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18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共同承办,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协办。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国内三十余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近120位学者出席。受到疫情影响,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分别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与武汉大学设立分会场。
主会场
武汉分会场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汪金国教授主持。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中国社科院刘健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梁志教授分别致辞。林利民教授回顾了二战史研究会创建以来取得的各项成就,指出研究会发展同国家建设紧密相连的历史命运,呼吁二战史研究者积极回应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刘健研究员与梁志教授都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当下中国的二战史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开幕式上,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寅达教授、国防大学唐永胜将军、首都师范大学梁占军教授作了主题报告。胡德坤教授以《关于拓展二战史研究的若干意见》为题,就二战史研究的深化、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观点,呼吁加强对中共抗战国际影响的研究。郑寅达教授从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二战史研究领域拓展的必要性。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还深情回顾了二战史研究前辈学人们的拼搏精神与贡献,令参会学者深为触动也备受鼓舞。唐永胜将军则从历史到现实,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首都师范大学梁占军教授主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呼吁二战史研究应回应区域国别新学科建设的需要。
论文研讨阶段,参会学者按照各自提交论文的主题,划分为12个讨论组。与会者分别围绕“战时中国的外交”“战时群体研究”“战争记忆研究”“二战历史书写”“战争起源及影响研究”“战时中国认知与宣传”“日本掳掠中国东北”“战时大国外交”“二战视野下的小国”“二战与美国”“二战与技术、理念”“二战与中国内政”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问题研讨与观点交锋。
第一组以“战时中国的外交”为主题,由肇庆学院李怀顺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徐友珍教授评议。武汉科技大学孙君恒教授探讨了1938年中国的对苏外交得失。西北师范大学尚季芳教授研究了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过程和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张洋梳理了抗战时期尼赫鲁访华及同中共的互动,认为访问为尼赫鲁最终承认新中国打下了认知基础。吉林大学陈立赢利用了日文及中国台湾的史料,考证了日本殖民航空问题。武汉大学陆家振利用汉口日本商工会议所的所报等史料,考察了战时日本对武汉地区的物资统治。武汉大学张士伟副教授考察了中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中所扮演的角色。南京大学王睿恒副教授考察了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起源,拓展了对战时抵抗运动的研究视角。
第二组主题为“战时群体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副编审杜平主持,湖南师范大学罗衡林教授评议。吕梁学院李宁、平津战役纪念馆武思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白明宇以及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丝路百科》杂志张明林分别关注到香港抗日群体、流亡学生、来华犹太人以及日据时期在伪满台湾人等群体。上海图书馆贾铭宇在慰安妇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战争苦难的言说与构建。中山大学吴耀庭从印尼流亡者的澳大利亚妻子入手,研究了战后澳大利亚对跨国婚姻移民的遣返政策。
第三组主题为“战争记忆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宋永成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王萌教授评议。西南大学叶奕杉从文学角度谈论了战时作家的战争书写与对牺牲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二战史的研究视角;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花琦考察了日本战争公墓对跨国战争的记忆;上海大学徐之凯考察了中国抗战在法国形成的回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剑明考察了日本右翼教科书里的天皇的叙述;华东师范大学徐显芬教授探讨了日本关于历史和解问题的讨论,提出历史和解需要的是国民中间的“内心释怀”的境界;武汉大学郐琳以青岛日侨的遣返为例探析了日本的“异端”受害者思想。
第四组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刊编辑部主编何桂全主持、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评议。本组研讨议题为“二战历史书写”。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教授评论了牛津通识读本《第二次世界大战》,肯定了该书以全球史的视角对二战在各地区兴起及影响的书写。黑龙江大学李朋教授提出了新冷战的讨论,建议二战史研究者尝试从冷战史研究寻求借鉴。北京师范大学贾珺以环境史为视角,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兰州大学汪金国教授、武汉大学韩永利教授及张逦、喻卓博士综述了日本、德国、俄罗斯和英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档案史料。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邵曼阐释了中学历史教材关于战争的叙述。
第五组主题为“战争起源及影响研究”,由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陶燕主持、武汉大学副教授刘晓莉评议。信阳师范学院王卫杰探讨了二战的欧洲起源问题;北京大学林泓璇关注1934年日本“天羽声明”及其带来的美英反应。黑龙江东宁要塞博物馆王宗仁研究员综述了二战对战后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肇庆学院李怀顺教授考察了联合国创始成员国的确定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杨婵考察了平民俘虏保护的“互惠主义”,指出日本对“互惠主义”的灵活运用。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史勤探讨了日本军人在战后日本对外关系中的腐败角色。武汉大学路文睿以《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等英美报刊为视角,对雅尔塔秘密协定代表的秘密外交和强权政治提出批评。林利民教授以二战爆发的各个节点,联系当下的俄乌冲突,就如何从历史看现实提供了范例。
