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没看错,康熙曾明确废除八股文,指出“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把它逐出科举;却在五年之后,又予恢复。
这是为什么?
一,科举与八股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备用官员的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型。
科举起于隋,成型于唐,沿用至清末,最后在清末新政中被废除。
一说起科举考试,我们往往马上会联想到八股取士,其实,八股文与科举结缘,并没有那么早——确定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规定范式,是从明代开始的。
八股文格式固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内容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绳,“代圣贤立言”,不准自由发挥。
从形式到内容严格的规定性,可谓用心良苦:提高了考试的效度、阅卷的精准度;同时成为控制思想的有力手段。
很难说制度的制定者最初考虑更多的是哪一点。
二,康熙废除八股:“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
清朝初期,抱着学习的态度,各项制度“一沿明制”,包括科举。
以明制:会试第一场考经义(八股文);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
但在康熙三年(1664年),推出一项重大改革:废除八股文。
当年的甲辰科会试,“废制艺(即八股文),以三场策移第一场,二场增论一篇,表判如故”——废止了八股文,由原来的考三场减为考两场,二场增加一篇策论。
简单地说,就是废八股,重策论。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改革?
因为康熙认为,八股文的实际效用不大,很容易脱离实际,落入假大空,“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既不能分析真实存在的问题,又不能考察实际行政能力。
而策论是针对具体的时政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策论更能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也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优势。
废八股,重策论的改革体现出新朝崇实戒虚的精神。
而这项改革在五年之后——康熙八年(1669年),即被叫停,当年的乡试恢复旧章,取士仍以“首场七艺”,即七篇八股体的经义文为主。
理由是:“先用经书以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康熙充分理解了八股文的另一项主要功能:控制思想。
划定界限,规定读书人的思想范围,这对维持统治稳定意义非凡。
官员的实际能力固然可贵,但首先要听话。
从此,八股文全面回归科举。
三,八股与科举的谢幕
直到清末维新运动,废除八股的呼声再次响起,成为维新变法的第一个突破口。
维新派举起效法圣祖仁皇帝(康熙)的大旗,势不可挡;光绪帝、慈禧太后亦意见一致,认为八股无用,废除八股顺利成为知识界及帝国高层的共识。
1898年6月,光绪明发谕旨,宣布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1664年—1898年,234年之前的改革成果,终于最后确立。
八股文终于彻底退出科举。
七年之后——1905年,科举亦被正式废止。延续了1300年的官员录用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当时的人们以为,废除科举,就为推广学校扫清了障碍。
其中可能存在一个误会。那就是,科举并不是教育制度,而是官员录用制度。考什么怎样考可以研究,但考试这个方法肯定比靠出身或靠推荐什么的要靠谱得多。
科举制度是我们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保证了人们“通过学习而不是血统获得地位”的权力(李约瑟语),也有利于组织社会管理体系。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以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
即使八股文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朱光潜曾以自己为例,说明八股文在思维训练、论证训练上是大有裨益的。
其中许多课题,很有研究的必要。
明天就是高考。这场考试的意义,亦不在官员录用考试之下。
希望考试的质量越来越好。
也希望孩子们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