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由徐克执导的电影《满汉全席》(又名《金玉满堂》)是一部十分经典的影片,除了张国荣与袁咏仪等人的精彩演绎,其中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这部电影的名字,便是源自剧中提到的关于清朝满汉全席的典故,话说清朝皇帝为了弥合满汉矛盾,于是便下令在宫廷中举办兼有满汉两个民族饮食特点的宴会,因菜品丰富,规格较高,所以俗称满汉全席。
乍一看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民族文化大融合,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色,只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个典故其实是导演和编剧杜撰的。纵观所有有关清朝的正史以及官方记录,都没有关于满汉全席的记载,唯有“满席”和“汉席”,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就顺带了解一下清朝的宫廷宴席。
清朝的宫廷宴席(家宴篇)
清代宫廷指的便是北京的紫禁城了,皇帝在这里除了会用国宴宴请各国使节,以及达官显贵,还会利用家宴与妃嫔、阿哥(格格)们享受天伦之乐。
别看皇帝一家人都住在紫禁城,但在平时都是各吃各的,互不打扰。按照规矩这些吃食一般都是宫里的御膳房(见注释1)负责,但这口大锅饭即使再好吃,吃的时间长了也难免生厌,于是一些比较受宠的妃嫔,往往会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拿出来一部分用来开小灶。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和孩子,主要还是想通过有特色的美味吸引住皇帝,现在不是常说“管住男人,要先管住男人的胃”,其实这点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就连高高在上的帝王也难逃口腹之欲。根据清宫档案关于皇帝家宴的记载,公元1737年,也就是乾隆二年,刚刚即位不久的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宴请自己的众妃嫔。
从下午四点开始,负责宴会的太监宫女开始摆放冷盘和装饰,五点左右开始摆放一些热点心,此时妃嫔基本都到齐了,上首居中坐北朝南的自然是皇帝的金龙大宴桌,左首第一位是皇后,右首为贵妃,此后一次按照地位高低左右排开。等到皇帝驾到坐上龙椅,家宴正式开始。和电视剧中妃嫔与皇帝交谈敬酒不同,真实的皇帝家宴要更加古板许多,期间总管太监及其下属扮演了服务员和司仪的角色,需要从头忙到尾。
正餐前皇帝和妃嫔要先吃一小份汤饭,之后由总管太监向皇帝敬献奶茶,然后是地位由高到低的妃嫔,此时正菜基本上齐,总管太监再跪着向皇帝敬酒,然后同样再是众嫔妃。宴会尾声上的是果盘,这点倒是和现在差不多。
说是皇帝的家宴,但实际上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完全要按照礼制进行用餐,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注意顺序,总结下来就是符合儒家那一套长幼尊卑的顺序,一顿饭下来想一想都感觉很累,所以生在帝王家并没有普通百姓想象的那样可以任意妄为,相反倒是处处受规矩限制。
这就像现如今的上流社会的贵族礼仪,为的是通过这种繁文缛节树立起一道普通人难以逾越的门槛。言归正传,前文提到的家宴是在乾隆皇帝刚登基不久举办的,此时皇子尚且年幼,所以皇帝家宴主要是和妃嫔们在一起。
等到皇帝上了年纪,皇子与后进的妃嫔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皇帝的家宴便会分为两场举行。
早上,皇帝会先与妃嫔们享受家宴,到了晚上才会与阿哥们共同吃饭。所以我们在影视作品中会发现,清朝皇帝和阿哥们的家庭聚餐往往是在晚上,而且是没有除皇后外的普通妃嫔的。但也有些编剧为了剧情需要,硬是要让一些妃嫔也一同出席,这就是明显的不尊重历史了。
清朝的宫廷宴席(国宴篇)
清朝的国宴一般在太和殿前举行,和普通人想象的满汉全席不同,紫禁城中的国宴定然是满席,这是满清统治者对自己祖先和民族历史尊重,如果在此时此地用了汉席,那么说不好听点就是忘本了,甚至这种象征意义还可能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有意思的是太和殿前的国宴,除了皇帝自己那一份是御膳房负责,其余席位的用餐消费均由参与的各位王公大臣均摊,爵位和品级越高的负责的越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告诉这些权贵,满清的天下并非皇帝一人的天下,而是所以利益集团的江山。
国宴中的满席分为六等,上面提到的太和殿前举办的国宴属于第四等,但已经是权贵们能享用的最高级别了,因为死者为大,满席中的前三个等级分别是为死去的帝后、皇贵妃、贵妃和其他妃嫔准备的。
历史中关于满汉全席的记载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记载包括清代戏曲作家是李斗在1764年(乾隆甲申)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在书中他详细记载了一份满汉全席食单,这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当时的扬州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这里既有满族的权贵,也有不少汉族官僚,同时还有富甲一方的地方士绅,这些人共同参与的宴席自然要满汉兼顾。所以我们熟悉的满汉全席,并非宫廷宴席,而是源自民间的产物。
后世之所以传出关于满汉全席的段子,主要是清末民初时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对于当时沉浸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热情中的的人们来说,满汉全席更多是一种贬义词。直到二十世纪末,伴随改革时尚餐饮文化再次复兴以后,满汉全席才再次披上华丽的外衣,来到众人面前。
2022.12.13(晚)
注释1:御膳房隶属于内务府,在清朝主要负责管理皇帝、后妃及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员的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