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帝王中,康熙的人生可谓波澜壮阔,幼年继位,亲除鳌拜、勇灭三藩,收台湾等政绩都是他的子孙们不可企及的。然而康熙的晚年却异常纠结,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让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伤透了脑筋,最终,他决定在正大光明匾之后,写下了四阿哥胤禛(雍正,下同)的名字。但问题来了,康熙明知十三爷胤祥是雍正的铁杆,既然雍正被选为储君,康熙为何不释放胤祥助他?
到了康熙的最后几年,特别是五十七年之后,皇储之争已经日渐明朗,此时大阿哥早已没有希望。二阿哥两次被废,康熙给过他机会,他注定不是仁君之才。三阿哥虽然富有才情,除了编书,其他并不被康熙看重。八阿哥经过秘密审理肖国兴一案,让康熙彻底失望,十三阿哥被幽禁多年,不是皇储的命。剩下的只剩老四和老十四二人。康熙为了保护储君,一直不愿把此人都露出来。
很明显的是,十四爷胤禵原本属于八爷一派,但他是派中之派,又不完全依附于八爷,不管八爷派谁能继位,老十四都不会吃亏。反观四爷一派,除了被幽禁的胤祥,便无人辅佐,可谓势单力薄。康熙若选定了胤禛,十三爷被关10年,康熙为何不释放他,让他去辅佐雍正登基?小编认为,康熙作为家翁,作为帝王,也有他的为难之处,至少有三点原因:
第一,康熙作为清朝帝王,此时首先要解决的事情,是储君之位,他最终是偏向于胤禛的,因为胤禛的性格刚直,而康熙朝晚年政局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夺嫡,另一方面是吏治,胤禛若是继位能够良好的解决这问题。换句话说,也只有胤禛能够解决吏治问题,老八的假宽仁、老十四的狭隘心胸都是他们解决吏治的障碍。所以,保护好胤禛至关重要,只有让他做一个孤臣,才能保护他,只有委屈胤祥。
第二,康熙作为父亲,哪有不疼儿子的,胤祥性格豪爽,有豪侠之风,但从他帮助废太子说话、藏匿郑春华等几件事来看,康熙这个儿子做事情不计后果。换句话说,就是意气用事。把他关了10年,最主要的目的,是怕他捅娄子,最终获罪。次要目的,是为了磨炼他的心性。从结果上看,康熙的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十三爷10年后出来,性格大变,为雍正朝立下大功。
第三,康熙晚年,在胤禵出兵西北之后,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传位给雍正,也许他曾想过,把胤祥放出来。但如果让胤禛亲自继位后再释放胤祥,胤祥必定对这位四哥更加感恩戴德,此后君臣更加一心。其实,在康熙传位的时候,不管胤祥在不在场,只要控制住隆科多,这个皇位就跑不了。胤祥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这是康熙最后的心思。雍正只所以急着在继位前放出胤祥,是因为隆科多的态度他不清楚。
雍正继位后,胤祥成为雍正最为倚重的兄弟,多次为雍正力挽狂澜。回想起来,康熙关了胤祥10年,可谓用心良苦,胤祥成为了雍正的肱股,性格也因此而更加谨慎,康熙唯一失算的就是,胤祥的身体因这10年幽禁变得大不如前。康熙的良苦用心不止是用在胤祥身上,其他儿子身上也同样。但最为可惜的是,作为父亲,康熙希望雍正能善待他的其他儿子们,雍正没有做到。(注:本文非正史,参考《雍正王朝》《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