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同一个称呼的君主,有些具有血缘关系,有些却没有呢?同一个称号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帝国出现呢?
这里首先需要谈到的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就是避讳问题。中国人取名字尤其避讳和君主以及父辈们有重名的现象,譬如君主或父辈的名字中有“贤”这个字了,那么后代取名字时就不能用这个字。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名字和君主重复而改名避讳的事情,譬如李世民在位期间“世”字是严格禁止使用的,所以“民部”改称为“户部”,连观世音都改名为观音。
而在欧洲地区则没有这种避讳,所以欧洲历史上重名的现象很平常,譬如伊丽莎白一世的全名为“伊丽莎白·都铎”,而伊丽莎白二世的全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由于欧洲地区取名习惯名在前,姓在后,所以两个人就重名了,都叫伊丽莎白,但她们的姓氏是不同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
所以欧洲历史上有很多叫爱德华、亨利的君主,其中尤其是亨利这个名字,欧洲历史上光是叫亨利一世的国王就有四位,还包括三位诸侯,而叫亨利二世的也有三位国王,三位公爵,而亨利二世和亨利一世之间又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而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则有六个叫亨利的皇帝。
由于欧洲人取名字的时候并不讲究避讳,所以重名的现象很严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取名时喜欢取那些带有特殊含义或彰显荣誉感的名字,譬如亚历山大、亨利、路易、乔治、彼得、查理、约翰或者爱德华,这些名字中在历史上都有非常出名的君主,所以西方人在取名时会故意取重名以表示崇拜。但这也常常导致一个叫亨利的国王,往往是多个国家的君主,而亨利一世和后来的亨利二世,乃至于三世、四世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都是因为不讲究避讳带来的结果。那么既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为什么要把他们称呼为一世、二世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欧洲历史学家为了区别这些君主,所以就用数字来区分这些人,西方人比较喜欢用数字,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用方位,譬如法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名字叫法兰西的共和国,所以历史学家就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来划分,一直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又譬如法国历史还有两个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所以又叫法兰西第一、第二帝国。
但西方君主往往是用名字来作为自己的称号,再加上重名现象严重,所以就出现了有好几个亨利,好几个爱德华,好几个亚历山大的情况。而西方历史学家也是用数字来区分他们,譬如亨利一世,二世,三世……不过这里却是因为翻译问题造成的现象。
实际上在西方历史的划分中,正确的划分应该是第一亨利(FirstHenry),第二亨利(SecondHenry),第三亨利(ThirdHenry),或第一爱德华(FirstEdward),第二爱德华(SecondEdward),第三爱德华(ThirdEdward)。
由于我们的历史习惯,导致读者误以为一世和二世之间具有血缘关系,但实际上他们具有血缘关系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因为重名了,所以只能用数字把他们区分开来。而区别的依据是根据他们即位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划分,第一个叫亨利的君主即位就叫第一亨利,第二个就叫第二亨利,以此类推。
正因为这样,所以造成了欧洲历史上出现亨利一世、二世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