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明清,重臣贪腐从来都不是皇帝最关心的问题,有时候皇帝甚至愿意重臣们去贪腐!为何?有贪心说明没野心,只要不惦记皇帝腚下的那把椅子,捞点银子什么的,就随他去吧……更何况,皇帝哪天想要收回这些银子,也不过就是分分钟、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情罢了。
和珅在乾隆年间权势何其熏天?可又如何呢?清仁宗嘉庆帝拿下他时并没有废多大力气。和珅“辛辛苦苦”一辈子捞的那些个家当,到头来还不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都进了嘉庆帝的腰包?在古代、尤其是明清,重臣贪或者不贪,并不在其有无这样的行为,而在于皇帝愿不愿意去查究。
皇帝说你不是贪官,即便是和珅那样的人,也照样可以不是;皇帝说你是,就算你真的两袖清风,也照样可以给你制造一个“贪腐”的罪名。只要皇帝愿意,怎么着都行,无非操作层面的东西罢了。
▲和珅画像
陈廷敬到底是不是贪官?这个不好说,至少清圣祖康熙帝说他不是,现存的史料也没有记载他有贪腐行为,那我们就只能认为他不是,可这并不代表陈廷敬就没钱!陈廷敬本就出身山西的仕宦大家,家里并不缺钱。加之位列中枢多年,俸禄、皇帝的赏赐以及清朝京官一些“半合法”的灰色收入——冰敬、炭敬等等。那么多年下来,陈廷敬只要不奢靡、挥霍,攒下一大笔银子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陈廷敬画像
陈廷敬,原名陈敬,顺治十五年高中进士,为了与同榜的另一位进士陈敬相区别,被清世祖顺治帝赐名廷敬。在高中进士之后,陈廷敬入翰林院镀金,之后走的是大多数翰林的“套路”——侍讲、侍读、内阁学士,时不时再兼一把科举的考官。直到康熙二十三年出任左都御史监管户部钱法,才算是正式开始独当一面。后来,陈廷敬又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多个部院要职并于康熙四十二年出任文渊阁大学士,位列正一品序列,深得清圣祖康熙帝赏识。
从康熙十四年升任从二品内阁学士开始,到康熙五十一年去世,陈廷敬的红顶子戴了三十七年!三十七年的红顶子,难道还换不来一座“相府”?要知道,清朝可是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何况,所谓“皇城相府”并不是陈廷敬以一人之力修建的,而是经几代人一步步扩建才有了后来的规模。
作为山西的仕宦大家,陈廷敬家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大宅子了,也就是“皇城相府”的内城,后来陈家人又进一步进行了扩建了外城。这个诸君想必都能想明白吧?在平地上盖一座庄园跟在原有庄园的基础上扩建,其花销是有很大区别的,扩建的费用要低很多。
那么,陈廷敬在老家的府邸为何叫“皇城相府”呢?因为康熙帝曾两次在此地下榻。在古代,皇帝驻跸、下榻的地方叫什么?行宫!不是说找间屋子住下就行了的,好歹朝廷有司也得花点银子修缮下。
皇帝走后,作为皇帝曾经的行宫,陈廷敬家的人肯定是不能再住了。那么,他们住哪儿呢?朝廷肯定是要再花钱给他们扩建住处的,这笔扩建的钱不可能都让陈廷敬来出!所以,“皇城相府”的扩建并不都是花的陈家的钱,还有一部分是朝廷的公款。
再者,陈家并不只出了一个陈廷敬,明清两代陈家出了不少举人、进士,其中不乏高官,他们也都是陈家的人,同样有份出钱扩建“皇城相府”。换句话说,“皇城相府”是因为陈廷敬而闻名天下,但并不是陈廷敬一个人的家,而是一个大家族共同的家。既然是共同的家,又怎么可能让陈廷敬一个人出钱来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