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1887年发行)流通的货币之一,是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的银元和铜元。
光绪元宝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第一,也是中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广东第一次购进由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的全套造币机械,并聘请外籍技师,开炉铸压机制钱。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制模,广东钱局试制首版机制龙洋—七钱三分银元,并有辅币四种。此币正面中间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据悉汉字为光绪十二年底时任广东巡抚、有名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澂所书。币文的宝字从“尒”,即将“珤”(读音同宝)的笔画写作“珎”(读音同珍),吴大澂将“珍、宝”合体为一,不愧是精于金石书法的大家。银币背面中间为蟠龙,上为“广东省造”,下为面值“库平七钱三分”,和日后我国各省所铸龙详图样正面全为中文、英文在龙图这面正好相反,故钱币学家称之为“*番版”。
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有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汇,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银币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常成色为89百分-90百分。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XX省造”或“造币总厂”,底部铸货币价值如:“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中间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间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样,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间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特。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在1899年,清朝廷想收回广东造币厂的铸币权,后经荣禄等大臣保奏,方使广东铸币厂保留了下来。几经周折,广东省铸币厂所铸造的光绪元宝为数不多,流通于世的相对其他元宝的数量也较少,随着时光的流逝,广东省造的光绪元宝也大量的遗失。仅存于世的很少了,众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为贵。
该元宝包浆自然,保存完好,质地清晰,是难得一见的光绪元宝中的珍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的发展历程映衬著中国晚清货币政策进与退,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备受藏家青睐,成为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该币是中国所有龙洋图案银元(包括国外发行的所有银币)中,工艺很精湛,雕工很精细,浮雕感很强烈的品种,镜面平整光滑,纹饰的相惯线(相惯线——现代机械制图学术语,即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及曲面与曲面之间的交线。)显得非常清晰。
特别广东省造的系列银币铸造精美,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完全是国外铸造的样币风格。作为准备流通的货币(尽管没有流通),其暗记防伪更是厉害,无可匹敌,钱币表面的包浆醇厚,即便是对银元没有研究的外行也是爱不释手,具有观赏性。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楷书文字书法精湛、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在龙洋里位列前茅。而赝品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具有文字不流畅、图像模糊的特征,其文字走失风神,一般含银量低,也没有什么锈色包浆,防伪暗记更是无从谈起!赝品仿币纯属东施效颦。
光绪元宝中,稀有度很高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而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存世量相比其更加稀有!值得每位钱币收藏爱好者收藏。
近代银币成为收藏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近代银币制作精良、图案考究、银光灿灿、使人们爱不释手。
二、银币系稀有贵重金属所铸,制作数量比铜币、铁币、纸币等少得多,存世数量有限。
三 建国后银币更是大量损失,如今存世量更加稀有。
四、近代银币很多种类上的图案、文字出于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五、近代银币收藏投资风险小、增值稳定。加上是实物投资、交易比较灵活。
广东钱局在1887年获淮成立,这是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试办的。为使新厂能以现代化的方法造币,使用的机器、原模及各种设备皆向英国伯明翰市的喜敦造币厂订购。设备在1888年运到后,广东钱局成为国内首座以现代造币机器制作钱币的造币厂,也是当时世界规模很大的造币厂。
代表性“七三反版”银元:
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银圆有:“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俗称“七三反版”。
因此币制作精美,比当时市面流通七钱二分币重一分,以致虽大量发行但民众乐于储存,市面还是难得一见。
在所有的光绪元宝银币当中,也只有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有七钱三分这种版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东七三反版”,这种钱币非常少见,其中以喜敦版本很为值钱,基本都在很高价位。它与别的光绪元宝不一样,正面只有“光绪元宝”四个大字,而背面龙鳞上方才雕刻有“广东省造”,背面下方则刻有“库平七钱三分”,
旧时代中国货币制度的特色之一,就是制造与流通具有地方性,跨区未必等值收用。西方银币由于重量及成色整齐划一,流入后使用无需贴水深受商民欢迎,于是1889年广东钱局,在清朝廷的授权下,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设计试铸光绪元宝银币,新龙圆主币每枚重七钱三分,正面中间是汉文和满文的“光绪元宝”四字,外圈列英文便于粤省华洋交错的商务;背面是蟠龙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字样,因为广东省造字样在背面,故被称为“广东七三反版”。
广东七三系列的币模由英国有名雕刻师艾伦·韦恩(Allan Wyon)设计雕刻,刻妥后由喜敦厂转交广东钱局,此事曾刊载于1888年5月19日的伦敦《Graphic》。韦恩是德国移民的后裔,其祖父于19世纪初即在伦敦开办私人的雕刻坊,替各工厂制作钱币及奖章或纪念章用的模具,艾伦继父兄之后主持该工作坊,而非受聘于任何造币厂的雕刻师。显然各方合作愉快,故后来许多来自英国的中国钱币模具皆由艾伦操刀。
当年广东钱局利用在英国喜敦造币厂订做的钢模,试铸了七钱三分银币。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正式铸造发行“七三番版银币”供市场流通。该套钱币共分五等,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
该版银币将广东省的英文 “KWANG TUNG PROVINCE”和币值库平七钱三分的英文“7 MACE AND 3 CANDAREENS”反列于银币的正面大清年号“光绪元宝”之外,而将汉字“广东省造”及汉字币值“库平七钱三分”反列于银币背面的龙图外,因而被泉界称为广东“七三反版”,亦称为“七三番版”银币。
因为“七三番版”银币的设计重量比当时市面流通的外国银元重量多一分,但是实际铸造的银元重量并不完全一致,多有达不到设计重量七钱三分者,进入市面流通后,反而流通不畅,多被人收藏或熔毁,市面罕见。
“广东七三反版”,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制模,广东钱局铸造,是中国近代首枚机制银币,因流通时间短暂,存世甚少,是近代机制银币之有名珍品,此枚铸造精美,通体五彩包浆,五光十色,版底无瑕,征集自钱币藏家。
钱币收藏市场一直是物依稀为贵,越是稀有的价值也就是越高的,这就是常说的藏缺,往往试铸币因发行量少,回收销毁量大,流通时间短所以价值高也就理所当然了。因为一旦被发现,不可能被继续流通了,所以难有可比性,其市场价值和价值空间就非常的高。
名称: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光绪元宝
直径:34.0cm
重:26.67g
厚: 0.2cm
正面:光绪元宝
反面:库平七钱三分
特点: 广东省造七钱三分光绪元宝铸造工艺精细,包浆老道,锈色自然,纹饰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寓意吉祥。整体纹饰錾刻秀美精工,锈色青翠。张之洞在奏请机器造币时拟定的银圆主币重量为七钱三分,钱币正面中间是汉文和满文的“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是蟠龙和“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字样,正面外圈刻上英文与洋人交易。
艺术点评: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光绪元宝银元中的皇者!
1889年喜敦版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样币一枚,又称“广东七三反版”,此币打制精美绝伦,镜面底版精铸,光亮如新,边齿及马齿深峻,龙鳞立体感强烈,自然氧化形成轻薄包浆。底光充沛,版底无瑕,光可鉴人,品相完整,折射间满溢五彩光泽,英国伯明翰(喜敦兄弟)造币厂制模,艾伦·韦恩雕模,广东钱局试铸,有齿边和光边版存世,两者均难得罕贵,清代龙银三大名誉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