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便有不少极具先进性的观点一直流传至今,然而也留存不少封建糟粕不断侵蚀人们的心里,天子诸侯也不例外。中国历任皇帝或多或少有些不为人知的追求,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喜爱问仙求道,用一生在寻找隐居于世的神仙,最终害死了自己。
宋徽宗的嗜爱书法绘画,成就一代文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任其左右一生。而清朝的皇帝却偏爱佛教,一身礼佛,信任佛寺高僧,顺治帝在位时期曾问一位大师:大清国运几何?高僧一席话神秘莫测,无人能够听懂,等到溥仪皇帝在位之时才彻底领悟高僧所言。
顺治之年,朝廷重臣多尔衮在一次围猎过程中遭人设计陷害,从马背上摔下,不治身亡,从此顺治皇帝便不再受到多尔衮的操纵把持。顺治此时已14岁,终于能够将朝中政权握在自己手中。成亲后便正是长大成人,开始治理清王朝。
然而此时清朝早已摇摇欲坠,民间动荡不安,难民移民处处煽风点火,发起叛乱,当时的百姓对清王朝怨声载道,对顺治皇帝多有不满。在多尔衮把持朝政期间,一直奉行的是“以武制暴”的准则,对待叛乱分子,通通斩杀,毫不留情,使得民愤越积越多。
而顺治此时能够统揽全局,采用的确是“招安”,他深知安抚政策远比武装更能抚慰民心,于是处处招揽能人义士,入朝为官,且大力发展经济,整顿官场及地方行政区域,颁布一系列惠民政策,终于让百姓安定下来,将清王朝送上繁荣强盛的道路。
国家安定后,顺治皇帝闲来无事,开始找新鲜事。佛教深得圣心,顺治皇帝信任佛教高僧,经常与各类佛教大师交谈,礼佛拜佛,乐此不疲,接受佛教思想的熏陶,最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出了家去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
其实,顺治虽然在位期间把清朝治理得井然有序,然而他始终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当皇帝,面对朝臣的恭维与百姓的称赞,顺治帝不仅没有感受到身在高位的快感,反而认为“高处不胜寒”,他与董鄂妃的旷世爱恋更是将其叛逆的隐藏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他受高僧指点,放弃皇位,去追寻自己热爱的生活。
话说回来,其实佛教大多数高僧都只是半吊子,虽然表面上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但每当顺治帝为他们加以赏赐时,脸上的笑容一览无余,顺治帝也装傻称愣,不愿戳破这种假象。顺治十五年,顺治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人生导师-玉林秀。
玉林秀是江南报恩寺的住持,精通佛法道理,常常能够让迷惑不解的人豁然开朗,深得民心,并且他看破红尘,尘世间早已没有东西能够入得他的眼,可谓真正的得道高僧。顺治皇帝赞许有加,多次派人诚心邀请大师进宫,玉林秀被顺治皇帝诚心打动,决心北上北京。
玉林秀进京之后,受到沿途官员与百姓的热烈欢迎,顺治帝以国师之礼款待玉林秀。此后两个月与大师彻夜长谈,逐渐不理朝政,这两个月中,顺治帝自己平时阅读佛经遇到不解之处,均会诚心请教玉林秀,大师也逐一解答。
两个月后,玉林秀以寺中事物积累颇多为由,决意回江南。顺治帝十分不舍,再次挽留玉林秀多待半月。在这半月之内,顺治帝终于趁机问出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他问玉林秀:“大清能延续多少代呢?”玉林秀思考片刻后,答道:“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顺治帝瞬间傻眼,“莫非大清只能留存十代?”,玉林秀指了指天,意思是“天机不可泄露”,顺治皇帝无奈,却始终无法参透这句话的真意。朝廷大学士也难以解答,直到溥仪登上历史舞台,谜底才被解开。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宣统皇帝,便是大名鼎鼎的溥仪,他出生晚清,从小命运便不在自己手中,在时代更替阶段,他本可以顺应潮流,接受新思想,成为新民。然而溥仪却选择了与日本同流合污,成为了全民公敌,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等到溥仪发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时为时已晚,等到后来,抗日战争取得省全面胜利,溥仪被带到了战犯管理所进行全面改造,正好顺应了玉林秀那句“还有一帝在幽州”,指的便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将被禁锢幽州。幽州在古时有时候指抚顺,正是溥仪接受改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