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清朝在近代的一败涂地,是因为自我封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清朝与西方之间的联系从来没真正断绝过,皇帝们一直都知道西方发生了什么。
从顺治帝开始,清朝的宫廷之中就有不少来自于西方的传教士。
康雍乾三朝,宫中的传教士数量在八十人以上,这些来自西洋的人虽然长得不一样,却在清朝担任着各种职务,为清朝效力,同时也给清朝带来了诸多来自西方的消息。
实际上,西方的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唐朝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还是在元明清时期,明朝不少的士大夫,都与传教士私交甚厚。
明代最出名的传教士,莫过于利玛窦,他与当时的徐光启等诸多士大夫都有密切关系。
而朝廷优待传教士的传统,从明朝也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并且更甚。
清朝宫廷里的传教士数量非常多,甚至小有规模,不过他们的真正工作倒并不是传教,而主要集中在技术与艺术等方面,这倒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方面。
清代的传教士,主要的作用莫过于三方面。
改进火器
虽然火药是中国发明,也是中国最早用于军事,但后来却走向了衰落。
大约明朝的同一时期,西方的火炮铸造技术急速发展,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明朝。
天启年间,明朝就从澳门引入了四位有火炮铸造技术的西方传教士,改进明朝的火炮,而后来在清代大放异彩的汤若望,最初也是给明朝改进火器的传教士。
明朝极其重视火器的发展与利用,而这些先进装备的发展,的确离不开当时大量西洋传教士的参与,在对后金的战争中,火炮大放异彩。
因为吃过火炮的大亏,清朝对于西洋火器既非常忌惮,也十分重视。
从皇太极时期到康熙帝时期,大量来自西洋的传教士都是帮助清朝铸造火器大炮的。
无论是南怀仁还是汤若望,这些在清代极负盛名的西方传教士,他们最出众的贡献,就是为清朝改进火炮技术,只可惜在此之后的传教士,在这方面的贡献被清朝人为阻止。
艺术绘画
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个特点,叫做写意不写实,大多数时候,传统的中国画如果画人物的话倒是并没有那么像,主要能体现的还是一种气质而已。
毕竟真正写实的中国画,是在宋朝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而西洋画与中国画相反,西方画作主要重视的就是写实,与真实人物越想越好。
西方的传教士在清代想要站稳脚跟,最重要的并非才华,而是他们的才华能够讨皇帝的欢心才可以,而最重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掌握绘画技术。
郎世宁
在不少剧作与记载之中,清朝乾隆年间有个极其出众的西方传教士,叫做郎世宁,他跟马可波罗是同乡,都来自于意大利,他在乾隆的宫里主要负责绘画。
东方的皇帝与大多数的士大夫,对于绘画艺术都非常器重,这是传教士们的优势。
郎世宁在康熙年间就已来华,历经康雍乾三朝,留下了大量经典画作。
在没有照相机的时代,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们利用自己的绘画技能,为诸多的皇帝与他们的后妃,还有大量皇家宫殿园林,都留下了真实的画像资料。
科技知识
当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送来了很多的礼物,而乾隆帝对其大多嗤之以鼻,唯独对于钟表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实际上,清朝的宫廷里也有钟表。
我国传统的计时工具非常复杂而且并不准确,因此西洋自鸣钟深受喜爱。
来自于西洋的自鸣钟铸造技术,也被这些西方传教士发扬光大。
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的内务府造办处甚至有专门的钟作坊,而康熙帝也曾下旨到处寻找有制作钟表技术的西洋传教士,当时如果西洋人掌握了这种技术,要混口饭吃非常容易。
除了钟表,西洋传教士带到中国的,还有当时西方很多的数学、天文与其他领域的知识,汤若望与南怀仁就曾为康熙帝讲解西方的天文跟数学知识。
康熙时代的意大利传教士闵明我,担任钦天监监正时,重定了历法。
毕竟,当时来华的传教士,几乎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有牢固的知识底子。
整体来说,西洋的传教士在清朝很少是以传教出名的,他们在清朝虽然本来是想要传教,但最终却成为了给清朝传播西方科技、艺术的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