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和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几乎都没有把国家利益放首要,都在打自己小算盘和利益,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剧照《走向共和》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期间,恰逢同治和光绪年间,又有所谓“同光中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张之洞汉阳钢铁以及江南造船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物,表面上看,清政府似乎真的学习了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努力发展工业与制造业技术改变中国落后的面目。
洋务运动看似是要挽救清朝命运其实是各方势力打小算盘的结果
但是这背后实则是满蒙保守势力与东南互保的买办之间,心怀鬼胎有各自的想法,随着时间推移,满蒙贵族发觉发展工业和制造业搞实业,最终都会不得不使得中国走向君主立宪,这样一来他们曾经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一切财富甚至是权利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失去。所以满蒙保守派开始大肆批判洋务运动和之后的戊戌变法,导致中国近代在工业化历史上错过了最佳发展期之一。
戊戌六君子
而江南买办仕绅也并未真想通过实业和工业让国家富强,并且早期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无法按时按数将江南赋税收回中央,只得让江南诸省拿着这些财政税收去剿灭太平军,这样一来既有钱又有枪,东南省份开始互保不听清廷的话,也没有将中华前途命运放在心上,保守派与洋务派五一不是一昧出卖国家利益,甘当帝国主义代言人。
东南互保示意图
而清廷失去了财政收入也意味着失去了主动权,在任何一个朝代,灭亡最后大部分都是财政出现了问题,明朝清朝也是如此。
总之洋务运动没有救了清朝是因为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背后保守派势力和李鸿章代表的东南互保省份的仕绅买办实力,都没有把国家前途放第一位,都在打各自算盘与计较各自实力的得失而导致破产,最终没有挽救清朝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