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坐在高高的朝堂之上拥有整个江山的皇帝都是被人所羡慕敬仰的。
但是,殊不知,皇帝也有自己的无奈。
皇宫规矩颇多,皇帝行动受限,长期待在皇宫中犹如坐牢一般。
故而,各朝代的皇帝们都十分喜欢微服私访,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江南水患康熙忧愁 胤禛解忧发现贤臣
康熙四十二年夏天,南方多省被水患困扰,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其中以杭州淳安县的灾情最为严重。
折子上奏,康熙皇帝忧心忡忡,在与大臣们几番商议下,决定派自己的儿子——爱新觉罗·胤禛前往浙江视察协助解决水患事宜。
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康熙驾崩后继位的雍正皇帝。
不过,在当时,爱新觉罗·胤禛还只是个贝勒。
百姓受苦,康熙帝寝不安枕,太子胤礽见父亲忧虑至此,便亲自上奏举荐其四弟胤禛前往南方协助赈灾。
康熙帝拿着二儿子的奏折左思右想,觉得胤禛为人刚正不阿、做事顾全大局、踏实稳重,便同意了太子胤礽的举荐。
公元1701年夏,在康熙帝的期盼下,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踏上了南巡的道路。
为了尽快赶到杭州,一行人一路风尘仆仆日以继夜、快马加鞭。
然而到达浙江时,迎接他们的却是空空如也的巡抚衙门。
往昔,京城下来的人,遇见这般清冷的待遇是不多见的。
平日里,哪个地方府衙不是在得知钦差下来办公时,早早对款待事宜作出安排?
那热情奢侈程度,恨不得将心肝肺腑掏出来铺地上表忠心。
何况这次下来的可是皇子,敢这么做的,恐怕也只有杭州巡抚朱轼了。
朱轼,字若瞻,一字伯苏,是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康熙三十三年时的进士。
因为人刚正廉洁、勤勉上进,仕途上由庶吉士到湖北潜江知县再到奉天府尹,一路行来因政绩颇佳顺遂而。
南方水患时,朱轼正在浙江担任巡抚,因其凡是都喜亲力亲为。
故而胤禛到来时,朱轼并不在府衙之内。
对朱轼而言,百姓才是天,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因此,此时此刻的朱轼,正亲自带着能动用的所有兵丁给灾民发粥,实在没有时间和兴趣顾及官场那一套礼数。
胤禛倒也不甚在意,从留守兵丁那得知朱轼去向后,便不顾旅途辛劳带着一行人前往粥棚视察。
到了粥棚,胤禛才算见识到什么叫“民间疾苦”。
只见粥棚处挤满了衣衫破烂、头发凌乱、满脸乌黑的灾民,你推我嚷得渴盼着一碗救命粥。
这碗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吃上,熬得并不浓稠,但灾民们捧在手里,却依旧如获至宝般珍惜。
由于人多吵闹,胤禛一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人群中找到朱轼。
只见朱轼弓着腰,一手拿勺、一手拿碗,正在亲自为灾民盛饭。
因为人多,朱轼的官袍被挤得皱皱巴巴,身上也是灰尘和泥点子,官帽早已不知丢在何处,花白的头发凌乱不堪。
自古以来,江南水患颇多,胤禛也不是第一次出北京城协助救灾。
可是哪一次,各县府的府尹不都是自己站在一旁指挥着下人做事?何曾见过亲自动手的人呢?
