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期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年,后又退任太上皇,退位是一种官方的说辞。
实际原因是他不愿在位期限超过圣祖皇帝康熙,因此在乾隆六十年选择退位,传位于嘉庆。
这种退位不过是位置的转换,权力中枢一直围绕在太上皇的周围。
乾隆皇帝自幼通经史,好吟诗作赋,虽言诗作不佳,然生平好诗,臣子们为了功名利禄拍马屁者数不胜数,敢将真言者寥若晨星。
权力带来的错觉往往会使当权者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天下舍我其谁。
意思是说这些人喜欢以救世主的态度自居,觉得天下黎民百姓的每一口饭都是自我的赏赐。
晚年自封“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自是也不能例外。
他的耳朵里只能装得下歌功颂德之言,至于其他言论几乎都会被他误认为是别有用心。
史官们也放下以往的孤傲,在《清史稿》里写下了“康雍乾盛世”的字号。
甚至他们言说按照人数、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康雍乾盛世远超之前中华的任何一个盛世。
大言不惭啊!若是康雍乾盛世果真能和开元盛世比较,为何开元时期万国来朝,而此时的国家给远道而来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这样一副印象:死气沉沉。
不过就是历史循环轮中最后一个高峰,如同高低起伏发波浪线,恰巧此时到了晚期波浪线的高峰,拿历史的巧合当做装点一个人功业,是否会有些不合理呢?
乾隆皇帝却不自知,这就是权力,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方面令当局者感觉孤寡,另一方面却使得当局者如坐云端,根本无法看清下面的众生百态。
乾隆皇帝好微服私访,他自认为大清王朝在他的统治下万民和乐,因为触眼所及之地皆是歌功颂德的言辞,而他永远无法得知,或者说他不愿相信的多数百姓在温饱线一带挣扎。
某次他外出期间,来到一条乡间小道,侍卫们皆是童仆打扮,大臣们做管家的样貌陪伴在他周围,古代社会没有如今强大的媒体力量。
真正能看到圣颜的人物没有几个,因此,并没有谁认得此时行走在小道上的人物正是当今的天子。
乾隆皇帝环顾着属于自我的王土,言道:“处处是粮果蔬菜,百姓们活得好啊!”
如此恰当的时机,往往会有大臣出现及时拍几个马屁:“全赖陛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真乃万民之福。”
官员的话不过是强化了乾隆内心的想法,得意的笑容在他的脸上洋溢开来。
再往前走,乾隆发现田地里有两位忙活的老夫妇,两人看起来恩爱异常,一会儿是老汉帮着自己的老婆擦汗,一会儿是老婆端着水给老汉喝。
怪不得李商隐叹息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乾隆皇帝内心升腾起一种羡慕的神情,他走上前去,问道:“老人家,累不累?”
老汉子抬起头,说道:“不累,忙活了一辈子了,就靠这几亩地给自己置办家产,不忙活反而还觉得身体不舒服。”
乾隆皇帝给出一个领导式的微笑,而后离开。
他很开心,安居乐业是历代百姓的追求,也是统治者的理想。
他问随行的官员:“朕可否比古之尧舜禹否?”
官员们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再往前走,乾隆皇帝遇到一件啪啪打脸的事情。他遇到一老农,老农正在侍弄自己的西瓜,西瓜地的旁边摆着一个水果摊。
长时间走路,乾隆皇帝也想尝尝水果的滋味,大摇大摆坐到一张桌子前,本以为果农会如同宫廷里的太监宫女一样,低头弯腰伺候自己。
却不想瓜农只顾自己的西瓜,完全不顾这位九五之尊。
臣子们看到皇帝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露出奴才本性,大喊一声:“老头,我们来买西瓜,赶紧过来。”
瓜农直接切开西瓜,殷红的瓜瓤露出,众人垂涎欲滴。
臣子们还是不敢忘记君臣之道,挑出一块西瓜中央部位的西瓜,帮助主子剔除了其中的种子,如同抱自己的孩子般捧在手心,毕恭毕敬地递到乾隆皇帝的手中。
乾隆接过西瓜,白色的牙齿接触到西瓜的时候,一道甜蜜的汁流顺着喉咙滑到五脏六腑,直觉四肢百骸里的细胞都在为瓜得味美而鼓掌。
他问瓜农:“近来收成可还行?”
瓜农点头!
农民朴实却喜爱与人说三道四,说一些闲话打发时间,可惜这位老农不知坐在眼前的是个皇帝,连饱读诗书的文人们都说伴君如如伴虎。
这样一位完全不懂侍奉之道且不知眼前人真实身份的老农,定然会在言语间对其充满冒犯。
他问乾隆:“阁下是做什么的?”
乾隆笑着说道:“南来北往倒腾货物,做买卖的,不过近来想换一份职业,考取功名,当一名官员,为民做事。老寿星见多识广,您觉得如何?”
老农见对方有询问自己的意思,自然是知无不言,当下就畅快地说道:“挺好,挺好,还是当官好,有了官为就可以端坐衙门收取真金白银啦!少去了奔波之苦。”
乾隆一听,话里明显有讽刺吏治的意味,于是问道:“朗朗乾坤还有这样的事情不成?”
老农解释道:“我们辛辛苦苦一年多,那一次不都是被那帮畜生吗给盘剥去,小官盘剥百姓,大官盘剥小官,京官盘剥大官,至于大官们能做的就是溜须拍马。”
随着皇帝出行的官员们面色毫无变化,他们早已练就了面厚心黑的本领,明知道对方就是在讽刺自己,也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
乾隆心中生起一股无名怒火,起身离开,在路上乾隆情不自禁地说:“西瓜真甜啊!只是这种瓜的人却……”
走出一百米后,乾隆若有所悟地说道:“瓜农或是他人伪装,格杀勿论。”可是当侍卫们返回时,早已不见瓜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