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符号。一方面朝廷对外软弱无能丧权辱国,另一方面英雄辈出,在道光年间,就有一位旷世奇才的人横空出世,他就是清末的一位民族英雄——刘锦棠。提起收服新疆,人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左宗棠,然而此人的功劳不亚于左宗棠,他是一个隐藏在历史后面的英雄。
刘锦棠,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出生,十岁的时候,其父亲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阵亡。成年之后,他投奔在湘军为官的叔叔刘松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多年征战,从一个士兵直至官至道台。同治七年(1868年),刘锦棠叔侄随左宗棠转战西北,平定西北地区的回乱。同治九年(1870年),其叔叔刘松山在金积堡之战中被回军打死。左宗棠十分器重刘锦棠的才能,遂向清廷保举,由刘锦棠袭其叔叔的职务,加三品卿衔,统帅属下湘军。年仅26岁的刘锦棠很快显露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统率之下,清军一战攻克金积堡,生擒了回军首领马五。
之后率领属下大战回军首领马化龙,打败其众,诛杀马化龙父子,并生擒马八条等回军首领。接下来两年,刘锦棠又相继消灭马寿、马天禄、马桂源等部回军,大败西北回军的领袖白彦虎,将其逐出甘肃。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马家军基本被荡平。《清史稿》称其“提湘军八十营,扼攻九十里,往往彻夜不休,露立冰天雪窖中”。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表现,清廷授予他“法福灵阿巴图鲁”的称号,并赏穿黄马褂,这在当时是最高荣誉。
光绪元年(1875年),刘锦棠的军事生涯又迎来了新的亮点。这一年,左宗棠被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开始部署出兵收复新疆。年仅31岁的刘锦棠受到左宗棠的充分信任,担任西征大军的前线总指挥。在左宗棠坐镇后方、主要负责筹措粮饷的情况下,刘锦棠实际上担当起了收复新疆的重任。当时的新疆,正被中亚的浩罕侵略者阿古柏统治着。阿古柏依靠俄国支持,以中亚雇佣军为主要军事力量,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黑暗的统治。西北回乱的核心人物白彦虎在被刘锦棠击败以后,也逃到新疆,与阿古柏勾结到了一起。
刘锦棠统率大军入疆之后,按照先北后南的总方针,首先进攻北疆诸城。由于计划周祥,官兵骁勇,加上各族人民的支持,清军很快击败北疆的阿古柏军,收复达坂城、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城,北疆宣告光复。阿古柏走投无路,服毒自尽。紧接着,刘锦棠又统率大军南下越过天山,直捣南疆,追击白彦虎残部。南疆各族人民,早已苦于阿古柏的统治,更不堪忍受白彦虎的骚扰,“旦夕望我军如时雨”。清军一到,各族人民纷纷箪食壶浆,迎接大军。刘锦棠连下阿克苏、乌什、喀什、叶尔羌诸城,南疆也宣告光复。白彦虎势穷力孤,只得出逃俄国寻求庇佑。到光绪五年(1879年),浩罕国又派军队入侵南疆,遭到刘锦棠大军的迎头痛击,被斩首二千余人,仓皇逃走。至此,清军终于完全收复新疆,并稳定住了新疆的形势。
收复新疆之后,伊犁问题又摆在了刘锦棠的面前。阿古柏入侵时,伊犁被俄国趁机侵占。清军收复新疆之后,要求俄国退出伊犁,俄国则企图以武力继续占领伊犁。为此,清廷派出了以曾纪泽为首的代表团,同俄国交涉伊犁问题。刘锦棠自有两手准备,谈的拢就谈,谈不拢就打。刘锦棠做好了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为曾纪泽提供了有力的武力后盾。在刘锦棠的支持下,中俄最终签订《伊犁条约》,中方以放弃对特尔果斯河以西领土的要求,换取了俄国放弃伊犁。刘锦棠为争回伊犁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时人杨昌俊曾有一首著名的诗,诗曰: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后世之人都以为这首诗写的是左宗棠,其实是个误会。实际上,左宗棠早在光绪七年(1881年)就已经调到了北京军机处,新疆筹边的事宜基本都是刘锦棠在一力承担。更何况左宗棠身为陕甘总督,湘军统帅,称其“大将”是很不恰当的,所以这首诗里的“筹边大将”并不是左宗棠,而显然只能是刘锦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