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朝代的变换导致前一个时期的皇族人员都要被赶尽杀绝,以免导致出现残余势力,对当政势力造成威胁,毕竟旧的皇族可能心存不甘,心里难免会有东山再起的想法,对于新朝的当政皇帝,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只有将他们所有的残余全部铲除才能放心。
譬如我们知道的康熙时期的朱慈焕,他当时已经七八十了,对大清的发展已经构成不了威胁,但是康熙还是选择将他杀掉,虽然康熙这件事很绝情,但是这个做法是对的,大清的后代也是幸运的。
毕竟大清灭亡以后,末代的皇帝都还活的好好的,皇室的人员也安然无事,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清朝的一个王爷,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使得满清的人还存活了下来。当时溥仪的父亲载沣担任军机大臣,溥仪继位以后,他担任了监国摄政王,并做了三年的统治者。
但是在清朝末期,不论谁掌权都改变不了局势,载沣因为当时名声不好,也被人称为窝囊废,可谁知他却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王爷,当时清朝大势已去,载沣解散内阁,将权力交于袁世凯,并以醇亲王的身份退隐,退出了历史舞台。
退隐后的载沣很低调,因为他对复辟的活动从不关心,当时有人劝他重新出来掌握朝政,但是载沣却拒绝了,只回应了两个字,胡闹。后来溥仪在日本扶持下建立了满洲国,还劝说载沣搬到东北,但是载沣坚决反对分裂,拒绝了日本人,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后来新中国成立,很多单位看中了醇亲王府,载沣看到自己的房屋空余很多,也很难进行打理,与其空着不如将房子卖了,还能得到一笔收入,补贴家用,于是以90万斤小米卖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皇族没有遭到赶尽杀绝,还生活的很好,这全部归功于载沣的宽容政策和他的低调,如果载沣跟着他们复辟,想必就不是现在这样安稳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