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电力物联与人工智能,锻造黄淮“最强大脑”!驻马店抢滩建设科创新高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通讯员 徐青 刘畅
金秋时节,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5G产业园内,即将竣工的河南省黄淮实验室芳容初绽,等待开门迎客。作为我省重塑实验室体系的明星“预备队”,聚焦“电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这一主攻方向,黄淮实验室从筹建之初就备受关注。
为何要建设河南省黄淮实验室?黄淮实验室的成立,将为驻马店及河南重构创新版图贡献怎样的向心力?在全省实验室矩阵中,黄淮实验室如何清晰定位并精准发力?以省级实验室为依托,如何培育全国一流学科锻造高水平职教新人?
9月28日,记者走进河南省黄淮实验室和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园产业学院,深入采访并予以解读。
聚焦电力物联“顶天立地”,致力跻身科创“省队”“国家队”
今年3月份,黄淮实验室作为省实验室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2022年河南省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重点建设项目;
8月27日,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9位业界专家学者对黄淮实验室建设剖析论证,一致认为其前瞻聚焦电力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科技前沿,建设意义宏大且方向鲜明,对黄淮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全票通过;
中科院院士管晓宏(左一)受聘成为黄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集聚“最强大脑”,院士专家领衔挂帅,先后引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力物联网行业资深专家翟富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电力系统安全领域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博导董新洲;厦门大学二级教授、人工智能系原主任李绍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管晓宏等,实验室团队可谓“阵容豪华”;
……
投入建设一年间,黄淮实验室大动作频频,成果颇丰,锋芒初露。
“为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锻长板’,致力于跻身科创‘省队’‘国家队’,黄淮实验室一出生就肩负着‘顶天立地’的责任使命。”黄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管晓宏表示,实验室围绕能源、信息、低碳智能等领域“卡脖子”难题,聚焦电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领域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瞄准应用前沿和原始创新,不仅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的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支撑河南万亿级产业集群、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打造顶级科技创新平台,必须凝练一流课题。管晓宏介绍,“十四五”期间,黄淮实验室制定了清晰的“规划图”和“路线图”,初步确定了新能源系统整体安全、低压配用电系统火灾安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电力、电动车能效管控新机制等3个研究方向,同时致力于在国家大科学装置(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真型试验系统)、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孵化、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力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在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驻马店专场,黄淮实验室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翟富昌,厦门大学二级教授、人工智能系原主任李绍滋等团队(左一)签约。
黄淮实验室成立伊始,参建单位就带来诸多科研“干货”,以期在全新平台串珠成链,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聚焦电力物联科研攻坚,中国电力物联网资深专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翟富昌携团队入驻黄淮实验室,其团队在电力物联网方面曾牵头及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1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218项,覆盖电力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的核心技术与示范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应急管理部一致认可。
“开门搞科研,要最大限度用好‘外脑’力量,以体制破壁促使创新创造活力竞相涌流。”黄淮实验室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魏亚辉说,目前,实验室探索建立“联合共建、自主管理、主任负责”运行管理机制;与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校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权益分享”共建合作模式;实行国内人才“双聘制”、国际人才“合同制”、分类分级管理的人才管理模式,以及“交叉融合、委托研究、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最一流的生态催发创新拔节生长,开花结果。
深耕电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领域,叫响黄淮实验室这张创新名片。投入建设将近一年,黄淮实验室呈现出极强的集聚效应,一大批国内头部企业、知名高校与实验室先后建立合作,既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之类的国内顶尖科研院校,也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力行业巨头。
打通“政产学研用金”“任督二脉”,尝鲜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能在省级实验室参与科研,院士专家悉心指导,大学就办在科技产业园中,政校企三方联动开展订单式教育、工学交替培养,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这样的教育模式你心动了吗?
实验室作为创新基本单元,一头连着大学、院所等科研机构,一头连着产业经济,既是承担科研任务的尖兵,又是连接产学研的纽带,抓住实验室体系建设不放,就抓住了创新关键环节。
驻马店经济开发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云鹰投资管理公司三方合作共建黄淮实验室及科技园产业学院。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苏新留介绍,黄淮实验室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迈出的关键一步。奋力建设黄淮实验室期间,学校正前瞻布局科技园产业学院,以期通过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探索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发力瞄准“电力物联网、光伏新能源、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奋力打造国家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科技园产业学院采取“3+1+N”协同创新办学模式,即由驻马店经济开发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云鹰投资管理公司三方合作共建,河南省黄淮实验室技术支撑,与各产教融合企业共建N个二级产业学院、孵化N个产品落地企业。
用手机远程遥控电器开关,矿井下的开关装上“芯片大脑”遇险可自动报警,真空、超低温、强磁场等环境中保持电器灵活运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真型试验系统属国内首创、填补世界空白……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苏新留(左一)带队参观河南德威特电气公司车间产品。
当天,在入驻科技园产业学院的河南德威特电气公司车间,诸多“黑科技”“硬核产品”让记者眼前一亮。
作为黄淮实验室的产学研基地和产教融合领头企业,德威特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力物联网智能开关系统在国内专业领域首屈一指,开创了物联网智能配电领域新纪元,投建的电力物联网智能开关生产线项目、物联网电力能效管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原中心)、物联网电力能效检测中心(国家级)相继验收,成为支撑黄淮实验室和科技园产业学院的重要支点。
苏新留表示,科技园产业学院作为我省首家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聚焦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产教研深度融合新范本,将上下畅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成果产业化”衔接路径,有力支撑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五链耦合”,致力成为创新人才孵化库、科技智能储备库和创业专业库,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科研创新及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借力“最强大脑”营造一流生态,农业大市创新突围动能澎湃
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关键抓手。
去年以来,我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先后批复建设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中原食品实验室等8家省实验室。
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分设洛阳、三门峡及漯河,全省新的科创版图因实验室的确立正被重构。
驻马店华中正大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潜心研发新品。弓华静 摄
区域竞争,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
作为农业大市、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驻马店创新成绩颇为亮眼,通过不断借势借力,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培育了平舆防水、西平小麦、汝南番茄、正阳花生、确山中药材、泌阳香菇和夏南牛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实现了“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多措并举引领催化产业能级提升,赋能驻马店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关心家乡发展,到当地高校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
当前,驻马店全市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中国药谷”“国际农都”两大战略平台建设,链式培育壮大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九大产业集群,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进一步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聚焦专精领域科研攻坚,亮出创新发展鲜明气质。要以黄淮实验室为重要载体平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全省创新高地,集聚顶尖创新人才,助推全市九大产业集群蝶变发展。”驻马店市市长李跃勇表示,要紧抓省实验室体系组建这一契机,增强抢滩意识,突破“惯性思维”,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一览众山小”的胆气,聚力攻克“卡脖子”难题、锻造“杀手锏”技术,引领带动天中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活力澎湃,为现代化驻马店建设铸就科技硬核力量。
位于驻马店市高新区的天方药业新厂区。弓华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