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三藩之乱是除天平天国运动之外另一个对清朝起到了颠覆性作用的军事对抗。
按照当时的统计和分析来看,三藩兵力是清军的两倍,且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康熙亲政不久,根基未稳定,剃发易服等民族矛盾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清朝处于绝对劣势,应该是三藩获得胜利才对,可最后怎么就失败了?
首先三藩的兵力高于清朝两倍,这并不是吹牛。
从《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吴三桂不过区区5万人,耿精忠手下有15万,而尚可喜也有10万兵马。加起来也就30万人。而清朝则有45万人之众,表面上看似乎清朝的兵力和实力更加雄厚。
其实不能这么计算,清朝的45万军队中有10万边防军,有11万京师拱卫的军队,还有一些地方军。七七八八减去之后,能够参与作战的军队最多也就15万人。
我们看三藩之乱开始之初,康熙只派了7万军队参战。就这7万人,还是从蒙古科尔沁以及察哈尔部调集而来,再加上自己的满八旗才勉强凑够7万人。
反观三藩联军,吴三桂手下有5万关宁铁骑,此外他的部将王辅臣、李本深以及吴之茂,分别是山西提督、贵州提督以及四川总兵。若这些兵力加起来,吴三桂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之众。
吴三桂的军队人多也就罢了,战斗力还爆表。面对清朝战斗力最强的满八旗军,吴三桂一气呵成,直接将其打到了长江防守线上。只要再进一步突破长江防线,清朝剩下的半壁江山唾手可得。
其实此时最让清朝头疼的不仅是吴三桂的军队,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广西的孙延龄、罗森、郑蛟麟等、四川的吴之茂、陕西的王辅臣,甚至部分蒙古部落也加入其中,出现了全面反叛的危急局面。
当时的清朝国土面积不过600万,西藏、新疆、青海、内外蒙古以及甘肃等西部地区还未纳入版图,而三藩联军反叛之后直接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这种情势之下,清朝似乎陷入了必败的地步。
我们看《鹿鼎记》中,吴三桂想联合西藏、沙俄以及神龙岛等诸多势力从四面八方进攻清朝。现实中的清朝虽然没有陷入如此可怕的境地,可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但凡再有别的势力加入,后果不堪设想。
可神奇的是,公元1676年,也就是三藩之乱发起的三年之后,随着王辅臣的败降,清朝实现了全面反击。而三藩联军内部也出现了混乱的狗咬狗局面。
等到1679年,吴三桂病逝之后,三藩失去了翻盘的机会,没两年就被康熙全部打败。
我们看,三藩明明有着大好的局面,为什么情况突然就急转直下,最终失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有人说吴三桂死得太早,有的说三藩内部出现了分歧和混乱等。其实这并非是根本的原因,我们看康熙平三藩的上半场,基本上是节节败退,朝廷的正规军都被打得丢盔弃甲。
尤其是吴三桂,前面说过他凭借一己之力攻破湖南岳州、长沙等重要城市。只要突破清朝在荆州、武昌以及宜昌的防线挺进中原,那么清朝必将走向灭亡。
如此说来,三藩之所以会败,那肯定是将帅无能,尤其是吴三桂缺乏战略眼光以及胆识气魄,没有及时突破长江防线进行大决战。按照《吴三桂传》的记载,当吴军获得空前的胜利,其他地区纷纷响应之后,吴三桂突然变得优柔寡断,一心想着划江而治。
如此一来,吴三桂就错失了决胜的机会,使得清朝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马上从全国调集兵力、财力以及物力来对抗吴三桂。
这里不得不佩服康熙的睿智,他将一切准备做好之后,并没有发起反攻,而是静静等待,等待敌人犯错。
三藩以及众多反叛者,看上去实力强大,声势浩瀚,可徒有其表。因为鱼龙混杂,看见胜利之后,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比如台湾的政经,看到一点胜利的苗头就忙着抢地盘。等叛军自己乱起来,自己消耗自己的实力之后,康熙借势出击,逐个击破,自然可以掌控大局。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突然止兵不过江进发,难道他真的是缺乏战略眼光之人?
这就要知道吴三桂起兵的目的。
表面上看吴三桂是为了恢复大明江山,我们看他起兵的口号就是“兴明讨虏”。可傻子也知道,吴三桂是自己想当皇帝,兴明讨虏只是他的一个借口而已。
当吴三桂将清军打退到长江防线之后,只要他突破长江,那么他就必须履行诺言,辅佐大明后裔成为皇帝。可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一拖再拖。一方面是想试探其他人的态度,一方面想继续统领群雄,然后慢慢分化和吸收。
只可惜,各路英豪都是人中龙凤,谁又会甘心服从于一个放清军入关的汉奸?当众人看清了吴三桂的嘴脸之后,纷纷投降清朝。比如孙延龄,耿精忠等。战机稍纵即逝,吴三桂失去了过江决战的机会,最终愤懑而死。
可惜,可叹!三藩最大的敌人不是康熙,不是清朝,而是他们的自私之心。每个人都考虑自己,不顾全大局,试问这样的三藩怎能不败?
参考资料:《清史稿》、《吴三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