第六组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高翠主持,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石建国评议,讨论主题是“战时中国认知与宣传”。南开大学张发青副教授考察了抗战后期外国记者对中共军队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武汉大学赵耀虹博士探讨了1943年托马斯·毕森“两个中国”的叙述及其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奚庆庆教授考察了1942-1944年英国对中国抗战宣传的论争。山西大学杜小军副教授考察了日军战报中的山西八路军抗战形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卢晓娜博士分析了抗战前夕《美亚》小组对中共的观察及政治影响。湘潭大学刘啸虎博士探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新闻报道中的冲绳形象。上海理工大学宋青红副教授分析了战地摄影记者赵定明拍摄的战时中国图景。
第七组以“日本掳掠中国东北”为主题,由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孙君恒主持,黑龙江东宁要塞博物馆研究员王宗仁评议。北华大学张铭睿认为日军驻伪满海军部的“满洲经营”是日本海军侵华罪行的缩影。东北师范大学陈敬瑞将“满铁”兽疫研究所视为日本侵华的一部分,认为这个机构是在科技领域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的。华东师范大学陈思蓓探析了二战后中苏东北经济谈判进程及影响。湖北大学魏仕俊概述了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水电资源的掠夺;武汉大学方巍考察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本在华航运业资产的接收与处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黄彦震教授与武汉大学王萌教授讨论了“731”部队以及日本侵华细菌战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
第八组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张志华主持,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评议,主要议题为“战时大国外交”。浙江大学程早霞教授考察了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西藏地区政策的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刘峰副教授、武汉大学涂杰欣博士关注到战争期间日军的作战问题,分别探讨了日军对美国“中国登陆作战”的研判与因应,以及对中途岛作战的部署问题。苏州科技大学彭永福讲师、内蒙古大学史林凡副教授都将视线放到英国的印太战略生成及影响。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分析了二战期间苏联为避免两线作战进行的外交折冲。四川大学张箭教授考察了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的消长。湖南师范大学罗衡林考察了二战期间德国在巴尔干半岛对伊斯兰教徒的宣传与利用。
第九组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黄彦震主持,黑龙江大学教授李朋评议。相对第八组的“大国外交”,本组论文的主题集中到了“小国”身上。湖北大学副教授程晶研究了战后初期巴西难民的接受政策及其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高翠以朝鲜战争为视角,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抵制美国细菌战的问题。青岛科技大学石建国教授考察了韩国李承晚政府与美国的关系。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曹占伟副教授关注到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特别考察了埃及对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时伟通探析了老挝伊拉沙运动的发展,分析了这个民族主义运动如何从反法民族主义向革命民族主义的转变。武汉大学唐方亮讲师关注奥兰群岛再军事化的多方成因。
第十组以“二战与美国”为主题,由天津师范大学耿志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贾珺教授评议。四川大学刘祥从社会组织角度切入美国人权问题。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探讨了美国军事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高国荣研究员总结了美国殖民统治的四大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宋永成教授考察美国对法政策,即“维希赌注”。武汉大学彭梅探讨了二战期间美国与四强宣言出台的关系。武汉大学陶凯、北京大学陆昆分别探讨了二战期间美国对菲律宾、日本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宏波研究员从宏观视角论述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政策以及美国的崛起历程。清华大学历史系考舸将环境史的方法运用到二战史研究,考察了二战瓜岛战役中的战时环境与美军医疗实践。
第十一组的研讨主题为“二战与技术、理念”,由四川大学张箭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奚庆庆教授评议。首都师范大学张北晨、河北师范大学刘京关注到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及管制思想的形成。贵州民族大学高照晶探讨了工业与战争背景下的简·亚当斯“新和平理念”。东北师范大学的王义卓探讨了战时美国工人的情感困惑与反犹主义,刘爽则以鸟居龙藏的《再探满蒙》为中心,考察了战时人类学者与殖民主义问题。国际关系学院谢若初从战略文化的视角,阐释了日本的刺杀事件。
第十二组由上海交通大学杨婵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程早霞教授评议,主题为“二战与中国内政”。湖南师范大学孙阳探讨了曾任国民党政府外长的王宠惠对战后世界和平的思考。暨南大学吴津、华中科技大学马瑞和国防大学韩洪泉都关注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作战问题,考察了国民政府各个机构在抗战过程中的贡献及其机构组织力量的消长。云南师范大学杨瑞璟研究了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国民党政府的空疆建设。武汉大学段振华利用地方史料,讨论了战后国民党政府湖北省县逆产清理委员会的活动,为抗日战争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案例。
总体上,与以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突出特点在于研究队伍的年轻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研究史料的多边化以及研究议题的多元化,这些均充分体现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