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已经61岁的田文镜,再也不会想到,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居然也如姜尚一般,大器晚成。
这一年的12月20日,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之久的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颁布遗诏: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在这之前,围绕这个皇帝宝座,拥有35个儿子,20多个女儿的康熙帝,在他晚年的数十年间,非但未享受到多子多福的天伦之乐。
反而因为太多儿子惦记他的皇位,因此掀起无数腥风血雨,也给他带来无尽烦恼和痛苦。
最后,四阿哥胤禛在众多皇子中,成为最大赢家。
和四阿哥一道成为人生赢家,让自己在晚年终于大放异彩的,还有一个人,就是田文镜。
1、半生偃蹇
说到田文镜进入仕途,还是颇早的。
康熙二十二年,身为汉军正蓝旗的21岁的田文镜,就以监生的身份,被授为福建长乐县县丞。
在这个正八品的官位上,田文镜一干就是九年,直到30岁那年,才升任山西宁乡县知县。
然而在此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田文镜始终在各地州县官的位子上止步不前。
直到康熙四十五年,虚岁已经45岁的他,才终于升任吏部员外郎。
这之后,又是等了十年,直到康熙五十五年,他才终于又迎来人生中再一次的升迁机会。
这一年,朝廷命田文镜去巡视长芦盐政。
这次调研回来后,田文镜向康熙上疏建议道,长芦的盐引缺额五万七千余,应该恢复商人原先的赋税。
这之后不久,田文镜被提拔为内阁侍读学士。
在康熙朝,田文镜的官位升迁止步于此,直到四阿哥雍正登基,他才迎来真正属于自己仕途的春天。
2、锋芒初露
雍正元年,雍正帝派田文镜和另外十几个官员前去祭告华山。
这次例行告祭,不过是新皇帝上任的惯例,本也玩不出什么花来。
在告祭归来的途中,他们这一行官员经过山西。
当时,那里的各县旱灾都比较严重,他们路过时,当然是有所耳闻目睹的。
当然,因为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所以这一众官员,一路看着听着,议论几句,也就罢了。
谁想他们回到朝廷后,在一次早朝时间,年羹尧上疏雍正帝,说山西有灾情,希望朝廷赈灾。
等到雍正帝询问山西巡抚德音,山西的具体受灾情况时,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德音,竟直接告诉雍正帝,说山西雨水充沛,并无灾情。
眼见德音公然说谎,再也看不下去的田文镜,直接上书雍正帝,把自己和十几个官员经过山西时,沿途看到的各县的受灾情况一一据实详细汇报,并要求朝廷立即拿出对策,尽快赈济灾民。
眼见前后两份奏折,说法截然不同,心系万民的雍正帝,知道责任重大,要求田文镜会同德音,立即前往山西赈灾。
彼时的德音,还在狡辩说,山西的灾情被田文镜夸大了,其实并不严重,只要近期下一场雨,很快就能风调雨顺,完全不需要朝廷救济。
然而君命不可违,这德音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和田文镜一道去山西赈灾去了。
田文镜随同德音到达山西后,立即马不停蹄赶往山西受灾严重的各个州县,着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时积极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百姓经济损失。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山西十余万百姓因为田文镜,得以死里逃生。
因赈灾有功,田文镜回朝后上报山西救灾事宜,雍正帝听罢很满意,同时也对这个前朝老臣刮目相看。
不久,就任命他担任山西布政使,正式成为朝廷二品大员。
而原先瞒报谎报灾情的德音则被革职查办。
3、治理黄河
经历大灾之后的山西,在田文镜整顿吏治、厘清积压公务等系列整治措施有效实施之下,经济形势逐渐转好,晋商云集,百姓安居乐业之时。
没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第二年,河南又发生黄河水患。
河南地处黄河中流,年深月久,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因而导致黄河水极易泛滥成灾。
早在康熙末年,河南一带的黄河水患便日益严重起来。
此地大量农田数度被冲毁,导致民不聊生,官匪横行乡里,百姓怨声载道。
雍正二年,为积极应对处理黄河水患,田文镜被调任河南布政使,全权负责河南救灾大事。
走马上任到达河南后,田文镜立即将治理黄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对水患重点区域一番仔细全面考察后,田文镜开始制定整饬河道、加固河堤的具体方案和策略。
这一次,秉承治理水患人人有责的方针,田文镜规定除了参加劳役的民夫外,原本不必参加劳役,在社会上自觉高人一等的秀才、士绅也要上河堤参加劳动,如果自身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不愿意,可以花钱雇人代替。
这一规定刚一出台,很快就招致秀才士绅们的强烈不满。
你丫想让我卷起裤管,扛个铁锹跟着老百姓一起去干活,门都没有。
这些“人上人”们一肚子埋怨牢骚,完全不配合。
不但不配合,在这一年的岁考中,来自封丘县130余名秀才中,只有23名秀才报名参加考试。
更恶劣的是,那些罢考的秀才们,竟在考场外将考点大门团团围堵住,不让其他考生进入考场考试。
以此罢考形式,表达他们对秀才、士绅一体当差服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眼见即将酿成重大考场事件,田文镜当机立断,立即奏请雍正帝对此事严加处置。
