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丁汝昌原是太平军将领,他为何得到李鸿章重用?成为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原是太平军将领,他为何得到李鸿章重用?成为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的优秀,一度让左宗棠和李鸿章争抢起来,李鸿章好说歹说才留住了丁汝昌在自己身边。

丁汝昌出身普通,祖上曾是大明卫所的卫籍,但这个身份到了清朝没有任何意义,而丁汝昌的家庭也已经是极其普通的小农家庭,支持他继续读书的财力都没有,所以十几岁出来社会谋生成为了丁汝昌的命运。

不过命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黑夜太漫长,那么总会有人拿着一丝烛火出现,抓住他,便能找到光明。

在丁汝昌十六岁的时候,父母因为安徽庐江发生灾荒从而生活破碎,先后病亡。

三年后,也就是1854年,太平天国的火焰终于燃烧到了庐江一带,此时已经十九岁的丁汝昌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为了发出对腐朽世道的控诉,毅然加入了太平天国军,投在了桐城人程学启的手下,而程学启,是丁汝昌的第一个领路人。

只不过,这个引路人所“引”的路,有些不太体面。

丁汝昌所跟随的程学启是个江湖气很重的人,但在加入了太平天国后,程学启开始为了前程放弃了很多东西。

在皖西一带时,程学启以出色的治军还有谋略辅佐叶芸来,帮助叶芸来多次抵御了清军的进攻,叶芸来觉得程学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把自己的小姨子许配给了程学启,为的就是把程学启绑在他的战车上。

可程学启,依然是背叛了。

当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知道安庆守将叶芸来靠的是程学启的智勇后,曾国藩就想方设法“招降”程学启,因为他们知道,程学启根本就不是对大清“恨之入骨”的那类起义军,他只是一个投机者,所以曾国藩的幕僚孙云锦就决定给程学启一个“台阶”下,那就是以孙云锦的母亲作为威胁,逼迫程学启暗中投靠。

果不其然,程学启立即答应暗中投靠,因此带着丁汝昌还有数百心腹连夜跑出了太平军的阵营,投靠到了湘军的阵营,叶芸来派人追之不及,只能作罢。

要说程学启有孝心,那或许有几分道理,可程学启也是抛弃了自己的妻儿投靠太平军,妻子和儿子因此被杀,所以程学启后来直到去世都没有人给他送终,这是他自己造成的。

在程学启投靠了大清后,安庆地区的优势就向湘军倾斜,带来这一良好局面的人是程学启,但他也只是首功,他的部下也有功高者,比如丁汝昌。

1861年八月一日,程学启和丁汝昌一同攻破了安庆的太平军大本营,叶芸来等固守的太平军被杀,此战之后,程学启被升任为从三品游击,并且赐予开营的资格,湘、淮两军著名的“开字营”,正是程学启亲部,而丁汝昌被升为千总担任开字营哨官。

但程学启在湘军的时候并不快乐,一方面是他被曾家兄弟所猜忌,另一方面则是他和曾国葆在“屠杀”三河的时候有过争执,他阻止了曾国葆屠城为曾国华报仇,因此遭到了湘军的抵触。

也是这个让他郁闷的阶段,一个新的机会又来了,他顺势“引”着丁汝昌“跳槽”。

1861年末,上海士绅们得知了太平军准备进攻上海,为了避免家破人亡,上海士绅群体齐齐央求曾国藩带兵支援上海,可曾国荃却一心只想拿下金陵城,去换取咸丰的“封王”承诺,无奈之下,曾国藩便让李鸿章组建新的“淮军”去支援上海。

李鸿章应允,也提出了“借人”,更是点名要治军、练军一流的程学启以及其开字营,程学启觉得再次跳槽有损名声,一开始不肯去,但是孙云锦一番开导后,程学启豁然开朗,又带着丁汝昌变成了淮军,到达上海后,程学启和丁汝昌纷纷破敌立功,而“刘六麻子”刘铭传看到丁汝昌作战神勇,便开口向程学启要人。

此时的丁汝昌只是二十六岁,但是势头已现,李鸿章多次褒奖丁汝昌的勇猛,丁汝昌调入了刘铭传的“铭字营”后,屡立大功,后来成为营官,授予正三品参将之职。

在太平天国平定后,李鸿章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负责为北伐捻军的曾国藩当后援,而丁汝昌也升任为了刘铭传的副将,到了1868年,东捻军被平定,三十二岁的丁汝昌被授予正二品总兵之职,还给了一个“巴鲁图”的称号,此时的丁汝昌,已然是一个新兴将领。