朱轼的形象和行为令胤禛大受感动,忍不住在心中大加赞赏。
“去!”胤禛一挥手,底下的随从瞬间冲入人群,帮着发救灾粥去了。
人群的突然躁动引起了朱轼的注意,朱轼抬起头,看了许久,才认出胤禛。
惊讶之余,他连忙想放下勺碗前去参拜,却不料被胤禛示意阻止。
随后,胤禛也一起加入了赈灾的队伍中。
4道小菜倍受举荐 成为帝师颇受尊重
多日之后,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杭州的灾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胤禛一行人因此决定立刻赶回京城复命,临行前一晚,朱轼特意邀请胤禛等人来到家中为其饯行。
那是几间很老很旧的房子,墙面和柱子上的漆已经多有剥落,屋内家具陈旧,打眼望去竟看不到一个下人。
朱轼介绍说:家中只有自己和卧床的妻子及女儿一起生活。
胤禛一行人到时,朱轼的女儿正在卧房伺候母亲。
见父亲带了贵客登门,才擦了擦手匆匆行礼躲到后堂煮茶做饭去了。
朱轼将胤禛一行人请到正堂聊着国计民生,等待中,胤禛观察着朱轼的房子,心中不免又对朱轼的清廉多了几分敬重。
少顷,朱女前来请朱轼等人入座用餐。
胤禛一行人来到膳厅,发现桌子上却只放了四盘菜,分别是:肉皮、腊肉、闽笋、粉丝,还有一壶自家酿的米酒。
这样的菜系,虽不能与胤禛在皇宫或在其他州县察访时吃的满桌珍馐相比拟,却是朱轼家里能拿出的最好招待了。
要是在往日,朱女是万万不会轻易烹饪肉食的,家中已经习惯了以素餐为主。
只不过这些天,父亲回来便说前方施粥的事,她也从中听懂了几分:皇宫下来人了,来的是两位皇子。
因此不等朱轼吩咐,朱女便自行拿出了家中最好的饭菜进行招待。
但是,这样的饭食,却让胤禛的随从们面露尴尬。
一时间,几个侍卫面面相觑,不知道是该发火的好还是不改发火的好。
朱轼自然是察觉到了气氛的突变,他解释道:“微臣家中贫寒,令四皇子和十三皇子见笑了,这菜色虽简单,但小女厨艺甚佳,两位皇子不妨尝尝民间手艺。”
一席话出,膳厅内气氛顿时缓和。
胤禛哈哈一笑,大大方方坐了下来,其他人也相继入座。
一口菜一口酒下肚,胤禛长吁一口气,对着朱轼感慨道:“整个大清朝,像朱大人这般廉政清苦的巡抚,已经不多了,待我回到京城,一定要向阿妈如实禀告。”
朱轼听后道:“天灾如猛兽,百姓苍生受难,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大有人在,微臣一家还能维持温饱已经很满足了,只求两位皇子将我县情况如实上报,拯救黎明苍生。”
胤禛听后,连连点头。
饭毕,胤禛一行人告辞回京。
到达京城后,胤禛顾不得休息便将杭州水灾情况如实禀报给了康熙皇帝,并赞扬朱轼的清廉之举,向康熙帝极力举荐,为他升职。
康熙帝听后龙心大悦、慨叹不已,立刻下旨升朱轼为左都御史。
朱轼为左都御史期间,依旧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又由于其学识渊博,被康熙帝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
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于畅春园,享年69岁。
在经历了“九子夺嫡”后,获胜者爱新觉罗·胤禛正式继位,成为清朝第五位君主,顺治元年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那一年,朱轼已经60岁,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长到读书年龄后,便被任命为弘历的老师,十分受弘历和雍正的尊敬。
悉心教育三朝元老 四盘两碗成就佳话
而关于朱轼给当弘历老师,在历史上,也流传出了一则故事。
那年,四阿哥弘历刚到入学之年,雍正便在懋勤殿设讲坛,让弘历对朱轼行拜师礼。
自此,弘历便开启了人生中凄惨的苦读之旅。
朱轼一生居官廉洁,刚正不阿,才不会管教的学生是不是阿哥、学生的爹是不是皇帝。
反正落到他手里,一切就得按照他的规矩来,因此,朱轼对弘历要求十分严格。
能严格到什么程度呢?据说连一向对儿子以严厉管教著称的雍正都看不下去了。
起初,雍正还对朱轼的严格多加赞赏。
可是随着时间一长,父爱战胜了权位,雍正的父爱之心在体内逐渐觉醒。
听着太监的一次又一次奏报,雍正坐不住了,开启了老父亲模式:明里暗里给朱轼提醒,让朱轼对自己的儿子适当放放水,不要这么严厉苛刻。
可是谁知,朱轼根本不买账。
雍正暗示他,他不但装作听不见,还在每一次被暗示后,对小弘历更加严格。
作业课业全部加倍,弄得小弘历早早就得起床读书,睡眠不充足,压力十分大。
朱轼的这波操作,足实震惊了雍正的认知,身为皇帝,朱轼是第一个敢公然违背圣意、反抗自己的。
时光轮转,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驾崩,享年53岁。
1736年2月12日,弘历继位,年号“乾隆”。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继位后的弘历文武双全,对朱轼十分敬重,朱轼因此被封为“帝师元老”。
平日里,乾隆除了勤勉朝政,清闲或遇到困惑时,也时常会去老师朱轼家坐坐。
按理说,朱轼此时已经是“三朝元老”。
在电视剧中,像朱轼这般颇有身份的人物,在拥有了足够高的权力地位后, 哪个不是逐渐失了本心变得张扬跋扈、趾高气昂?
