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道光皇帝曾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因为发怒,一脚踢中了长子奕纬的命根子,结束了儿子年轻的生命,而老二老三已在此前全部夭折了。九五之尊的庞大家业没了继承人,这可如何是好!
幸好上天没有那么残忍,道光皇帝也没有灰心丧气。他再接再厉,之后生下了六个儿子,最小的那个儿子出生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立储此等大事迫在眉睫,立储可不能轻视,毕竟这关乎整个王朝的兴衰荣辱。
清朝立储讲究立贤不立长,可道光偏偏放着最为出色的老六奕訢不选,却选了又瘸又平庸的老四奕詝(咸丰),这是为什么呢?
出身差异:深受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古代皇帝选择继承人,第一考虑的不是才能,而是出身。所谓“立嫡以长、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
清王朝虽然不是汉人政权,但自从入主中原后,也对这一点有相当的执念。当年康熙将孝诚仁皇后所生年仅一岁胤礽立为太子,并且之后废了又立,就是深深受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道光皇帝生前共立过三个皇后,第一位原配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第二个是继位后封的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这两位都没有子嗣。
而第三个就是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年选秀入宫,初封全嫔,次年晋升全妃,又过一年成为全贵妃,晋升如此之快,道光对她的恩宠,可想而知了。
钮祜禄氏的肚子也相当争气,先后生下皇三女、皇四女,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奕纬去世不到两个月,钮祜禄氏为道光产下皇四子奕詝,道光的喜出望外。六天后,皇五子奕誴也降临人世,但这次道光的心情,很显然没有奕詝出生时那种洋溢。
不过,宫里面却传闻,原本应是奕誴先出生,因为他的受孕日期比较靠前,可是因为奕詝的生母全贵妃为了抢先生下长子,所以让御医暗用催生药,这才使得奕詝早生。
不管上述秘闻是真是假,但全贵妃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奕詝出生不久,皇后佟佳氏病死,她则顺利接班,成为六宫之首。
因为在奕詝出生时,道光前面三个皇子没了,第四子遂成为长子,解决了皇帝后的尴尬,就凭这个,道光对奕詝也必然高看一眼。
因此,奕詝不仅可以算嫡子,也是实际上的长子,戴上了嫡长子的帽子,至少比别人多了三成胜算。
不过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可能是催产的原因,不仅对全贵妃身体造成了危害,也导致胎儿奕詝一辈子体弱多病,全贵妃年仅33岁就病逝,而奕詝也从小到大蔫不拉唧,刚过而立之年就挂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奕詝出生后的第二年,皇六子奕訢也降生了,道光皇帝十分高兴,当即给他取名为奕訢,“訢”就是快乐欣喜的意思。
奕訢的母亲静妃也深受宠幸,地位不断上升,曾经为道光生下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但是运气很差,两个都先后夭折,否则她或许能在今后的后宫斗争中压全贵妃一头。
等到她生皇六子奕訢后,道光前面已经有两个健康儿子了,这个儿子意思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所谓“子以母贵,母凭子贵”,确实没错,博尔济吉特氏总是在钮钴禄氏之后,钮钴禄氏做到全贵妃时,她是静妃,钮钴禄氏当皇后了,她成为静贵妃,等到道光二十年钮钴禄氏去世了,静贵妃才熬到皇贵妃,而这时候道光突然念旧不再封皇后了。
所以,就是差这一步之遥,奕訢实际上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
除了出身的差异,另一点就是二人的性格也有明显的不同。
性格差异:更倾向于老成持重的奕詝
依清代祖制,皇子到六岁时就要入上书房读书学习,教师由皇帝指派,均由德才兼备的臣子担任。
皇子们不但得起早贪黑,苦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经典,还需跟随那些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出来的武士学习骑马射箭等满族传统武艺。
奕詝的师傅名叫杜受田,山东滨州人,出身书香官宦之家,号称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确实了不得。
道光十五年(1835),正在山西任职的杜受田接到调令,回京入职上书房,教授皇四子奕詝。
这个杜老师为学生奕詝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
学业上,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心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位明君圣主,所引用的案例竟然是三代以前的黄帝伏羲、唐尧虞舜等传说中的圣王。
