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开辟了广袤的疆土,汉朝和唐王朝都曾为中国增加了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不久就失去。而清朝却为中国增加的领土,是明朝原有领土的三倍。
东南领土的扩张——台湾
清政府向外扩张的第一个目标是台湾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300艘战舰,从福州出发,先攻陷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接着进攻台湾。郑氏政权在台湾已经23年,23年中有很多变化,当初的战斗精神和复国雄心早已消失,将士们都已在岛上成家立业,习惯于和平安定,所以清军没有遇到抵抗,便在鹿耳门登陆,八月十三,最后一位延平郡王郑克爽投降。3.58万平方千米的台湾岛,正式跟清朝合并。八月十五,正值中秋节的时候,捷报传到京城,清圣祖大喜,并为此做了一首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次年,也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它跟海南岛像两只拳头一样,保卫着中国的海疆。
东北领土的扩张
中国东北的领土,自前4世纪战国时代以来,始终只有七万平方公里左右,称为辽东,即现在的辽东半岛,包括沈阳和辽阳两个大城。满洲人原来只局限于狭小的辽东半岛,他的北方和东方居住着很多比满族人更为落后的部落,满洲人通过一次次战争,终于把他们完全征服。
清朝进入山海关时,他们在东北所征服的土地,已经达到三百万平方公里。清军入关后,这片广袤的土地就成了他们嫁妆的一部分。
清朝疆域图
塞北领土的扩张——内蒙古
蒙古只有一个。本没有内外,因为跟清朝合并的时间有先后,被分为内蒙和外蒙。先跟清朝合并的南部称内蒙古,后跟清朝合并的北部被称为外蒙古。
蒙古人于14世纪被明朝逐出长城后,一直不停地内战。之后分为四部,即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喀尔喀部,其中察哈尔部最强。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组织西征军对察哈尔部发动总攻,大败察哈尔部,其他三部先后向后金投降。满洲人把上述的这些被征服的蒙古部落和土地称为内蒙古。
漠北疆土的扩张——外蒙古
比内蒙古还要庞大的外蒙古,仍独立于瀚海沙漠群以北,已迁到北京的清政府无意向北发展,可是一个意外事件,却使蒙古自动地请求归入清帝国。
准噶尔汗国与清朝对峙示意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汗国向外蒙古发动攻击,外蒙古不能抵抗,溃不成军,紧急商讨救亡措施。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归附俄国,一是归附清帝国。他们认为俄国不信佛教,穿的衣服也奇形怪状,清帝国一片和平景象,又信佛教,穿的衣服看起来好像神仙,而且清帝国繁荣富庶,有用不完的财宝,依靠清帝国,生活一定愉快,所以,最终归附清帝国。
康熙帝一面命令外蒙古人员撤到内蒙古,发给临时的救济物资,一面向准噶尔国呼吁放弃使用武力,准噶尔汗国不同意。于是康熙帝亲自率军出长城攻击,大败准噶尔军队。从此面积共18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外蒙古纳入中国版图。
西南领土的扩张——西藏
西藏一直夹缝于清帝国和准噶尔汗国之间,双方都想争取西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汗国突袭西藏,攻陷布达拉宫,杀掉拉藏汗,把西藏并入准噶尔汗版图。清帝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组织远征军,分三路进攻西藏,准军战败,不得不放弃西藏,向国内撤退。清政府远征军进入拉萨,撤销一切国王和一切可汗的称号。从此,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并入中国。
中西部疆土的扩张——青海
西藏并入清朝的第三年,罗卜藏丹津号召青海的各部贵族,取消清政府所分封的王爵的称号,脱离宗主关系,大多数贵族都起而响应。
罗卜藏丹津实在没有跟清政府决裂的必要,事实上青海始终是独立的,清政府除了把可汗称谓改为“王”、“公”外,不干涉他们的内政。
年羹尧
清政府的反应强烈而又迅速,清政府任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挥师西征。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率5000人的骑兵发动突袭,从西宁城向西急行军12日,在荒原上捕捉到罗卜藏丹津的主力, 罗卜藏丹津的部队从梦中惊醒,但战马都没有备鞍,无法迎战,霎时间全军崩溃,四散逃命。岳钟琪自出发到大获全胜只用了15天时间,就把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征服,纳入中国版图。
西北疆土的扩张——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北部准噶尔盆地,南部塔里木盆地。17世纪,准噶尔汗国统治者西域,并往东扩张。清朝清帝国统一中原向西延伸,两大帝国碰撞激烈,战争一触即发。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出兵攻打准噶尔汗国,却中了准军的诱敌之计,全军覆没,后虽在蒙古军队的帮助下击溃准军主力,但也只能稳住形势,不能恢复战力,准噶尔汗国提出和解,雍正帝同意。但和解以双方一样强大为基础,一旦一方过于衰弱,和解就会化为乌有。
爱新觉罗·弘历
和解不久,准噶尔汗国内乱,乾隆帝抓住战机,于乾隆二十年 (1755年)派两路大军进攻准噶尔,准军一触即溃,举国投降。但不久准噶尔汗国再度叛乱,乾隆帝大怒,认为准噶尔人不能用仁义感化,遂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再组远征军,并下令执行灭种政策。
清军全面出动,无论城市乡村还是深山幽谷,仔细搜查每个角落,搜出之后,立即处决,不使一人漏网,准噶尔人从此在他们的故土消失。只剩下一个地理名词——准噶尔盆地,供后人凭吊。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清军翻越天山南下塔里木盆地,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占领了准噶尔汗国的全部土地,乾隆帝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将准噶尔汗国的土地改名新疆,意为新开辟的疆土。
新疆合并后,清朝的领土停止扩张,但已经是一个拥有13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只是晚清时期的各种割地赔款又让中国损失了很多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