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和国旗被视为一个国家的象征,但清朝以前是没有如此说法的。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和西方的交往日益增多,国旗和国歌的概念才传入我国。
与国歌相比,国旗的出现要早许多年。
早在1862年的时候,清政府便委托总理衙门照会各国“知会各国各路水师及船只,若后遇有前挂三角黄龙旗帜,即系中国商船,不准擅动。”
后来,清政府不断扩大了三角黄龙旗的使用范围,但依然不算是正式的国旗。直到1988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感觉天朝上邦却没有国旗有失威严,便上奏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
后经多放征集,慈禧太后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旗,并改三角为四角,黄龙旗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
但是清政府虽然颁布了正式国旗,国歌却迟迟没有定论。而在外交活动中,除了悬挂国旗外,有时也会需要演奏国歌。
同样是李鸿章,他在1896年以外交特使的身份出访西欧,在各国的欢迎仪式上有一个环节是演奏来宾所在国的国歌。
但大清并无正式之国歌,为了保护天朝颜面,李鸿章临时决定将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再以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配乐,临时充作为国歌。因是李鸿章的首创,这首歌也被称为《李中堂乐》。
但《李中堂乐》并没有被清政府采纳。直到1911年6月20日,经摄政王载沣批准,礼部才正式开始了国歌的制定工作。
大清国歌参考了当时各主要国家的国歌形式,由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宗室成员傅侗编曲,国歌名为《巩金瓯》,同年10月4日,正式被清政府定为国歌。
但大清国歌颁布仅仅六天,辛亥革命就在武昌爆发了,没多久,清帝便下诏退位,大清朝的国旗、国歌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