生活上,杜老师也对这位较早失去母爱,倾注了许多关怀。师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他教导下,奕詝熟读经史,弓马娴熟,在皇子当中已经十分出色,但若是比起六弟奕訢,不论文武,却总是差那么一截子。
道光皇帝为奕訢挑选的老师是著名学者翁心存,可他没教多长时间就回家侍奉老母亲了,接替他的是位才俊之士,即道光六年(1826)科考的榜眼郎贾桢。
贾老师对奕訢倾囊相授,并且因材施教。但后来,贾老师的官越做越大,皇帝就改让卓秉恬来辅导奕訢学习。卓老师常年在基层任职,深知民间疾苦,有很强的行政能力,与朝中衮衮诸公不同。而且他还十分正直,有澄清吏治的雄心抱负。
史书上说他在政治会议上时“时有辩论,不为用事者所喜”。卓老师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在言传身教中影响了学生。
从教学内容看,两位老师除了教授传统的经义阐释之外,也非常重视对诗词歌赋能力的培养,这比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奕訢也确实能写一首好诗文,这从其作品集《乐道堂文钞》中可以看出。
此外,奕訢在武艺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刀剑骑射,无一不精,是皇族当中的佼佼者。总之,聪明好学的奕訢逐渐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英才少年了。
反观奕詝早年曾经坠马,是个跛子,骑射就不要谈就,文学上也没有太大的造诣,无论从哪方面看,奕訢要比奕詝优秀很多。
但奕訢的卓越表现似乎走错了方向。
在孝全成皇后去世的时候,奕詝才九岁,道光皇帝就将他交给了静贵妃来抚养。
如此一来,奕詝和奕訢关系拉近了,他们有了同一个母亲,从史书记载来看哥俩小时候的关系还是蛮不错的。
某日,二人在书房外的空地上切磋武艺,琢磨来琢磨去,竟然共同创制出了枪法二十八势和刀法十八势。
皇帝很高兴,为儿子的成果赐名,枪法称“棣华协力”,刀法叫“宝锷宣威”。
当时,想必是奕訢的表现更为出色,因而皇帝特意赏了他一把白虹刀,据说白虹刀乃是当年大清开国功臣豫亲王多铎斩杀明将史可法时所用,当属传国之宝,奕詝则什么也没有得到,足见道光皇帝对奕訢的厚爱了。
“宝锷宣威”中的“宝锷”即宝剑之意;“棣华”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常棣》篇,即“常棣之华,鄂不韦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世便以“棣华”来比喻兄弟情深。“棣华协力”自然是说父亲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同心协力,重振大清雄威了。
看着两个儿子亲密无间的样子,道光皇帝陷入了苦恼之中。自己年事已高,传位之事迫在眉睫,两个儿子各有千秋,着实令他难以取舍,这可如何是好。
道光二十六年(1846),皇帝旻宁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身体羸弱,每况愈下,他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皇五子奕誴,因为行事急躁,赋性粗荒而不讨喜欢,生母祥妃也是行事张狂,不成体统,遭到丈夫嫌弃。于是,干脆将奕誴过继给了自己早已亡故没有子嗣的三弟绵恺,宣告了奕誴的出局。七、八、九三位皇子则因年纪尚小,彼时最大的不过6岁,另外两位分别为2岁和1岁,暂不考虑。
进入候选名单的就是老四和老六了,到底选哪个呢?老皇帝陷入了思索当中。而比较起来,兄弟二人有两个特点很是明显:
先说外形。
从传世的照片和画像来看,奕訢虽然算不上酷哥靓男,但也绝对是五官端正,四体健全。
奕詝则不然,不但长得尖嘴猴腮,一副病秧子,而且还是个跛子形象、气质都与人们理想中的一国之君相距甚远。
后来在咸丰年间,京城曾流传着“跛龙病凤掌朝堂”的歌谣,“跛龙”自然就是咸丰皇帝了,“病凤”是说体弱多病的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
再看内在。在道光眼中,奕詝才气稍逊,但老成持重,办事稳健;奕訢则是才思敏捷,资质出众,但却略显浮漂,不够稳重。
说白了就是前者是个平常人,虽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捅不了大娄子,后者则是大起大落,虽然有可能干出一番惊天伟业,但也有可能给祖宗基业带来危险。
从上可以看出,奕詝很像那位平庸的父亲,稳重有余,开拓不足。因而,从情感上说,皇帝应该更倾向于奕詝,但奕訢的优秀毕竟是明摆着的,也令他很难放下。
孝道体现:表现出至诚至孝的良好品德
经过再三斟酌,道光皇帝借机举行了两场比试,以期能够尽早确定合适的人选。
满人自马上得天下,历代帝王始终将骑马射箭视为一项不可荒废的必备技能,每年都要到猎场举办几次大型围猎,作为一种重申传统、耀武扬威的政治手段。虽然到了清朝后期,西方列强早就改玩洋枪洋炮了,但中国的皇帝依旧死守着所谓的立国之本。
像往年一样,道光皇帝带着几个儿子到南苑打猎,顺便测试一下他们的武艺高下。
狩猎结束之后,清点战果时,自然是武艺精湛的奕訢所获最多。奕訢很得意,父亲也不停地夸奖他,随行的官员也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时,皇帝却发现奕詝两手空空,他很纳闷,因为奕詝的骑射水平虽算不上一流但也是不错的。
皇帝问道:“众人皆有斩获,为何你却一无所获啊?”
