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作为人尽皆知的一件大事,其真实性看似“无懈可击”,但有时候越有条理、越符合人们认知的事情,反而越是时人或后人所伪造的。作为百日维新的实施者,康有为毫无疑问是主角,而这也为他留下的著作的真实性,提供了先天性“保障”,就连变法失败之后在海外建立的保皇会,也看似大义凛然,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康有为(中)
一、流亡海外的康有为
1898年9月,光绪与康有为所共同开创的百日维新被慈禧叫停,康有为也成为朝廷钦定的“叛党”,从而被全国通缉。康有为不得不流亡海外,继续进行他未竟的事业。
有意思的是,康有为在流亡过程中依旧不忘书生本色,他将变法前后的“历史”编写成一本《戊戌政变记》,在书中他是“正义”与“先进”的一方,光绪则受到慈禧的巨大压迫,甚至有生命危险,变法的失败自然也是由于慈禧梅开二度,使得这场有利于大清的大变革被迫失败。
《戊戌政变记》
康有为不仅对变法前后的历史进行人为建构,还对政变前光绪给他下达的圣旨进行了人为“修改”,重点突出光绪在圣旨中提到慈禧可能要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康有为外出求援。而这也为康有为在海外的一系列举动提供了道义上的合理性,使他的出逃并没有那么的慌张失措。
但康有为这么做无疑为还在紫禁城的光绪埋了一颗雷,他身处海外自然不怕清政府的追剿,但光绪却被他所编造的故事所害,一时间,光绪要被慈禧废黜的消息铺天盖地地在国内外传播开来。国内诸如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十分清楚根在康有为那里,他们发出一道道公开电报,指责康有为的“反动行为”与文件的虚假性,意在转移慈禧对光绪的愤怒,进而保住光绪。
影视剧中的慈禧
二、在加拿大建立保皇会
康有为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他的本意是要维护他自身与光绪的正面形象,可不是废黜皇帝。身处海外的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以挽救局面。
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正式创建“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即“保皇会”。除保皇会外,他还创办了《清议报》,矛头直指慈禧,旨在恢复光绪皇帝的权力与地位,实现他们的变法目标。
光绪(中)和康有为(右)
保皇会成立之后,得到了许多当地华人华侨的支持,所以迅速发展,加拿大各地也出现了一批保皇会分部。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同时,在南方也酝酿着一场“勤王”行动,身处海外的康有为自然不能错过拯救光绪的大好时机,他立即在加拿大保皇会内进行动员,希望加入国内的庚子勤王运动当中去。
老照片:八国联军侵华
兵临城下,北京万分危急,清政府下令各地督抚带兵北上“勤王”,一时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打出了“勤王”的旗号,但他们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利益,很难达成共识。康有为决定暂时放下恩怨,与国内官员合作共同“勤王”,而国内的合作人员则是早在变法时便已非常熟络的岑春煊。
岑春煊
1900年6月,朝廷命令各省督抚派兵赶往京城救援,但各省依旧选择观望态度,尤其是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东南各省督抚,竟联手与西方人和谈,签署《东南互保条约》。但岑春煊却带领大量兵马北上救援,康有为本以为他会坚持双方的约定,选择维护光绪皇帝,没想到岑春煊却选择了站慈禧。
保皇会的勤王行动失败了。
刘坤一
三、保皇会的后续发展
尽管保皇会在国内的勤王行动失败了,但其在加拿大的发展却十分迅速。至1904年,保皇会在加拿大已经发展了36个分会,就连老市仑市这样的边缘小城,在1903年的时候都有53名保皇会会员。就保皇会成员来看,最初一般是华人中年龄较大的富商参加,到后来则突破了年龄与财富的限制,年富力强的华人成为各地保皇会的领袖人物。
保皇会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组织,所以必定有着符合其名称特色的活动,除没有成功的“勤王”之外,加拿大的保皇会,会在光绪皇帝生日前举办大型的海外祝寿庆典,规模十分庞大。
进入20世纪后,保皇会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不但继续为国内的“勤王”活动筹集资金,还开办跨国商务公司,当然公司只是个幌子,其目的还是为国内的军事活动筹集资金与武器。此外,保皇会还积极投身于改善当地华人处境的抗争运动当中。
保皇会的宣传图片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开始,光绪的地位也已经稳固下来,保皇会创建时的初衷也不存在了,康有为就着手改造保皇会,想把它打造成促成国内立宪运动的海外机构,所以保皇会就改名为“国民宪政会”,至此保皇会不再存在,至于国民宪政会的发展历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文史君说
保皇会的成立与康有为息息相关,成立的目的就是“保护”光绪皇帝的帝位不被废黜,但光绪险些遭废黜,也正是因康有为而起,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环环相扣。而保皇会成立后也的确为保光绪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随着规模的扩大,还成为海外华人的“家乡”,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用。
参考文献
桑兵:《庚子勤王前后的岑春煊与保皇会》,《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陈忠平:《保皇会在加拿大的创立、发展及跨国活动(1899-1905)》,《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