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官员工资多少?上朝时同品级官员有人坐轿子,有人却步行呢

清朝官员工资多少?上朝时同品级官员有人坐轿子,有人却步行呢

不少清朝古装剧中,官员上早朝时,从家中都是乘坐4人或者八抬大轿前往紫禁城。不少朋友会觉得,乘坐轿子是官员权力财富的象征,而且能在北京天子脚下当官,待遇自是非同凡响。所以坐轿子,就和我们如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途出行是差不多的。然而正史中,关于清朝官员坐轿子,还有明确的规定。甚至上朝时同品级的官员,有人能够坐轿子,有人却不行,这其实就特别有意思了,为何大家都是同殿之臣?却有如此悬殊的待遇。那么真实的历史是否和这些古装剧当中描写的一样呢?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改为国号大清。1644年明末崇祯皇帝上吊自缢,1659年清朝平定各个诸侯政权迎来大统。在顺治皇帝期间,满清迎飞速的发展。然而雍正之前。官员出行的方式大多五花八门,有的官员是乘坐轿子,有的人则是自己雇马车,还有的人这是选择骑马,有不少7品至4品的官员,则是步行解决交通问题。可是在不少现代人的思想中,一旦在古代当官,别说是那些位极人臣的高官,就算是小小的知县最起码也能保证衣食无忧。乘坐轿子又能花多少的钱呢?

大家别认为,清朝官员乘坐轿子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通过《春明梦录》所记载,尚书、侍郎、巡抚,这些三品以上的顶级大员可以乘坐八抬大轿,三品以下的官员,可以乘坐4人大轿。只是4人乘坐的轿子,不单单只有官老爷和这4个抬轿子的人,轿子背后还要跟着一辆板车,并且还有4个抬轿的民夫。因为抬轿子是只用4个民夫,是无法从家中赶往路途遥远的紫禁城。甚至有的官员,还会准备12个民夫。4人抬轿子劳累,另外几人立马换上,被换下来的民夫去往身后的板车休息,这样来此往复往往要倒2~3趟才能将官老爷送往目的地。可是这样一来,使用轿子的成本就会增加,据曾国藩在其回忆录中所说:每年大约使用4人轿子需要100两纹银,如果使用八抬大轿费用肯定翻番。

但是雍正之前,7品知县每个月的俸禄仅为三两白银,假设知县的夫人为诰命夫人,两个人就是6两,满打满算一年也只有72两白银。当然知县老爷,每个月可以充仓库中领取当月的肉米等等日常消耗品,所以这些钱财他是可以省下来。知县也能拥有自己的田地,和减免徭役的佃户。可是,就算将这些额外的收入统统加起来,7品知县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只有150两白银,假设在京做官,每年要花接近100两的银子放在乘坐轿子上,这其实太不划算。

如果通过古代的计算方式,大家还没有明显的概念的话,那么用现在的换算方式。假设,小夫妻两人每年的总收入约为15万元,可是一年的养车费用就达到了7万甚至8万元!稍微有点居家过日子的人,都不会在养车上花这么多的钱,这点放在清朝时期也是同样适用。那么,有不少朋友可能会问了,为何有低等级官员能乘坐轿子,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也很简单,有些官员家底丰厚。比如,雍正时期的大官李卫,家中就是江苏有名的盐商米商。这些官员不在乎乘坐轿子的费用,反正自己吃喝不愁,200两又能怎样?但是那些十年寒窗苦读,想着出人头地的寒门学子,哪有钱用于这些损耗这些费用?因此这就造成了很奇怪的现象,往往在清朝时期那些同品级的官员,有的人坐轿子有的则是走路,不过大部分官员会雇佣马车,这样既经济又实惠。雇佣马车的话一年只需要20两银子。

不少朋友可能会这样想。清朝官员俸禄这么低,连坐轿子的钱都付不起,为何他们还要呕心沥血地进行科举考试。那明朝和宋朝这些官员是不是也同样的穷困?这些朋友的想法,还是通过近现代人的方式来思考。明朝和宋朝的官员其俸禄标准和清朝差不多,古代并非当官就能发大财。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官入仕放在首位。可以反向理解,连官老爷,每年的收入都如此低,那么那些平民百姓是不是会更加的勤奋。所以这就是封建时代分配不均匀的下场,到了雍正时期清朝官员的钱袋子明显鼓了很多,因为雍正实行“火耗归公”,通过养廉银每个月额外增加官员的收入来进行反哺,清代官员经济状况好了不少。

其实,笔者认为,不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京城似乎都要低调做人,那些只有7品或者是6品官员,虽然家中殷实,可这样大摇大摆的雇佣四抬大轿,是不是也是太招摇过市?能当官的人放到每朝每代,都是顶级人才,也没听说过,清朝有哪个官员活活饿死,所以这些都是清朝时期官员无病呻吟罢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春明梦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轿子,工资,雍正,时期,朝时,清朝,方式,品级,朋友,费用,故事传记,轿子,知县,雍正,清朝,官员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轿子,工资,雍正,时期,朝时,清朝,方式,品级,朋友,费用,故事传记,轿子,知县,雍正,清朝,官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轿子,工资,雍正,时期,朝时,清朝,方式,品级,朋友,费用,故事传记,轿子,知县,雍正,清朝,官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