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方阵创建于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期间,约公元前359年至前336年间。其鼎盛辉煌时期为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约公元前336年至前323年之间。中国此时处于战国时期,秦国是秦惠文王执政时期,就是芈月的老公,张仪还游走在列国之间。
马其顿方阵的步兵,通常纵深为16人,每名士兵身着头盔和厚重铠甲,双手持约6米长,后端挂载配重,总重约8公斤的萨里沙长矛。左上臂固定60厘米直径的盾牌,并有系带挂在脖子上。近战武器仅是一把小短剑。
马其顿方阵的主要作战方式,一是稳住己方阵脚,可以有效阻止地方骑兵从正面的快速冲锋;二是马其顿方阵进攻时,可是快速整齐的小跑冲向敌军。在密集的长矛面前,敌军通常无法突破或阻挡。
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战斗时,长矛所指方向无敌,但是因为无法快速改变方向,方阵侧面非常的脆弱。加上装备比较沉重,机动力非常差,这就造成方阵不适合在山地、丘陵等地形作战。
由于马其顿方阵优缺点非常明显,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保证方阵的安全。
亚历山大大帝就将方阵发挥到了极致。首先,通过对方阵步兵的充分训练,保证方阵步兵协调一致,同时可以相对较快的变换阵型。其次,通过辅助兵,如掷矛手、弓箭手、轻步兵等保护方阵侧面。第三,配备大量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即可以保护方阵侧翼,也可以伺机发起冲锋,直取敌军主帅,或者配合方阵一起夹击敌军。亚历山大大帝通过这种方式,将方阵步兵攻击力发挥至最强,而弱点,降至了最低。
比如,在著名的高加米拉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以4万步兵和7千骑兵,对阵波斯大流士三世的20万大军。
大流士先派战车正面冲击,大部分被亚历山大阵前的标枪兵解决,一部分冲进了方阵故意让开的缺口之中(方阵士兵训练有素是必备条件),全部被亚历山大预留在后方的部队解决。
大流士当然不傻,正面不行,全力攻击亚历山大军队右翼,被右翼早已经是45角,严阵以待的方阵步兵、辅助兵及骑兵拦截。
也就是说,亚历山大的方阵兵,此时的矛头都是对着波斯兵的,方阵与方阵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带锋半圆。
亚历山大之后的胜利,基本上都是如此。
这时候,如果想击败亚历山大的军队,难度比较大。
如果选在山地崎岖地形战斗,除非亚历山大脑袋进水了,否则必然绕开呀。实在绕不开,方阵也是压阵的,山地攻击占优的还是轻步兵,派轻步兵、弓箭手上就是了。或者在能保持方阵队列的情况下,有序前进,很少会有破绽。
但是,亚历山大死后的马其顿方阵,的确被罗马军团打败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亚历山大的继任者,看到了超长长矛兵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方阵步兵,加长长矛,加重铠甲。看似战斗力应该更强吧,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必要的机动性,以及训练和指挥的重要性,造成方阵的灵活性和防御力进一步下降。同时,还忽视了多兵种配合的重要性,减少了辅助兵及骑兵的协同训练,而是完全依靠方阵步兵的冲击。这就让方阵侧后面劣势无限放大,并且很容易暴露给敌方。
比如有名的库诺斯克法莱战役。罗马军队和腓力五世的军队数量大致相当,马其顿军稍微占优。腓力五世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求胜心切,指挥失当。如果改天再战,或者不上山丘,腓力五世是不可能失败的。
战斗的当天,弥漫着大雾,双方派兵侦查,首场遭遇战发生在两军之间的一个山丘上,有国人称之为“狗头山”。罗马侦察队被马其顿侦察队击败,罗马援军到,击败马其顿侦察队不支,腓力五世又派军击败了罗马援军。腓力五世的骑兵追击对方一直到罗马军团的支援骑兵赶到为止。此时,腓力五世小胜收兵,改天再战就行了。
但是,腓力五世贪心了。
为了扩大战果,腓力五世下令全军登上山头,同时,将方阵步兵也带进了崎岖地带。也就是在此时,产生了空档。右翼的方阵步兵先登上山丘,并且列队完毕,得令后一举冲垮了罗马军队的左翼。但是,马其顿军的左翼,因为地形过于崎岖,阵型整理困难,还比较混乱。而罗马指挥官发现了战机,命令左翼坚持住,亲率罗马军团右翼直冲马其顿军的左翼。在击垮马其顿军左翼之后,迅速分兵,包抄马其顿军右翼方阵的侧后方。马其顿右翼方阵转身不及,全线崩溃。而罗马军团此战,一举击溃了腓力五世的大军,还有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方阵。
末世的马其顿方阵其实还是很厉害的,但是末世的马其顿国王已经远远不及亚历山大大帝了。
关键来了,优势的装备、阵型和战术,在战争中绝对可以让拥有方处于优势。但是,如果指挥官的临阵指挥能力差,那么再好的优势也很难被发挥出来。所以说,战争的关键在人,还是有道理,人才是决定最终胜利的关键。马其顿方阵也并非不败之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