其实丁汝昌的前途无量是必然的,因为他太年轻了,此时已经身处正二品,未来等那些老将相继凋零,丁汝昌肯定能攀登高位。

可谁知道,有人要“毁掉”丁汝昌的前程,这个人就是刘铭传。

1874年,因为朝廷对汉人军阀的忌惮开始撤军,淮军也在其中名列,而刘铭传选择裁撤丁汝昌三营人马,此事让丁汝昌十分愤怒,极力反对,刘铭传以丁汝昌抗命要杀掉丁汝昌,自知事不可为的丁汝昌只能黯然退场,回到了家乡避祸,自此刘铭传步步高升,无时不刻针对丁汝昌。

这几乎让丁汝昌前途断绝。

在家无事多年,丁汝昌心中大志难以实现,如果没看过世界,那么做一个乡野村夫无不幸福,可一旦尝试过南征北战的紧张,功名利禄的诱人,心便不可能再安分,丁汝昌的妻子告诉他,家中良田不少,丰衣足食,不必为眼前所焦虑。

丁汝昌连连称是,但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他决定去找李鸿章,此时的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有着开“新式水师”的打算,在左宗棠决定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和左宗棠还展开了“海防”与“塞防”的争执,左宗棠认为沙俄对新疆虎视眈眈,新疆若失,蒙古必失,蒙古若失,北京不保。

而李鸿章则是以日本在东侧的海边造成的威胁加强海防,朝廷最终还是以北京的安危为优先级,把资源倾斜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李鸿章的新式水师则是暂时延缓。

丁汝昌看中的,就是李鸿章即便组建“新式水师”中的将领职位。

当丁汝昌来到李鸿章面前表白来意,李鸿章则是告诉丁汝昌,如果重用丁汝昌就是驳了刘铭传的颜面,所以李鸿章让丁汝昌“另辟蹊径”,学习英国的海军知识,负责掌管李鸿章接下来的水师,这个想法是正和丁汝昌之意的,丁汝昌连连叩谢。

好巧不巧的是,此时正在新疆作战的左宗棠听闻丁汝昌有意再次出来领兵,因此向朝廷索要丁汝昌来支援新疆战事,李鸿章知道此事后连连拒绝,帮助丁汝昌找了一个旧病复发的理由留在了天津,所以丁汝昌在大清已经不是什么小人物,有很多人重视他也欣赏他。

到了1879年,清政府从英国所下的四艘战舰订单交付,著名的镇四方,“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艘军舰来到中国的港口,李鸿章旋即安排丁汝昌熟悉这四艘新的军舰、第二年,丁汝昌被外派出国前往英国接受超勇号、扬威号军舰,在英国期间,丁汝昌细心学习大量的先进海军知识,这为丁汝昌后来统领北洋海军打下了基础。

1888年,北洋海军官制最终确立,这意味着北洋水师正式成立,朝廷在北洋水师的编制完善出来后,立即下令各省督抚“举荐”人才用以填充北洋水师,而李鸿章所举荐的丁汝昌被正式任命为海军提督,率领北洋水师。

一个曾经的“起义军”走到这个地步,丁汝昌自然不可能不感慨,但丁汝昌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按照论资排辈,确实是丁汝昌最适合,更重要的是,丁汝昌不是尸位素餐者,他有着丰富的海军经验和知识,也出国学习过,这里面还有他的努力。

或许丁汝昌一开始并不优秀,但人不可能生而天才,唯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者,才能持续向上。

担任海军提督后,丁汝昌请奏在刘公岛、旅顺、山海关、威海四个地方设立不同的学堂,主要都是为了海战以及海路双栖作战而准备,这个决定证明了丁汝昌对海军建设是有着清晰思路的。

可惜丁汝昌在海军的发展,太过受限于李鸿章的意志了,因为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幕后者,也是丁汝昌的“伯乐”,所以丁汝昌在很多事情上只能服从李鸿章的安排,而李鸿章在大清官场多年,做事小心谨慎甚至是过度谨慎成为了一大弊端,这导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准备极其不充足。

