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见:武天后残忍处置李天皇的三子与四子-《大唐上阳》228
第五十七章 东宫易主
太子李弘暴毙,裴妃日夜哭泣,终于病倒。
二人还没有孩子。联想李弘的身体及精神的状态,他们二人之间是否产生过正常的男女人伦关系,恐也不好说。
但他们之间,心是密密相接的,无须以性为媒介。
李弘薨后次日,李治提出退位要求。眼见将来希望所托的太子突然暴毙,恋栈已经变得没有意义,虚幻的天子宝座,让谁继承呢?
228
相府里,这一届宰相,好像都很有水平。
刘仁轨、戴至德,两个大佬,轮流值日,接受讼辞。这是历史上的记载。
宰相府接受上访,管理告状之事,是不是说明大唐社会出问题了?
刘仁轨常常用动听的言词答应上访人员的要求。
戴至德不一样,要据理责问,不轻易答应或否定,确实有冤枉的,才私下上奏皇帝,然后为其解决。
因此,刘仁轨声誉很好,戴至德干得很累。
曾有一个老年妇女,要找刘仁轨呈递讼辞,找错了,找到了戴至德。戴至德还未完看完材料,老妇人发现找错人了,说:“原来以为是懂事的仆射,竟找到了不懂事的仆射。快把申诉书还给我。”戴至德笑着把上访材料还给了她。
有人问戴至德,人家巧干,先生笨干,为什么呢?
戴至德说:“刑罚和赏赐,都是皇帝的权力,作臣下的,怎么能盗用呢!”
李治听说了戴至德的这个回答,很是器重他。当时的人也都称赞戴至德,是个恭谨忠厚的人。
张文瓘当时兼任大理寺卿,最高司法院院长,秉性严肃,为官正直,各部门向皇帝陈述问题的文字材料,他常加以纠正或提出异议,李治很信任他。
张文瓘要改任侍中的时候,囚犯们听说了,都痛哭起来,怕别人分管司法,受到冤枉。
侍中,是朝廷办公厅主任。
转眼到了正月,李治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唐廷改封冀王李旦为相王。
纳州獠人反叛唐朝。朝廷命令黔州都督发兵讨伐。
纳州在今天四川的泸州,是泸州下属的一个羁縻州,即自治州。獠人,是当地少数民族。黔州是今天的黔桂湘边区,治地在今天的重庆彭水。
为了更好地行施治权,唐廷将原设于平壤的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故城,今之辽宁辽阳,将原设于朝鲜扶余的熊津都督府迁至建安故城,今之辽宁营口盖县。原先已迁到内地徐州和兖州一带的百济遗民,一律再迁到建安去。
二月,初七,武照专门检视李治寝殿的保暖事宜,顺便建议李天皇再干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封一封中岳嵩山。
嵩山主峰,又称“中岳” ,在洛阳东南的登封,路程不算太远。
登封,登封,一登即可封祭,去“登”而“封”一下,也挺美啊。于是李治二月十五日下诏:今年冬季前往嵩山举行中岳大祭。
武照说:“好了。目今气候严寒,着内务府送天皇去洗浴温泉吧。”
二月十八日起驾,十九日到达汝州温泉,今天汝州的临汝镇东边。
寒冷的季节,泡温泉就是舒服,温泉监组织的侍浴小美女又伺候得到位,李治一直逗留玩乐到闰三月的初六,才返回东都洛阳。
三月,闰三月,是西域冰消雪化的时令,西藏拉萨的吐蕃部落骑兵“异动”了,侵扰攻击唐朝的鄯州、廓州、河州、芳州等地。
鄯州是青海乐都。廓州是青海化隆。河州是甘肃临夏。芳州是甘肃迭部。
李天皇和武天后愤恨不已,立刻命令左监门军司令中郎将令狐智通征发兴州、凤州等地兵员,预备靖边。
兴州乃今陕西略阳。凤州乃今陕西凤县。
闰三月十一日,李治下诏说,因吐蕃侵犯边塞,取消原定的中岳嵩山封祭典礼。
十七日,唐廷任命周王李显为洮州道行军大元帅,率领工部尚书、朝廷政务院工程部部长刘审礼等十二个兵团司令;又任命相王李旦为凉州道行军大元帅,率领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将领,声势浩大地讨伐吐蕃。
洮州是甘肃临潭。凉州是甘肃武威。