奕詝顿了顿,回答道:“启禀父皇,此刻正是春暖花开,鸟兽孕育之时,儿臣不忍杀生,违背自然和谐。而且,儿臣也不想仅凭弓马一技之长与诸位兄弟争高下。”
此话一出,既显示了自己的仁者之心,又显示了自己多才多艺,并非没有弓马之术,还讽刺了获得猎物最多的奕訢是个没有好生之德,爱逞匹夫之勇的鲁夫。可谓是一箭多雕。
道光惊喜地夸奖道:“吾儿真是有君子的气度啊!”
其实,以智商平平的奕詝根本想不出如此高超漂亮的措辞,这些全都是杜老师提前教给他的。
此事过后,道光心中的天平渐渐地向奕詝倾斜了,但他仍然拿不定主意。毕竟立储此事,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只能凭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于是,道光皇帝准备再来一个回合。
某日,道光皇帝病重,召奕詝和奕訢前来侍奉,借机观察哪个可以托付大任。
两位选手都知道此次考验的重要性,于是来之前都专门请教了老师。
卓老师对奕訢说:“做人应该诚恳,不管皇上问什么,阿哥都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杜老师则对奕詝说:“如果是条陈时政,您是绝对比不过六阿哥的。但是,只要皇上说到年老体衰,将要不久于人世之类的话,老师教你一招必杀技,您就趴在地上可劲儿地哭,往死里哭,什么话也别说。”
此时,奕訢出口成章,滔滔不绝,道光很是欣慰;则奕詝潸然泪下,给的缘由是看到父亲生病,心中伤感难受,道光一颇受感动。
最后的结果是,奕詝又胜出,因为他在面对病重的父亲之时,表现出了至诚至孝的良好品德。
奕詝胜出了,不是因为他的优秀,对症下药,立竿见影。因为道光皇帝是守成之君,他更欣赏与自己相像的奕詝,而不是天赋异禀,显得有些突兀的奕訢。
道光二十六年(1846),道光皇帝终于做出了最后决定,在密诏上写下这么两行话: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历时多年的一个大难题总算画上了句号。
四年后(1850),六十九岁的道光皇帝走了,留下了一个封闭落后,危机四伏的烂摊子。
他选择的接班人能够扛起这副重担吗?答案是否定的。
奕詝上台,即咸丰皇帝,他的职业生涯是极其失败的,也是极其惨痛的。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都立国,与清廷分庭抗礼,同年,声势浩大的捻军运动爆发,清帝国陷入了空前的统治危机。
内患未平,外祸再起。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下大沽炮台,戳到了清帝国的嗓子眼。清廷被迫与诸列强签订《天津条约》。
不久,联军再度入侵,攻占首都北京,大清皇帝狼狈出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一年后死在了那里,而后又是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条约。
十一年的职业生涯,咸丰皇帝一直坐在火山口上,他确实很不容易,但这并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因为他面对变局时的所作所为与他的那位父皇无甚大异。
无怪乎后人会戏称其为“四无”皇帝,即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
反观没能当上皇帝的奕訢却要比他出彩许多。
咸丰在位期间,奕訢遭到猜忌,无所作为。但在清廷与英法联军的议和期间,奕訢的开明与睿智赢得了西方列强的好感,他也看到了清帝国的种种不足,决心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谋求国家的自强。
于是,他与地方上的开明官吏,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手,开启了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
虽然改革的领域很有局限,但毕竟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难能可贵。
后来,奕訢不断遭到专横恋权的嫂子慈禧太后的打压,最终被赶出了朝堂,但他始终保持着难得的独立性,而不是苟同附和,因此得以保全晚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奕訢在绝望中病故,终年66岁,谥号为“忠”。
有清一代,宗室当中唯有他和之前的睿亲王多尔衮享受到了“忠”字的评价。想必这是清廷对奕訢的肯定吧!
写到最后
其实,道光从开始内心就已经默认老四奕詝是继任者了。一是从出身上,内心已经认定了这个儿子。二是从情感上,孝全皇后是道光帝最有感情的妻子,从她晋升的速度就可以看出道光帝对她的重视程度,所谓爱屋及乌,而且比起略显浮漂,不够稳重的儿子奕訢,道光更喜欢与自己性格相似的儿子奕詝;三是仁孝方面,奕詝更是表现出了至诚至孝的良好品德,让道光颇受感动。
只不过老六奕訢的优秀和才能都是明摆着的,所以才让他犹豫不决。不过,最终道光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咸丰奕詝当了继任者。不过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无疑是错误的。常言道,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人,身处危机的清帝国需要的不是抱残守缺,蒙混度日的守成之君,而是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有为明君。
当然,当年的道光又怎么会知道身后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