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道光皇帝晚年时,有两个宝贝儿子,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这个奕訢从小就以聪明睿智著称,论才干论谋略,奕訢远在奕詝之上。可保守中庸的道光帝却偏偏被奕詝表现出来的假仁假孝所迷惑,最终遗诏立奕詝为皇储,封奕訢为亲王。
就这样,道光驾崩后,奕詝登基,改元咸丰,是为咸丰皇帝。对于他的弟弟奕訢的才干,咸丰是清楚的,但因为血脉关系,奕訢无疑是最有资格挑战他皇位的人,所以,这才干只能增加咸丰对他的猜忌。既然道光遗诏封奕訢为亲王,咸丰自然遵旨,于是就封奕訢为恭亲王。这个恭字,无疑是对奕訢的敲打:你即使再有才干,也不要有非分之想,要对我这个皇帝哥哥恭敬有加。
本来,咸丰虽平庸,但朝廷若无大事,混混日子倒也可以,可他却偏偏碰上了太平天国。从1851年到1853年,清军竟难求一胜,太平军从广东一路北上,建都南京,又派一偏师北伐,进逼北京,大清朝廷一时间竟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子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个道理咸丰是明白的,他也终于开始启用恭亲王。
但无论如何,在咸丰的内心深处,恭亲王其实也是心腹之患,只不过,太平天国闹得凶,只得两害相权取其轻。后来局势稍有缓和,对恭亲王的猜忌,又在咸丰心中开始肆无忌惮的生长起来。到了1855年,因恭亲王在康慈(恭亲王的生母,咸丰的养母)去世前,矫诏封康慈为太后,终于让咸丰的怒火爆发出来,康慈去世的第二天,咸丰就罢免了恭亲王一切职务,恭亲王也就再次被束之高阁了。
可是,局势的发展,又远远出乎咸丰的预料,太平天国还未扑灭,1856年英法联军又对大清宣战了。这内忧外患的局势,根本不是咸丰这种平庸之人所能驾驭的,无奈之下,咸丰在1857年重新启用恭亲王,授予镶红旗蒙古都统。同年,英法联军攻克广州,1858年,联军又陈兵大沽炮台外,已兵临天津城下。
此时的咸丰已经吓破了胆,他立即启用耆英与英法和谈。耆英以主持签订《南京条约》闻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咸丰刚即位时,立即罢免了耆英,以此表明他对《南京条约》的态度,现如今,他却自己打脸,要耆英签订一个比《南京条约》还屈辱的条约。
但议和的事却遭到了恭亲王的反对,当然,恭亲王也不会傻到认为凭清军现有的力量会击败英法联军,议和当然还是要议的,但必须在战场上给予英法一定的压力后,再议和,这就叫以战迫和。唯如此,在将来的议和中,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屈辱签订和约。其实,恭亲王的想法是对的:你在战场上一无所获,在谈判桌上怎么可能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呢?
为此,恭亲王还献上一计:命令在广东组织团练的罗惇衍,率乡勇进攻英法联军控制下的广州,并令乡勇直捣香港。要不说恭亲王的绰号是鬼子六,此时英法联军主力尽在北方,广州、香港空虚,若此计被采纳,定会造成英法联军后方不稳,首尾不能相顾,以此作为谈判筹码,方能避免英法狮子大开口,方能以最小的代价签订和约。然而,面对兵临城下的英法联军,一心求和的咸丰已无心反抗,他没有采纳恭亲王的意见,最终,清廷在天津与英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事情的可笑之处在于,条约签订了,英法联军也退兵了,咸丰却又突然认为《天津条约》太丧权辱国了,于是,他又反悔了。1859年,英法舰队前来换约时(因为条约是代表签订的,所以事后双方还需交换双方政府追认的文本),咸丰密令僧格林沁在大沽炮台开炮袭击,使英法舰队损失惨重,这就是所谓的大沽大捷。
不难看出,咸丰根本没有什么谋略,反复无常,把国事视为儿戏。而他的行为也彻底激怒了英法两国,为了报仇,英法联军2.0版由此上演:1860年,英法联军组织了更庞大的兵力,卷土重来,杀向中国。先是攻克天津,后因咸丰诱捕英法谈判代表,英法联军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最终,《天津条约》不仅有效,清廷还签订了更加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试想,当初如果咸丰采纳恭亲王的计策,说不定《天津条约》的内容就能让咸丰接收,就不会在换约中袭击英法,那么,之后的英法联军2.0版、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就可避免。再试想,如果道光当初选择的是恭亲王即位,中国的近代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唯有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道理,国人只有以此为激励,发愤图强,振兴中华,方是正路。(文/澹台卓尔,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