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吴三桂被满门抄斩却漏掉个儿子,他与陈圆圆隐居,如今后裔超千人

吴三桂被满门抄斩却漏掉个儿子,他与陈圆圆隐居,如今后裔超千人

在中国贵州省下,有一个名叫马家寨的村落,可奇怪的是,这个村落里的两三千人,几乎都姓吴,而这一奇怪的现象吸引了许多的专家前往马家寨。

经过调查却发现,这个马家寨里的人,都是吴三桂的后代。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吴三桂,明末清初的大将,云南王。出生于辽宁绥中。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做续房。成年后的吴三桂,聪慧过人,武艺超群,又有祖大寿作为靠山,很快便成为了辽宁团总练兵。

而此时,清军南下,身为辽宁团总练兵的吴三桂在战役中作战勇猛,自然就成为了抵御北方清军的主力。而在北方清军内,多尔衮作为主要战力,自然没少跟吴三桂打交道。这也为吴三桂后期叛清打下了基础。

面对南下的清军,作为汉人,还年轻的吴三桂抵御之心格外坚定,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勇猛异常,只是当时的大明王朝太过于腐朽,因此多数的战争都以两败俱伤结束。

当时的皇帝崇祯有拨乱反正的心,却没有拨乱反正的能力。

崇祯初登基时雄心壮志,立志要拯救大明王朝,但为人敏感多疑,没有主见,虽然杀了魏忠贤,但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直接将袁崇焕杀死,破掉了大明最后一道防线。

杀了袁崇焕的崇祯还是后悔了,因此在看到在作战中格外勇猛,总立战功的吴三桂后,崇祯带着“我大明又增一猛将”的欣喜,以及对于之前枉杀忠臣的愧疚,开始不停的加封吴三桂。

吴三桂凭借战功与崇祯的愧疚,短短几年内,便从一个小将,变成了手握大权的平西伯。但面对日渐腐朽的大明王朝,愈发嚣张的李自成和关外如狼似虎的清军,吴三桂迟疑了。

有传闻说,祖大寿投降清军之后,吴三桂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拜托他交给皇太极,皇太极的回复是,他知道吴三桂的心思,只要吴三桂愿意来,他随时恭候。

虽然接到了皇太极招揽的回复,但当时的吴三桂,无论是回京勤王,还是抵抗清军,至少在表面上都做出了十分的努力。

在崇祯十六年的十月,清军进攻宁城的时候,吴三桂还给予清军以重创,迫使他们退军。

但个人的努力,终究抵御不过时代的洪流,李自成还是攻破了北京。

崇祯上吊,大明再无帝王,吴三桂也失去了可以效忠的领导。而这个时候占领了大明皇宫的李自成向吴三桂招降,而这,也构成了吴三桂的第一次叛变。

接到消息的吴三桂,在迟疑了几天后,看着日升月落,对比着关外的满族清军与关内的李自成,作为汉人的吴三桂还是不能接受自己投靠清军。

但就在吴三桂准备投降李自成的时候,等的不耐烦的李自成却直接扣押了吴三桂的父亲,还让自己的手下刘敏宗掳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相信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没有人不知道,因此,也能很了解,当吴三桂知道陈圆圆被李自成掳走之后的愤怒。而这份愤怒,催生了吴三桂的第二次叛变。

爱妾被掳走的吴三桂怒不可遏的打算要让李自成付出代价,但他自己孤立无援。

面对李自成与清军多尔衮的两面夹击,吴三桂打算拉拢多尔衮,解决李自成,待解决李自成后,吴三桂再渔翁得利,解决清军。此刻的李自成,正是志得意满,准备雄心勃勃开创他的大顺朝。

