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建立之初,有一个关键人物多尔衮,他的存在属于前呈皇太极,后启顺治。
在满清拿下大明朝,入主中原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大清入关后的地盘是他拿下的,政权是他建立的。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大概率成不了气候。
多尔衮虽的能力虽然不能说超越他的父辈,但他的贡献刚好卡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恰如其分。
为了满清能顺利入主北京城,多尔衮下了不少功夫,至少有四件事情,他做得非常合适。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打了个漂亮的萨尔浒之战。1625年,多尔衮带领族人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片领土。
可惜才高兴一年,他带兵攻打宁远时,被死守在那里的袁崇焕所伤,然后久治不愈病死。
此后,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把入关占领中原的事,作为他最大的任务和志向。
1636年,民心所向的皇太极正式称帝,将国号改为清。接下来,他便不停地对明朝用兵,打赢了好几场大仗。
明朝关外的所有城镇,都在皇太极拿下松山和锦州后归大清所有,剩下难啃的那块硬骨头,依然是曾经伤了努尔哈赤的宁远。
那时,镇守宁远的是吴三桂,要入关,得先劝降他。
吴三桂本来是一心效忠崇祯,抵御清军的,但清军的战斗力太凶猛了,还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搅屎棍,硬拼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吴三桂心里早就开始犹豫了。
舅舅祖大寿降清后,帮皇太极劝说吴三桂,吴三桂十分犹豫,没做决定,两边都不得罪。皇太极没逼迫吴三桂,但这一等,他就再看不到清军入关了。
军权政权落到多尔衮手里后,他促成了吴三桂投降这件大事。那时李自成也在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更犹豫了,汉人和满人之间,他肯定选汉人。但天时地利人和,此时都站在了多尔衮那边。
李自成及部将过于骄傲自满,误判了山海关的形势和吴三桂的志气,抓了他父亲吴襄和最喜欢的小妾陈圆圆。
吴三桂收到消息,当即便给多尔衮写信求救。虽然他依然未在信中明确表示投降,但却叫多尔衮迅速整顿军队直接来取山海关。
收到吴三桂的求救信,多尔衮很满意,但他依然在冷静思考,防止吴三桂利用完他后翻脸不认人。
多尔衮先是急行军赶到山海关外十五里远的地方,然后静待时机,等着吴三桂被李自成打的要死了,再次求救时,逼吴三桂彻底投降。
这个要命的时间点上,吴三桂只得跪迎摄政王大驾,多尔衮这才下令清军进攻大顺军。
至此,大清拿下了吴三桂,赶走了李自成,终于占领了北京城。
在对明朝战争的关键时期,皇太极病死,未来得及指定皇位继承人,于是他所有的兄弟和儿子们都开始争夺皇位。
其中最有实力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
豪格在清朝成立那年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并跟随皇太极征战朝鲜和大明,若不是后来犯错降级,可能皇太极早就立他为太子了。
多尔衮的战功也不在话下,他十七岁跟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封为正白旗旗主,封和硕睿亲王,皇太极亲征朝鲜、赢得松锦大战,都有他的功劳。
但最后为了大业,多尔衮决定退出竞争,扶持仅6岁的侄子福临为帝,自己为摄政王。
否则他和豪格再斗下去,八旗内部就打乱了,还成什么霸业?清军入关后,他恢复了曾得罪他的豪格肃亲王的爵位。
女真人在东北生活了很多年,大本营建在那里,但要拿下整个中原,并扩张领土,得迁去北京。
满清贵族们的家底,都安置在盛京沈阳,迁都不是小事。这时多尔衮又拿出了魄力下了死命令必须迁都,以北京为根据地,才能雄霸天下。
果然,入主北京后,周边的山西河北山东等地也很快进入了大清的口袋,也方便了后来征服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这次下注,多尔衮又赢了。
若是换成豪格,他能不能做出同样正确的决定不清楚,因为他在跟多尔衮斗的时候已经败下来了。
多尔衮杀豪格不择手段,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豪格也许没那么聪明。而多尔衮才是决定历史的那个天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