后迅速将带头组织罢考闹事的两个人立即斩首示众。
眼见带头大哥当场死翘翘了,这下,一众闹事的才彻底被制服住了,一个个规规矩矩服役当差去了。
4、微服私访
这边,田文镜正在河南,殚精竭虑治理水患,强有力推进士绅一体当差政策,确保有充足的人力、财力治理河道、加固河堤;
那边,因为地方出现了重大群体性事件,新做皇帝不久,到底放心不下的雍正帝,也在这一年,带了几个随从,乔装改扮一番,悄悄去了河南,开始了他的微服私访。
雍正一行秘密到达河南后,当看到军民齐心,全力抗击黄河水患热火朝天的景象时,原本悬着的一颗心瞬间便放了下来。
在河南微服私访期间,他不但看到了在田文镜主政下,各项抗灾事项有条不紊地一项项稳步扎实推进。
而且看到了田文镜在此地同样开始大刀阔斧地着手进行吏治整顿,雍正帝这下不但放了心,还彻底安心了。
心情颇佳的雍正,在从河南离开时,因为经过山西,遂又萌生了想一去山西。
看一看经过田文镜上一年整顿过后,焕然一新的山西,呈现出怎样一番喜人景象的想法。
在山西晋城,清代的晋商徽商两大商派云集于此,互通贸易,因而此地商业异常繁荣。
生有饮茶癖的雍正帝,伴着几个同样商人打扮的随从。
当步入热闹繁华、人头攒动的晋城时,远远看见一家茶楼的招牌,便直奔茶楼而来。
进得店来,店老板见一行人穿着甚是贵重华丽,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之人,遂马上吩咐伙计烹上上等好茶来。
雍正一路行来,正自口渴,又兼盼着要一饮民间好茶。
于是就着那青瓷白碗,便连着饮了好几口,顿觉清香无比。
最重要的是,细看这盖碗之茶,茶形微卷,状似雀舌,茶味似兰,香醇回甘,和他在宫中平常最爱饮用的徽州毛尖,简直一模一样。
雍正帝先是一愣,随后手捧盖碗,微笑问店家道:“敢问掌柜的,此茶可是毛尖?”
一见来了个识货的,店家随即向雍正夸耀道:
“客官果然是识货之人,这可是最上等的毛尖,是我儿子前几天刚从徽州回来,特意带回来的上等好茶,总共只有一百斤不到。听说,连宫里皇上喝的都是这茶呢。”
雍正帝听罢,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几个随从也心照不宣地微微一笑。
笑罢,雍正又对店家问道:“敢问掌柜的,这茶多少钱一斤?我要带上二斤,回京城送朋友。”
一听说贵客要买,店家满脸堆笑对雍正说道:“既然您是京城来的贵客,我们只收您500文钱一斤!”
一听店家这话,刚才还笑逐颜开的雍正,刷地一下就变了脸,面色极其难看地一句话不说,立即转身走了出来。
这边,撂下店家一脸懵逼地站在那里,走又不是,说又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幸得随同一道来的张廷玉和图里琛二人,很快不动声色含笑让店家给称好了二斤毛尖。
一个付钱,一个取茶,随即和店家道谢后,也匆匆从茶楼赶了出来。
5、立斩三人
面带盛怒之气回到京城后,雍正先是下达了免除山西受洪灾地区三年的赋税,又下达一道命令:
“免直隶、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等省二十九州县卫灾赋。”
这之后,雍正帝才开始着手处理毛尖茶事务。
原来,雍正平时在宫中,常喝这种产自徽州的毛尖茶,且甚是喜爱。
有一次,他特意询问内务府总管盛安,这毛尖多少钱一斤。
结果,这盛安张口就来:“陛下,您喝的这是上等毛尖,一斤就要三十两银子。”
一听这茶叶如此昂贵,雍正帝从此都不太舍得喝。
可是,这一次,他微服私访路过山西晋城,没想到竟无意中挖出隐藏在自己身边的这只大老虎。
一向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疾的雍正,随即下令将内务府总管盛安、经办太监秦永安及皇商薛季三人立即逮捕下狱。
待审清事情来龙去脉后,随即将这三人斩首示众,并突击式抄查了他们的府邸,将违法贪污所得全部充公。
当年,在九子夺嫡的血腥残酷宫廷斗争中成为最大赢家的雍正帝,在接过皇帝宝座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个朝廷国库亏空、官场黑暗腐败的烂摊子。
一向以宽仁著称的康熙帝,在他的晚年,既没有心力,也没有能力,去大力整顿朝政。
所以,这个重任理所当然落在了他的继任者雍正的头上。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清史稿·卷九》
史载,雍正在位十三年,共批阅奏折360多卷四千多份,御笔朱批达千万字。
雍正登基后,设军机处,大力整顿吏治,着力推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政策,逐渐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在惩治贪污腐败这方面,雍正帝每年派出约千人左右的暗访组,在全国各地,共查处贪污案件多达4160件。
而在这一系列大刀阔斧整顿改革的背后,正是包括田文镜在内的一大批忠君爱国臣子的坚决拥护支持,才共同为康乾盛世的出现,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雍正帝对这个老当益壮的心腹大臣田文镜评价颇高:
“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其实,撇却野史中关于雍正的种种负面信息不谈,在鞠躬尽瘁治国理政这方面,他对田文镜评价的这段话,又何尝不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小小一碗茶,茶中乾坤大。
一茶而立斩三人,我们由这一件小事,可以鲜明看出雍正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观古可以鉴今,一碗毛尖茶里蕴藏着的治国之道,永远都不过时。
文|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