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是卖国贼的说法,从小就耳濡目染。等到长大,了解到众多崇拜他的人也大多是崇拜资质平平的他的升官之道、待人处事人之道。我跟这些人一样,想像曾国藩那样为人处世,于是,抱着一个平庸之人有一天能飞黄腾达的美梦开始读起《曾国藩传》。可越读越对他感兴趣,越读越对他崇拜至致。
当一本传记无法满足我想更深入地了解此人的欲望时,我从图书馆借来关于他的一系列书籍,恨不得把学校甚至全中国图书馆所有与他有关的书都借来一览而尽,方才尽兴。就这样,他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慢慢氤氲,缓缓舒展,渐渐丰满起来。其实,大多数崇拜他的人不过是看到他的赫世地位和在与人交往时的“厚”、“黑”,而在我看来,这些人所崇拜的侧重点虽没错,但偏离了该真正崇拜此人的地方。在晚清官场,要想混下去,谁人不“厚”,谁人不“黑”,如此看来,曾国藩只是顺势而为罢了,但,我要说明的是,他的顺势而为与那些游刃于晚清政坛之人的顺势而为有着本质区别。他的顺势而为在于他同流不合污,在于对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凝聚与升华。而那些游刃于晚清政坛的,同晚清一同腐败的人,他们的顺势而为,更多的是见风使舵,正反其手,贪赃枉法的不耻行径。说到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曾国藩孜孜追求一生的真善美到底是什么,解释这个问题,既可以发现他身上真正使我们敬仰之处,也可以推翻曾国藩是卖国贼的谬论。
他为什么要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是清政府的命令,他不能违抗。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他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始于天津教案,当时他被派去与列强协商,既然是让他“协商”,他可不可以拒绝签字呢?答案是可以。那他知不知道他这一签,他一辈子苦心经营的名誉就此扫地而尽?他又不是傻子,能坐在晚清政坛云端的他当然心理比谁都清楚不过。而且他一定知道,如果拒绝签字,他可以跟清庭那些只会上书空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爱我大清的人一样,主张清政府誓死与列强抗争到底,这样一来,他就能得到一个忠君爱国的美名。可他却把自己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名誉,于晚年,用寥寥几个签字亲手把它葬送在了被后世的后世误解为卖国贼的深渊。他之所以愿意背负骂名,他所换来的是什么?是晚清的暂时安宁!是在这暂时的安宁中晚清的中兴!他穷尽毕生精力打败太平天国所守护的清朝,他怎么会忍心打自己的算盘,去获得一个主战爱国的“美名”?如果他真打个人利益这个算盘的话,清政府不是继续被涉及天津教案中的列强穷追猛打下去吗?
他所维护的清政府,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他这样做是错误的。然而,我们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待他,正如我们所极力维护的社会、国家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国家,与我们的利息息息相关一样,曾国藩所极力维护的,放在当时来看,是整个中华民族!
曾国藩最大之历史功绩从来不是镇压太平天国,亦非今人膜拜之成功学集大成者。曾文正最大之历史功绩乃利用平定太平天国宝贵安定之时势,携平定大清半壁山河之声威,首开一代洋务运动之先河。在曾国藩的主持或倡导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军工厂,刊刻了中国第一批新式书籍,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留学生。直接培养了李鸿章等一大批洋务运动的坚强旗手,间接培养了詹天佑等一大批洋务运动的得力执行者。曾国藩以老朽之残躯,支撑大清国祚五十年之不倒,维持华夏国土一甲子之不散。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点燃了希望的火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若无曾国藩,昨日之奥斯曼,或为今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