联络好清军的吴三桂假意投诚,吸引李自成亲自出城接受投降,而他则与多尔衮在李自成出城之后,偷袭李自成的后方。

三方在山海关附近进行了一场大战,主将刘敏宗遭到重创,李自成狼狈逃窜,而被刘敏宗掳走的陈圆圆,也在这场战役中被吴三桂找回。

狼狈回京的李自成恼羞成怒,直接杀了吴三桂的父母兄弟,以及一系的族人,共计34人,随后逃往西安。

在进攻李自成之前,多尔衮就利用吴三桂的两难局面,逼迫吴三桂彻底投降归顺清军。

投降清军的吴三桂在与清军大败李自成后,亲自打开了山海关,迎接清军入关。

多尔衮将年幼的顺治帝从盛京接到北京,并且带领清军迅速接管了各地军政。

面对掌管军权的吴三桂,多尔衮是忌惮的,但吴三桂开门请清军入关的功绩,多尔衮又不能无视,于是,一纸诏令,将吴三桂封为平西王,

多尔衮觉得,吴三桂的底蕴都在北方,如果将吴三桂的封地放到云南,也许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能力。而且云南那边,自古便称之为南蛮之地,瘴气很多,并不适合发展。

而吴三桂也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所以在灭掉李自成及其旧部之后,便再也不提什么旧主,父仇之类的,至少在所有的眼里,吴三桂彻底臣服了清朝。

虽然表面上,吴三桂向清朝臣服了,但两方彼此都在防备。

清朝防备吴三桂造反,要求吴三桂的世子吴应熊前往北京作为质子,而且还将皇太极的女儿和硕恪纯长公主嫁给了吴应熊,让他成为了驸马,断了他在北京做官之路。

而吴三桂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哪怕将世子送进了京城,也是没有放弃在云南发展自己的势力,积攒能力,争取造反。而在这其中,他的庶子吴应麒,则受到了他的重点培养。

说起这吴应麒,可有一个奇特的身世。他既是吴三桂的儿子,也是吴三桂的侄子。

吴应麒的母亲,是吴三桂风流一度的艳遇,当时,生下长子吴应熊的张氏娘家势大,本人也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吴三桂惧内,不敢将吴应麒的母亲接回来,只能委屈吴应麒作为一个外室子存在。

而在古代,外室子毕竟不是什么好的身份,心疼儿子的吴三桂最后想出了一个主意。

就是将吴应麒挂到自己的哥哥吴三凤名下,改名吴启华,而他以抚养哥哥儿子的名义,将吴应麒接回家里,养在了陈圆圆的名下。

这样一来一回,儿子就变成了侄子,还能亲自抚养。

而此时的大清,虽然已经定都北京,明面掌管天下,但朝堂之上波谲云诡,暗流涌动,多尔衮战死,顺治早亡,康熙以年幼之身早早登基。

虽是小儿,但康熙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明君之象,加上顺治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以及祖母孝庄太后的辅佐,年纪尚小的康熙便已经能意识到了藩王割据的坏处。

康熙是个有想法便会付诸实践的皇帝,觉得藩王割据对统治不利,便打算着手削藩,而削藩这一点,恰恰触动了吴三桂那根最为脆弱的神经,这使得他与清廷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康熙十九岁的时候,许多跟着打天下的藩王老的老,死的死,面对这些老去的藩王,康熙毫不留情的移藩撤藩。吴三桂深感不妙,假惺惺的主动上书要求撤藩。

却不料康熙皇帝根本不按他想象的剧本走,半点挽留都没有,便派了使臣前往吴三桂的封地撤藩。

收到使臣来滇消息的吴三桂知道,如果这次他再不有所反应,那么,等待他的一定是引颈就戮。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决定起兵造反,并秘密派人北上,准备接回自己的大儿子吴应熊。

面对父亲派来的人,吴应熊拒绝了回滇的建议,反而让使者只将自己的大儿子吴世璠带走。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斩杀使臣起兵造反,康熙软禁了吴应熊一家,并在次年四月,不顾和硕恪纯长公主的反对,将吴应熊及其子嗣全部斩杀。

起兵之后的吴三桂,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往无前的顺利。也许曾经的吴三桂,可以在敌军之中七进七出,取敌方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但如今,他老了,纵横一世的吴三桂老了,老到虽然还能提刀上马,却再也不能重现当年的雄风。

