的白面放入炉中烤熟,再用油炸一遍,再把冰糖倒入锅中熬至深红色的油,倒在白面上,再倒入铺有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里,大力压平,使其变成一整块,最后用刀切成方块形状,码放进事先准备的盘子里,这样萨其玛就做好了。
萨其玛过去也曾经被叫做“沙其马”“赛利马”等等。
清朝光绪《顺天府志》还对赛利马有过详细介绍:“按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粮及猪油蒸成,味极美。”
“萨其玛”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趣闻。在清朝,有一位旗人将军叫萨XX来广州任职,因为他的名字里面有“萨”,当地的百姓就顺其自然地称他为萨将军,他身为旗人,弓马娴熟,自然也喜欢骑马打猎,而且他有个特别的嗜好,每次打猎回来后,除了喜欢吃自己猎杀回来的猎物之外,还特别喜欢吃饭后点心,更要命的是还不能重复。
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自己招过来的厨师,必须“来点新的玩意儿”,若点心不能令他满意,厨师就要倒大霉了。萨将军打猎回来,负责点心的厨师一慌张,失手把糖液倒在点心上。厨师一看,心想完蛋了,赶紧趁着将军吃饭的时候重新做一份。
哪知,今天的将军心情特别好,决定不先吃自己打猎抓到的猎物,先要吃点心,厨师一看,完了,上天要灭他,于是低声骂了一句:“杀那个骑马的!”如丧考妣的端出做坏的那份点心来。想不到,萨将军吃后十分满意,就问厨师,这点心十分可口,它叫什么名字。厨师还以为自己死期将至,面如死灰地说道:“杀骑马。”结果萨将军一听,乐了,原来叫“萨骑马”,和他都姓萨,看样子自己和这种点心缘分不浅,干脆赐名为“萨其玛”。
现在的萨其玛已经经过几百年的改良,口感也越来越酥松绵软,香甜可口,现在也是北京著名京式糕点之一。
今天,萨其玛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家喻户晓的休闲点心,深受全国上下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