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一向重文轻武,文官较为受到重视,而武将一直受到忽略。尤其是科举中,文状元和武状元有着天差之别,文状元出现的时期比较早,高中之人大多都能功成名就。而武状元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还是武则天时期开创的,为的不过是多一些武将帮忙压服其他势力,并不会有大的发展前景。此后一直被许多地朝代废止,即使有的朝代有武举选拔,其地位也比文举要低下不少,晋升的机会也非常低。可以说,武状元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十分薄弱,直到了清朝时期,武举制度才得以广泛实行。而清朝的最后一位武状元,一说起他的大名,大家应该都听过,连霍元甲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他到底是谁呢?
古代都是文人治国,提倡的都是文治方面的功绩,武力不被世人推崇,因此武人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有些人宁可花费数十年去考科举,也不会选择当粗鄙的武人,因为文官的地位高,升官的机会也很大。武将就不一定了,除非有了莫大的战功,否则很难出头,而这都是封建思想的陋习。
清朝之所以重视武举,完全是因为其民族背景的关系,草原民族大多都是从马背上打的天下,如果没有武力就不能成为天下之主。所以清朝的统治者重启了武举制度,想要选拔出一些优秀的武学人才,这样才能巩固江山。即使到了清朝末期,朝廷还不忘举办武举,可见其重视程度。而最后一位武状元名叫张三甲,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呢。在历史上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武举人中,他的名字也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
张三甲出生于武学世家,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武学培养,再加上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因此武学造诣深厚。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力气大,而正是这份强大的力量,让他在会试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了武状元。当然,他的武状元之路也没那么容易,曾因为没背景而受到打压,幸好恭亲王偶然间见识到了他的能力,才让他成功当上了武状元。
成了武状元后,张三甲很快就受到了恭亲王的提拔,成为了光绪帝的御前侍卫。中举之后的张三甲可谓是光耀门楣,而这样的经历也让很多人都为此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学造诣更加深厚,于是纷纷前来挑战。张三甲无奈,只能一一迎战,而他也并非是徒有虚名,确实打败了许多的挑战者。其中有一位挑战者,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津门大侠霍元甲,他的名气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
而在和张三甲的比试中,两人并没有真刀真枪地打,而是说好点到即止,在三招之内分出胜负。当霍元甲的第一招和第二招都被张三甲抵挡过去之后,霍元甲便认输了,从而让张三甲的名气大涨。其实张三甲仅仅只是依仗了孔武有力的身材,一般的对战并不容易打倒他,而霍元甲的招式也并非招招致命,毕竟是大侠,这点度量还是有的。人家也是有功名在身的武状元,不至于和他较真。其实围观的人都知道,长时间打下去的话,霍元甲很可能难以招架住张三甲的进攻,不过霍元甲都认输了,此事也就皆大欢喜地过去了。
此事一过,张三甲武功高强的名气就此打响了,本来他的仕途一片光明,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成为名门望族,奈何命运捉弄,如此的武学高手,却死在了病痛中。在他尚未充分发挥自己的武学才能,尚未建功立业之时,便早早地离开了世界,实在是可惜。此后,武举制度便彻底被废除,历史上再也没有了武状元,而张三甲成为了最后一位,他是为数不多在历史上留名的武状元,也算是不负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