这场战争,打了五年,吴三桂与康熙的军队,都已经人困马乏。清军入关已经快30年,早已站住了正统的大义,反观吴三桂叛明反清的行为,已经让人诟病,五年的征战,也让队伍开始军心不稳。

面对这样的情况,吴三桂做出了登基的决定来稳定军心。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山登基,定国号为周,立孙子吴世璠为皇太孙。

许是这国号误人,毕竟历史证明了,曾经存在过的国号,基本都变不成大一统的王朝,历史如浪卷吹沙,过去,并不会再回来。吴三桂在登基的当年秋天,便病死了。

吴三桂一死,不仅使得整个军队群龙无首,而且还流传出来吴三桂违抗天命的流言。吴世璠匆忙登基接位,其叔叔吴应麒作为将军辅助。杀了传播流言的人,却捂不住所有的嘴。

但匆匆登基的吴世璠并没有能统御天下的能力,吴应麒更是没有一人定乾坤的领将能力。在清军的连番攻势下,吴世璠败退昆明,正式昭示着吴三桂此次造反彻底失败了。

成王败寇是历史书里的一句话,就像易子而食一般,但真正处于这个词中的人才知道那是一场多么残酷的屠杀。

根据战后当地官员给康熙的奏折,整个川蜀地区,人口不过一万八千人。而那些被杀的人,并不全是叛军,有很多,只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

吴世璠带领大军退守昆明,作为吴三桂的大本营,他在昆明留下的东西,远远要比想象中的多,但却没有任何用处。

康熙二十年,平叛的大军围攻了昆明城。面对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吴世璠绝望了,父亲死了,爷爷死了,爷爷留下的大将,十之有九的也战死在了之前的战役中。

外面围攻的清军此刻却驻扎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吴世璠看的很清楚,他们这是要围死昆明城,让昆明城中成为一片地狱。

要说吴世璠不怕死,那是不可能的,是人都会怕死,但昆明城,是他的家,是这八年来,他兢兢业业治理的地方,他熟悉这个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吴世璠还是自杀了,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但在自杀之前,他以皇帝之身交给了叔叔吴应麒一道旨意,活下去,带着吴家人的血脉活下去。

如果可以,吴世璠也是想自己活下去的,但他登基的事情已经传到康熙帝的耳朵里,如果他逃了,这件事必定没完,只有他死了,这件事才能彻底结束。

随着吴世璠的自杀,其余人员出城投降,昆明城之围被彻底解除,而吴应麒在昆明城解除危机之后,在陈圆圆的帮助下,从小路悄悄跑走了。

离开了昆明城的吴应麒与陈圆圆一路北上,最后销声匿迹,史书中,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直到两千年后,一位研究吴三桂家族的学者循着史书上的线索,来到了贵州省内。毕竟史书记载,陈圆圆与吴应麒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在贵州省的附近。

经过多方寻觅,学者在贵州省内发现了一个名叫马家寨的地方,但神奇的是,马家寨的民众,却有几千人姓吴。结合史书上记载的情况,学者得出结论,马家寨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吴应麒的后代。

后来,学者果然在寨子中找到了相关证据——陈圆圆的坟墓,而寨子里的人都称她为陈娘娘。

至此,可以肯定,马家寨的数千人,就是销声匿迹的吴应麒的后人。

回顾吴三桂的一生,辉煌过,落魄过,三次背叛,两次灭门,到如今,作为失败的一方,还能留下几千人的血脉,吴三桂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幸运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崇祯,皇太极,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儿子,清军,后裔,大明,多尔衮,知识科普,李自成,吴三桂,吴世璠,吴应麒,多尔衮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崇祯,皇太极,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儿子,清军,后裔,大明,多尔衮,知识科普,李自成,吴三桂,吴世璠,吴应麒,多尔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崇祯,皇太极,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儿子,清军,后裔,大明,多尔衮,知识科普,李自成,吴三桂,吴世璠,吴应麒,多尔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