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17至18世纪的欧洲道路:泥泞小道和破烂马车,法国颇有成效的改建

17至18世纪的欧洲道路:泥泞小道和破烂马车,法国颇有成效的改建

对17、18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来说,道路状况决定沟通速度和流动性程度。当时欧洲的所有道路都是小径,没有路基也没有排水渠,经常被车辙弄得坑坑洼洼。一旦下雨,路就成了泥泞的沼泽。如果遇到暴晒,道路又成了尘土飞扬的凹地。这个时期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道路几乎就是野兽和爬虫的居所。

18世纪的道路走向很少遵循最短路径原则,说穿了这些道路在修建的时候就是绕远的。英国道路弯曲、让人费时费力是出了名的。这种现象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当然,这种道路样式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当时的英国工程师完全可以设计和建造笔直而宽敞的道路,不过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英国土地面积十分狭小,所以在18世纪就去修建像后世一样平坦宽阔的道路是不现实的。

在18世纪的德意志一代,道路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的德意志马车被人们称为”野蛮的怪物”。因为这种马车往往车体巨大,配有有着异常高大的车轮,但在当时是没有减震系统的。这就导致了这种马车的颠簸程度相当骇人。而且德国马车对待乘客的态度可以说是最糟糕的,三四块松木板横在上面就是乘客的座位了。

意大利北部的公共马车也是糟糕透顶。它们被描述为“可怜的、敞篷的、疯狂的、颠簸的、肮脏的粪车”;“从惬意的社会场合一下子步入意大利的客车,你的神经就会受到冲击”。在这方面,就算是国王的外交大臣也只能忍受这些马车。路易十四的特使尼古拉·梅纳热(NicolasMesnager)在1708年从马德里回国后就不停地在报告里咒骂意大利马车。

斥巨资改建道路的法国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道路的改善仍然举步维艰。道路为了保证通畅平坦需要大量的人手长期维护。当时法国的地区间贸易和人口流动量很大,从里尔(Lile)到敦刻尔克(Dunkirk)的“国王大道”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维护,成本极高,并且在彻夜维护过后,只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大量的马车就会把维护后的道路压的坑坑洼洼。需要连夜赶路的商人们不得不选择水路将商品运送至目的地。

当然,法国之所以在修建道路上花费大价钱是因为当时法国从巴黎到各个城市的人员往来量巨大,如果没有优质的道路那么这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货运贸易虽然沾了道路建设的光,不过仍然很慢。马耶讷(Mayenne)的亚麻布需要整整两周才能运到布列塔尼(Brittany)和诺曼底(Normandy)的港口装船。如果从巴黎运货到里昂,在1715年得花上3周时间,就算到了1787年,也不过比之前省下五六天而已。

结语

总体上来看,17、18世纪欧洲的陆路交通状况是比较糟糕的,尽管法国斥巨资整修了国内的道路,成效也十分显著。但在火车和铁路普及之前,大规模的道路整修改建也只能解决客运问题。当然对于法国来说解决客运问题就已经足够了。

参考文献:

《法国史》

《新编英国剑桥世界近代史》

《西班牙通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旅行者,成效,法国,欧洲,马车,颠簸,英国,世纪,道路,小道,观点评论,巴黎,法国,马车,英国,道路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旅行者,成效,法国,欧洲,马车,颠簸,英国,世纪,道路,小道,观点评论,巴黎,法国,马车,英国,道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旅行者,成效,法国,欧洲,马车,颠簸,英国,世纪,道路,小道,观点评论,巴黎,法国,马车,英国,道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