但是,朱轼却没有因为自己位高权重而改变。
康熙年间,他为官清正、生活简朴,乾隆盛世,他依然如此。
故而,当乾隆去朱轼家做客时,便得到了跟他父亲雍正当年的同等待遇,四个菜:肉皮、腊肉、闽笋、粉丝和一壶自家酿的米酒。
不过与雍正不同的是,此时的朱轼毕竟是三朝元老,所以特地奢侈了一把给乾隆额外加了两个小菜:肉圆子和冻鱼。
这“四盘两碗”在当地还有个独特的名字——“朱公席”,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故事。
话说,那是朱轼刚过不惑之年的夏天,那年朱轼受命前去福建办公。
为了不惊动各地官府,便身着便服带着几个随从低调地离开了京城。
经过多日辛劳奔波,朱轼等人终于到达的福建地界。
由于路途遥远,朱轼几人口干舌燥,恰遇路边的一个茶摊子,二话不说就入座就要茶喝。
这一要茶,便得罪了茶摊老板。
那老板是个头裹花巾的妇女,朱轼因见其头发花白年纪略大,便喊其一声“大嫂”。
妇女原本见客到来一脸喜色,听到朱轼的称呼后,立马变脸如翻书不乐意了。
朱轼在官场多年,耳濡目染,察言观色早已成为本能。
见妇女变脸,以为几个大男人唐突闯入冒犯了,便施礼道歉说:“大嫂不要见怪,如果此处多有不便,我等一行人离开就是。”
妇女没想到,朱轼会如此客气有礼,便收了愠怒之气还礼道:“老爷请别误会,奴家只是听老爷称呼不妥,故而生气,老爷们快快入座,奴家上茶便是。”
说罢,转身沏茶去了。
妇女的话引起了朱轼的好奇,等端上茶来,朱轼开口询问缘由。
妇女解释道:“奴家虽年岁已大,但尚未出阁,方才老爷称奴家为‘大嫂’,故而生气不悦。”
朱轼惊疑:“姑娘何故不出嫁?”
妇女叹了一口气说道:
“并非奴家不想出嫁,而是我地有一风俗,无论家中贫富贵贱,但凡家中女子出嫁,娘家都必须要宴请好友亲朋三天三夜。
这期间,每桌酒席荤素菜加起来要摆四十二大盘,二十大海碗,除此之外,还要给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
“这风俗有钱人家还好,像我家这般的穷苦人家哪里能置办得起,因此奴家就未曾出嫁。
不仅我家,这里如我一般的白发闺女比比皆是,已经形成一种特色。
我们虽已经年老,但因未出嫁,仍旧不喜被称为‘大嫂’。
奴家方才不知各位老爷是外地而来不知我地习俗,多有冒犯,还请各位老爷海涵。”
妇女话音刚落,朱轼一行人中便有人替妇女愤愤不平。
朱轼也觉得当地妇女十分可怜,便决定更改其风俗。
福建公务结束后,朱轼在回奏朝廷的奏折中提及了此事。
此时正是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看到奏折,特地批复由朱轼全权处理高陪嫁一事。
朱轼得到允许,便在当地知县的配合下大肆整治当地婚庆习俗,规定“四十盘、二十碗”必须换成“四盘两碗”。
并且还专门派人从京城请来能工巧匠,教当地妇女纺纱织布做女红谋生计。
当地贫苦人家妇女为了感谢朱轼,便称他为“朱公”,而“四盘两碗”也伴随着朱轼的事迹在当地农家流传开来。
一来二去,人们不仅婚假会准备“四盘两碗”,平日宴请贵客也是“四盘两碗”。
因此,“四盘两碗”又被当地称为“朱公席”。
后来,这个习俗逐渐传到了朱轼的老家江西高安县。
高安县人们自豪家乡出了个清官,便将“朱公席”沿用至今,追溯到今日。
当地的“四盘两碗”中的两碗,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原先的“肉圆子和冻鱼”之外,还多了“猪脚和薯粉圆子”供游客选择。
不过,倘若有的游客想全都尝尝,那当地讲究的店家是断断不会卖的。
为了不扫游客的兴,店家则会在劝说游客遵从“四盘两碗”的习俗后,额外再打包另外两碗带走品尝。
言归正传承接上文,咱们继续来看朱轼用“四盘两碗”招待乾隆的故事。
话说,朱轼命下人端上了四盘两碗宴请乾隆,乾隆作为学生自然是不敢有意见。
一来这菜系是他爹当年吃的菜,他爹都能吃他不能吃,何况他吃的还比他爹当年多两道菜;
二来朱轼是他的老师,古代十分讲究尊师重道,帝王家的孩子尤甚,老师招待学生吃饭,学生还有嫌弃之理?
因而乾隆也跟父亲雍正一样,乐呵呵地吃完了朱轼招待的所有饭食。
由于朱轼的清廉、表里如一,乾隆对自己的老师更加敬重了。
不过,由于乾隆皇帝的名声比百姓大太多,所以久而久之传下来,这“四盘两碗”的“朱公席”便是由朱轼招待乾隆时期所创了。
但故事毕竟不是历史,经过时间长河的渲染,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则故事。
但在故事中,我们不难学习到:凡是受人民尊敬爱戴的人,必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只有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才会在人民心中得到敬仰,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名留千史。
参考文献:
潇湘晨报:清廉故事|朱轼和朱公席 来源: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