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圈 热点 清朝也流通铸造铜钱,而钱币的局限性也让清朝头疼不已

清朝也流通铸造铜钱,而钱币的局限性也让清朝头疼不已

清代虽然民间货币使用以白银为大宗,但是钱币交易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古代民间小额贸易使用铜钱那是相当广泛的。

而具体到清(后金),这铸币活动早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就开始了,那时候努尔哈赤还没有公开打出反明旗号,但是已经在自己的地盘上建国称汗,年号“天命”,“铸天命通宝钱”。其样式就是对明朝货币的仿造,只是增加了满文版,满文钱币比汉文钱币形制大了一些。《皇朝文献通考》记载:“丙辰春正月,诸贝勒等具表上太祖,尊号曰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建元天命。寻开局铸钱二品,依古九府圜法制之轮廓外周,钱面作字阳起,一为国书满文,一汉子曰‘天命通宝’。其满文一品,钱质较大。”

而皇太极时代,货币形制亦如天命汗钱,“一为满文,一汉字,曰天聪通宝,大小各如旧制”。

不管是天命制钱还是天聪制钱其质量较差,由于流传不广,知道的人确实少了点。直到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年间,随着统一战争的不断推进,以“裕国而利民”为理由大规模铸造货币,“置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光是宝泉局就设炉一百座铸造,一年的铸币数量就高达三十卯(所谓“卯”就是一定时期的铸币数量,清初中央户部“一卯”是一万两千八百八十串,但由于时代演变和地方差异的关系,卯的数量不定,从几千串到上万串都有)。中央设局铸造当然不够,各省也纷纷开局鼓铸以利市面流通。

在顺治年间货币种类极其繁多,列举如下:有仿明代制式的钱币。钱面有汉字“顺治通宝”字样,钱背无字素面,这也是顺治元年(1644年)的最初版本。其后,又有单汉字记局式,就是钱背以一汉字标注铸造地点。在顺治十年(1643年),又有“一厘制钱”。钱背左铸汉文“一厘”二字,右铸开局地点的一个字。顺治十四年(1657年),停各省鼓铸,专令户部铸造,铸造之钱背面全为满文式样,满文的意思是户部宝泉局的“宝泉”二字。顺治十七年(1660年),复开各省鼓铸,钱背以满汉文分铸地名。

而这五种钱制里,以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户部铸造的“钱背满文纪局”样式和顺治十七年(1660年)地方各省铸造的“钱背满汉文纪局”样式流传最广。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重定地方钱式,钱背以“宝”字为首加省份名称,皆用满文。这种款式时间所用最长,直到鸦片战争以前都没有变化。《清史稿》记载:“上以钱为国宝,更名‘宝云’,并令直省局钱,幕首‘宝’字,次省名纯满文。”

制钱除了供给民间流通之外,还有其他功能。首先,搭配白银发放兵饷、官俸。这在顺治元年(1644年)就开始了,“宝泉局岁铸钱解交户部库,配银给发兵饷”,但搭放比例各个时代不尽相同。如康熙七年(1668年),“均照银七钱三例配给”,而雍正元年(1723年),又按“银八钱二配给”。还有支付炉匠工料钱、工程建设都要用到钱币。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之前,老百姓也可以以银、钱搭配交税,所以钱币在清朝的应用范围还是很广的。

但是,钱币在流通的时候也有局限性,《石渠余纪》总结道“自古铜贵钱重,则私销;铜贱钱轻,则私铸”,铜钱成色好,容易被人销毁,导致铜钱价值上升,扰乱市场;成色不好,铸造成本低,则“假币”泛滥,这让清廷头疼不已,清朝历代统治者只能在钱币的重量和铜铅比例上作文章。

顺治时期

重量:顺治元年(1644年)为一钱,顺治二年(1645年)为一钱二分,顺治八年(1651年)为一钱二分五厘,顺治十四年(1657年)为一钱四分。

铜铅比例:铜七铅三

康熙时期

重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为一钱,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为一钱四分。

铜钱比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为铜六铅四(部分边疆地区未计入)

雍正时期

重量: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一钱二分

铜钱比例:铜五铅五(部分边疆地区未计入)

清廷为了防止私下销毁,甚至在乾隆五年(1740年)还搞出了“青钱”,就是在原来的铜铅配比上,加点锡,以提高熔炼成本,防止私毁铸为铜器,“每红铜五十斤,配合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再加点锡二斤,共为百斤,即铸成青钱”。

直到乾隆末年,由于铜钱价值过低。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以铜六铅四配铸”,取消点锡。但是在实际铸造过程中,又不大一样,含铜量还是没到达六成,基本上是按照“铜五十有四,铅四十有六”分配的。

所以,清代是流通钱币的,并且用途还很广泛。而钱币的局限性也让清廷头疼以已,百年来在不断地变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钱币,顺治,流通,清朝,铜钱,比例,元年,局限性,货币,户部,知识科普

今日话题圈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钱币,顺治,流通,清朝,铜钱,比例,元年,局限性,货币,户部,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钱币,顺治,流通,清朝,铜钱,比例,元年,局限性,货币,户部,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