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皇长子弘时因德行有失,放纵不谨,被削爵、出肆,再无封号。弘时心灰意冷,没过多久就暴毙了。
皇子早夭或者英年早逝,在以前那个年代都很正常。但弘时却死得挺蹊跷,明明年轻健壮的人,削个爵就死了,这不太符合逻辑。
像弘时这样受罚的皇子,还有康熙的皇长子胤禔,被康熙圈禁了一辈子,还不是优哉游哉地活到了63岁,生了二十多个孩子。
所以弘时的死,有人怀疑是雍正所为。皇位的诱惑太大了,不仅兄弟之间要争,父子之间也避免不了你死我活。
那为什么怀疑雍正杀了亲儿子弘时呢?自然是为他的皇四子弘历铺路。
虽然雍正子嗣单薄,但养一个没心没肺的白眼狼毫无意义,不如杀了,免得他给弘历捣乱。于是后来弘历稳坐帝位60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
弘时是齐妃李氏的儿子,本为雍正的第三子,但他前面的哥哥们都没活下来,这么一顺位,弘时就成了长子。
接连死了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皇后乌拉那拉氏生的嫡长子,雍正很难过,对于弘时,他一开始还是希望这儿子有出息的。
虽然他老早就确定了由弘历继位,但为了避免儿子们,出现像他当年争储时的情况,传位于弘历的诏书雍正并未公开,而是放于乾清宫妥善安置。
康熙在位的时间太长了,所以雍正继位晚,康熙还活着的时候,雍正就有好几个孩子了。
但乾坤未定,康熙的孙辈们对将来继承皇位之事都没啥概念。何况,雍正的几个兄弟们夺嫡之战太残酷了。
雍正最喜欢他的皇四子弘历,他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经常带弘历进宫给康熙请安,发现康熙也喜欢这个小孙子之后,便明里暗里拿弘历来打感情牌,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
结果,雍正一拿到帝位,马上就立了弘历为储君。那时弘时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能委以重任的时候,虽不知道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诏书里,写的储君是谁,但看雍正对弘历的态度,储君的人选其实相当明了。
可弘时不甘心,没到诏书从拿出来的那天,他都认为还有机会,说不定争取一下,雍正就去把诏书改了。
但雍正对弘时的不喜欢,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康熙还在时,弘时作为雍亲王已经成年的长子,竟然没有任何封号和爵位。
雍正登基后,需要拜祭康熙和列祖列宗时,代他前去的是未成年的弘历,可按规矩应该选成年的皇子代劳。
仅这一条,就足够让前朝后宫都看出,弘时没什么前途了。雍正三年,弘时便出了各种让雍正气愤的事,总结一下都是行事不谨慎,行为放纵。
这就令人疑惑了。争储是必然,不喜欢也没问题,但好歹爵位是要有的,否则不符合清朝皇室祖制。
且雍正还没登基几年,就给弘时判了那么重的罪,难道弘时是突然开始不孝,有谋反表现的吗?
的确有可能,直到康熙驾崩宣诏传位胤禛前,没人知道谁是继任皇帝,弘时那时蹦跶没用。他在眼睁睁地看着弘历越来越受宠,才想赶紧为自己争一把。
但不知为什么,弘时争宠的手段跟他人不同,他不是做好自己的皇子本分,而是跑去雍正跟前,给曾经与雍正争储争到头破血流的八爷胤禩一党求情。
雍正刚登基时,为稳人心假意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过段时间日子平稳后,再将他削爵圈禁,改名“阿其那”,其子弘旺,改为“菩萨保”,能看出雍正有多恨胤禩。
可弘时竟然跑去为胤禩鸣不平,希望雍正能念手足之情放过他。
胤禩是康熙最有能力,也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儿子,是雍正当年最大的对手。弘时请求释放胤禩,在雍正眼里,他要不是想谋反就是蠢到无可救药。
于是雍正一怒之下,让他出嗣,去做胤禩的儿子,宗籍也删了,过了不久,弘时就因受到的打击太大,最后抑郁而终。
终于解决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以后没人跟弘历争了,雍正放下心来,就算留下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反正,雍正身上的争议不止这一点,说他篡改或伪造康熙遗诏才登上皇位的,是流传最广,对他最大的诟病。
铲除胤禩,他用的手段也一样狠毒。他一母同胞的十四弟手打压,还有他皇长兄胤禔的暴毙,都是雍正身上抹不去的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