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1612年—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城,崇祯帝自尽于煤山。多尔衮趁着吴三桂投降于清军的机会,指挥清兵入关,开始了清朝统一中原的历程。
几年间,多尔衮指挥清兵四处南征北战,中原与江南先后落入清兵手中,仅剩西南张献忠余部和南明小朝廷以及东南一隅。只可惜在1650年,多尔衮在一次出猎时不慎坠马而亡,年仅39岁。
多尔衮作为清朝入主中原,初定天下的最大功臣,他活着的时候权势煊赫,顺治五年(1648年)末,顺治帝还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多尔衮摄政后也做了一些擅权专政,排斥异己的手段。
多尔衮死后不久,他的政敌便纷纷出来揭发他有大逆之罪,就连当初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一看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说多尔衮曾“谋篡大位”,独擅专权,挟制皇帝、逼死豪格(皇太极长子)、纳其妃子等一系列罪行。
于是,本已对多尔衮不满的顺治帝下诏削夺了多尔衮的爵位,没收了他的财产,还命人毁其陵墓,鞭其尸,并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多尔衮身后的荣辱之变为什么会变的这样剧烈呢?
表面上的原因固然很简单,比如功高震主、树大招风,但这只是笼统的说法,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多尔衮、济尔哈朗两大派系的斗争才是关键的。
当初皇太极去世后,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成为顺治帝,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而共同辅政的结果不外有两点:一、彼此协力合作,为国尽力;二、政见不同,权力冲突,必然会形成东风与西风的难以调和的僵局。
济尔哈朗能力不如多尔衮,因此受到多尔衮的排挤,但恰恰的却是多尔衮早亡,他一瞑目,后事只能任人摆布,这就给了济尔哈朗以报复泄愤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顺治帝因年幼也多次受到多尔衮的羞辱,尽管当时还幼小,但儿童的心理对幼时的羞辱也是记在心里的,何况那时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等到多尔衮一死,顺治帝已经13岁了,懂事了,再加上济尔哈朗等人的搬弄,自然更增加了顺治对多尔衮的愤恨。
不仅如此,顺治帝还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吴克善之女)废为静妃,改居侧室,就因为这是多尔衮给他定的大婚,可见顺治帝对多尔衮有多么的痛恨。加上多尔衮生前也确实有许多专权跋扈的地方,那些奏告他的罪名,大多也不冤枉,因此,多尔衮身后的这种突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时间过去了一百二十多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先下谕命内务府修葺多尔衮墓,并准其近支王公等祭祀。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乾隆帝更进一步地发布谕旨,正式为多尔衮翻案,谕中有几个要点: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不无专擅,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死后为苏克萨哈等所构,诬以谋逆。
乾隆在谕旨中还称:世祖登位,尚在冲龄,未曾亲政,吴三桂所迎,胜国(指明朝)旧臣所奉,止知有摄政王,假如果萌异志,此时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他不在这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敛服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于情理不合。
太宗死后,阿济格(多尔衮兄)、多铎(多尔衮弟)跪请多尔衮即位,多尔衮坚决不从,又力颂太宗对他的恩育信重,
“使王彼时如宋太宗之处心积虑,则岂肯复以死固辞而不为邪说摇惑耶?乃令王之身后,久抱不白之冤于泉壤,心甚悯焉。假令王之逆迹稍有左验,果出于我世祖圣裁,朕亦宁敢复翻成案?乃实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而王之政绩载在《实录》者,皆有大功而无叛逆之迹,岂可不为之昭雪乎?”
于是,乾隆帝不仅下旨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封号,还追谥曰“忠”,补入《玉牒》,配享太庙,入祀盛京(沈阳)贤王祠。
乾隆的谕旨措辞倒是很公平得体,既指出了多尔衮的威福自专,又否定了他的篡逆之罪,但谕旨中把多尔衮蒙冤的责任全推给了宵小奸谋苏克萨哈等人,而与顺治帝及济尔哈朗毫无关系,虽有不公平,但在当时,作为顺治帝的后代,乾隆也只好这样说了,否则,这一铁案也就翻不成了。
当初多尔衮去世后,大臣彭长庚、许尔安也曾为多尔衮申冤,说他并无逆谋,所列理由,也和乾隆谕旨中所说类似,结果却被充军发配。
多尔衮为大清“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乾隆语),没想到的是当他去世后,却被那些宵小诬陷有谋逆之罪,诬告一个死去的人有谋逆,这种罪名也称得上是清朝的一件怪事了。
本文参考自:《中国历史探秘》、《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