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在南下中原的时候,曾经任用了大批明朝的降将,这些人跟随着清朝的八旗军一起镇压南明政府,他们为清朝统一南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顺治帝在位时期,南明的永历政权覆灭,不过,由于这时那些汉族武装已经成势,顺治帝只好默许了他们割据一方的态势,这就有了以后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是满清对汉族功臣的特许,顺治帝本来就是想让他们镇守边疆,但随着他们野心的不断膨胀,才有了以后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中,尤以吴三桂最为猖狂。吴三桂原是明朝的大将,在清军南下的时候,他主动投效清军攻打大顺民军,此人为清朝统一中原立下了大功,战后,顺治帝为了表彰吴三桂的功劳,将其封在了云南。
吴三桂前期还没有造反的意思,但随着多尔衮、顺治帝等这些满清重量级人物的相继离世,他才有了割据的野心。身为平西王,吴三桂大肆聚揽,他将云南彻底变成了自己的属地,甚至与朝廷分庭抗礼。公元1673年,按捺不住的吴三桂终于起兵造反,他联合其它两路藩王共同举兵,甚至一度进展到了湖南境内。
康熙皇帝早对三藩非常不满,在吴三桂起事之前,康熙帝就已经做好了镇压的准备。吴三桂起事后不久,康熙帝就从各地调集起兵征讨叛军。经过长时间征战,康熙帝最终击败了叛军,公元1681年,清军攻入吴三桂老巢,盘踞八年的平西王势力终于被消灭。
吴三桂在起事之前,他曾经拥有四十多万大军,其本来就有夺取天下的基础,奈何最终却不是康熙帝的对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三藩失败的?
三藩的失败是咎由自取,首先就表现在他们的同盟上。三藩之中,吴三桂拥兵最多,除此之外,就属尚可喜和耿精忠了,三藩虽然在起事之初一致对外,但随着战场形势的改变,这种名面上的同盟还是被打破。在开战后不久,尚可喜和耿精忠就受到了朝廷兵马的攻击,由于三藩无暇顾及,又各怀鬼胎,福建、广东势力遂相继投顺到朝廷一边,这就大大削减了三藩的实力。没有了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支持,吴三桂的右翼就出现了空缺,不久,朝廷大军向云南全面压境,吴三桂在惊慌失措之下一病不起,平西王势力很快便瓦解了。
三藩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客观条件,对于清军来说,吴三桂是叛军,康熙帝讨伐叛乱是名正言顺。康熙帝在对三藩的平定战争中,采用了先拉后打的策略,他先是派人说服了驻扎于陕西的王辅臣势力反正,接着又向耿精忠和尚可喜抛出了橄榄枝。耿、尚二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看到了朝廷赦免自己的罪过,他们遂一道联合清军反击云南,吴三桂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自然不是对手。由于清军突然的增强,加上各地的反正,平西王势力自然会很快失败。
吴三桂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在于人心,吴三桂长期经营云南,其在云南推行暴政,根本就不得民心。就算早期拥有数十万的大军,但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利益的驱动下,它很快就会瓦解。吴三桂失去了民心,加上其残暴的本性,三藩就很难与清朝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