你想李显、李旦两位亲王会“亲征”吗?不会的,两个亲王,该干嘛干嘛,不参与打仗。大元帅只不过是个虚衔,哥儿俩并不到任就职。
武照建议李治到长安去。一方面,观察西域战事,给予强烈的后盾支持,一方面,长安春天也是很美好的,选个宫苑,调养身体,恢复健康。
李治于闰三月二十二日启动车杖,西返长安。半月后,入驻九成宫。
多路唐军,掩杀西域,遏制了吐蕃的嚣张势头。
整个夏天,直到八月,西域草原适于兵马游动,唐军一直占据上风,吐蕃渐而回缩。
九月初七,大理寺,最高司法院上奏李治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柏树,论罪应当开除官职。李治则命令处死他们。
大理寺丞,最高司法院秘书狄仁杰上奏说:“这两个人,罪不至死。”
李治说:“昭陵乃父皇寝陵,权善才等斫砍昭陵柏树,不杀他们,是朕不孝。”
狄仁杰坚持自己的观点,说:“冒犯皇上的威严,直言规劝,自古以来就认为很难做到。臣却以为遇到昏君很难,遇到明君容易。现在,依照律令不该处死的人,陛下特意要杀,等于律令失效,无法取信于人,社稷何所适从?因误砍一棵柏树而诛杀两位将军,后代对陛下会有什么评价,会认为陛下是怎么样的君主?臣之所以不同意处死他们,是恐怕使陛下陷于无道的处境。”
狄仁杰小李治两岁,鬓发已有点花白了,诚恳如此,李治的怒气消解了,将权善才、范怀义除去名籍,流放岭南。
到大庾岭表,荒蛮之地,思过从新吧。
过了些天以后,李治愈发觉悟,擢升狄仁杰为侍御史、监察官。
李治于十月份离开九成宫,返回长安。十月初三,到太庙,集合祖先神主,举行合并祭祀。
武天后在洛阳执政,对李天皇的三子与四子进行了新的处置。
李治的长子是李忠,次子是李孝,均已离开人世了。三子李上金和四子李素节,一个是杨宫人所生,一个是萧淑妃所生,武照“恶之” ,有关部门便迎合她的旨意,奏报他们有罪。
萧淑妃生的儿子李素节,倜傥俊秀,机敏好学,深得李治喜爱,曾有意立为太子。先获封雍王,后改封郇王。
雍地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到宝鸡一带,郇地在今天的黄河之东,山西临猗地方。都算京畿。
武照与李素节的母亲萧淑妃争宠取胜,成为皇后,萧淑妃遭到武照的谮毁,幽禁侮辱,后又被杀。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武照岂能“忘怀” 。
为了断掉李治的念想,武照曾污蔑李素节有传染病,逼着李治下诏,命李素节出京,到豫鄂边区担任申州刺史,“终身不得进朝” 。
李素节接到莫名其妙的诏令,知道绝非父皇的意思,是遭谗的结果。
李素节长期不得朝见父皇,心中苦闷。他有个随臣,叫张柬之,拥护李唐,反对武后。张柬之撺掇着李素节写了篇《忠孝论》 ,进呈朝廷,期望以此恢复李治和李素节的父子“对话” 。
张柬之跟从被贬的李素节,离开朝廷太久,不了解情况,不知道皇帝早已成了聋子的耳朵,真正把握朝政的是皇后。
武照看到李素节写给李治的《忠孝论》 ,暗笑:“小子,耍小聪明啊?你还嫩得很哩!”
武照有把柄了,“师出有名”了。以李素节上《忠孝论》“试图贿赂”皇上为罪名,将他革掉亲王爵位,流放于沔州。
同时——武照每一箭都要射掉多只鸟雀——诬陷另一皇子李上金跟李素节勾结,解除李上金的原有职务,流放其于岳州。
可怜李上金,糊里糊涂吃上个大罪。
沔州,在今之湖北汉川。岳州,在今之湖南北部。
李治的儿子,除了武照所生,全都死的死,逐的逐,消除了威胁。
十一月初八,陈州有人上奏看到了吉祥之鸟凤凰。
陈州,是今天的河南淮阳,奇葩吧?武照上奏李治改元为“仪凤” ,李治眨眼就同意了,改元,赦天下。
“仪凤”元年,和此前的上元三年,都是公元676年。
武照接着调整朝廷官员队伍,任命李敬玄为中书令,最高立法长。来恒为河南道大使,钦差调查大员,薛元超为河北道大使,崔知悌和郑祖玄为江南道大使。
各路钦差大员,带着武天后的旨意,威风凛凛,前往各地巡视、安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