1894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本的联合舰队偷袭了北洋水师济远与广乙两艘军舰,爆发了丰岛海战,来势汹汹的日本海军还要控制黄海的制海权,大清朝廷被迫应战。

而此时光绪帝的意志和李鸿章的想法就产生了矛盾。

李鸿章为了保全北洋水师战斗力,依然还想退缩,而朝廷上的清流派大力煽动光绪帝主战,光绪帝连连下令革除丁汝昌的职务,李鸿章看着光绪帝如此情绪,只能让丁汝昌参战,而此时的北洋水师,准备并不充足,例如镇远舰上的一名炮术长,他的弟弟来探望他,人还没来得及下船,就被拉着一起前往黄海开战。

在这场海战中,超勇号和扬威号这两艘当年由丁汝昌接收的军舰已经是“老军舰”了,因此成为了海战的弱点,被日本的海军第一游击队击沉,与此同时,丁汝昌所在的旗舰定远号的信号信旗又被日本舰队击毁,这导致了接下来的海战丁汝昌根本无法指挥。

也是在随后的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看着日本海军的吉野舰横行霸道,因此绝对将已经损坏的致远舰撞向吉野舰,致远舰上的全体官兵视死如归,无人反对,此举把吉野舰吓得连连开炮,而邓世昌掉入水中后还未死亡,他的爱犬为了救他将他叼出水面,可邓世昌一心与致远舰官兵共存亡,因此带着爱犬沉海,最终殉国。

若果黄海海战中都是邓世昌之流,那么即便日本海军让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有邓世昌之爱国忠勇,就有方伯谦之胆小如鼠,济远舰的管带副将方伯谦眼见海战要输,因此下令让济远舰逃离战场,济远舰的逃离让广甲舰也望风而逃。

邓世昌的牺牲、致远舰的牺牲本想换来战友的忘情战斗以及建立一定战场优势,可此时居然有两舰逃离,这导致了在黄海海战最终阶段,北洋水师仅有四艘军舰,日本海军还有九艘军舰,北洋水师只能被击退,丁汝昌身受重伤,而日本海军害怕北洋水师犹有埋伏才不敢追击。

这一战让丁汝昌背负了所有的骂名,光绪帝下令革除丁汝昌的职务,还是李鸿章出面作保才留住丁汝昌的官职,而这一战,也让丁汝昌目睹了战友的以身殉国,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决断,他也要以身殉国。

1894年末,丁汝昌在威海布防的时候建议除掉威海的炮台,因为丁汝昌并不相信陆军的战斗力,而这个建议让丁汝昌被人冠以“通敌罪”,择日送往刑部受审。

只不过对丁汝昌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不久之后,日军登陆山东,日本联合舰队长官伊东佑亨同情丁汝昌并欣赏他,给他下了招降书,而丁汝昌将此书转交给了李鸿章后,留下一句“吾身已许国”便开始了和日军的作战。

悲哀的是,此时的丁汝昌只能以“敢死队”、“死志”和日本海军缠斗,日本海军高达数十艘军舰,全面压制了丁汝昌,在1895年二月,丁汝昌在尽了自己的所有能力抵抗日军无果之后,毅然吞服鸦片自尽,此前丁汝昌已经决定与船同沉,以告慰在黄海之中的战友,只可惜被人救了上来。

而丁汝昌的意志,足以让很多朝廷中的“爱国人士”汗颜,邓世昌、丁汝昌等人,都是晚清即将颠覆时爆发出骨气和中国人的英勇的代表人物,即便丁汝昌曾经是一个起义军,但他一样可以为了民族大义献身国家,这是一个男人的浪漫,这是大海日夜咆哮都难以讴歌的情怀。

如此的丁汝昌,丝毫无愧李鸿章和大清朝对他的看重和栽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程学启,北洋水师,丁汝,曾国藩,叶芸,太平军,太平天国,李鸿章,将领,刘铭传,故事传记,程学启,丁汝昌,北洋水师,李鸿章,刘铭传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程学启,北洋水师,丁汝,曾国藩,叶芸,太平军,太平天国,李鸿章,将领,刘铭传,故事传记,程学启,丁汝昌,北洋水师,李鸿章,刘铭传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程学启,北洋水师,丁汝,曾国藩,叶芸,太平军,太平天国,李鸿章,将领,刘铭传,故事传记,程学启,丁汝昌,北洋水师,李鸿章,刘铭传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