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清朝第一贪污案,官员联合贪污,金额超和珅案,诠释啥叫官官相护

清朝第一贪污案,官员联合贪污,金额超和珅案,诠释啥叫官官相护

引言

很多人都知道和珅是清乾隆年间最大的贪官,但实际上清朝第一大贪污案却并非和珅,而是与他同年代的甘肃冒赈案,根据《清史稿》记载:“己丑,以甘肃累年冒赈。”在这桩案件中几十名官员被处死,实际上,这还是乾隆皇帝实在无法按照当时清朝的条例来对官员处斩而改动过后的结果。

01

历朝历代,贪污腐败的现象都屡禁不止。当权者也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惩治贪官污吏,但是巨大的利益始终诱惑着信念不够坚定的人,总有人甘冒奇险,伸出贪婪的手。清朝的康乾盛世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这三位皇帝上行下效,励精图治,将清朝带上了巅峰时期。乾隆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勤于政事,处事果断对于政治掌控十分有力。

▲乾隆皇帝画像

在前面两位帝王的基础上,乾隆统治时期的社会十分稳定和谐,天下一片祥和之气,乾隆对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也十分得意。不过到了乾隆的老年时期,他开始变得好大喜功,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奢靡,为了标榜自己的功劳,他还称自己为“十全老人”。皇帝的生活和喜好直接影响社会上下的风气,一时整个社会都开始追求享乐,奢侈成风。而朝廷中的贪官污吏也越来越多,甚至达到清朝的巅峰。

▲影视剧中的王亶望

乾隆对这些情况并非不知道,就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能够真正为官清如水的人寥寥无几。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冒赈案被揭露出来,实际上这桩案件并非当年才发生,而是早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已经开始了。王亶望就是这起案件的主要人物,也是乾隆曾经十分信赖和倚重的一位大臣。由于甘肃地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当地的百姓经常遇到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所以朝廷每年都要专门拨款用于购买粮食后赈灾。

02

后来朝廷准许其他省份的商民以捐粮的方式来换取监生(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这也是一种类似于捐官的政策。这种方法被很多富家子弟看作入仕的捷径,只要花点钱就可以得到和秀才一样的身份地位,直接参加乡试。但是很多经手的官员却趁此机会贪污或者挪用捐来的粮食,以此中饱私囊。

▲乡试

所以富商们捐了钱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官,但是甘肃的老百姓们却依然叫苦连天。乾隆便专门指派了王亶望来专门处理此事,王亶望当面保证一定办好这件差事,背地里却趁此机会大肆敛财。但是王亶望知道这样早晚会露馅,于是他便伙同当地官员向朝廷谎报灾情。

▲清朝时候的白银

在王亶望的带头之下,甘肃当地的官员上下串通一气。王亶望还因为此事有功而成为了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继任者王廷赞也同样同流合污,大肆贪污克扣。但是甘肃的老百姓们生活不下去了,就爆发了叛乱,在朝廷派兵镇压时,王廷赞决定捐钱充当军饷,他一次性就捐出了4万两白银。

03

但是王廷赞这个自作聪明的举动却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怀疑,以王廷赞的正常收入来看,他一次性捐出4万两白银非常不正常。于是开始命人彻查此事,很快就有甘肃的小官员上报了这些年甘肃的贪污内情。乾隆得知此事后雷霆大怒,而更让他生气的是,整个甘肃上下官员都被卷入此事,仅仅追缴的赃款就高达280多万两白银。

▲影视剧中的清朝官员

《清史稿》记载:“庚午,王亶望处斩,赐勒尔谨自尽,王廷赞论绞。”但是如何处理其他官员,却让乾隆十分为难,按照当时的大清法律,只要贪污超过1000两白银就应该问斩。在这个案件中,如果按此执行,那么几乎所有卷入案件的甘肃官员都要被处死。于是乾隆不得不修改了问斩的条件,贪污2万两以上的才被问斩,超过1万两的被惩罚。

▲影视剧中的斩首画面

即便如此,要被处死的官员依然很多,后来乾隆不得不再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贪污达到2万两及以上的,如果在以前的政绩考核中非常优秀,那么可以免死。就这样有56名官员被处死,此外还有190多名官员被抄家撤职,整个甘肃省的官员几乎为之一空。

结语

但是乾隆对于此事的处理,却并未遏制住朝廷中的贪腐之风,他对于这个案件的处理方式,甚至激励了官场的腐败。所谓越反越腐便是如此,乾隆本人虽然万分痛恨贪官污吏,但是他想要彻底根除贪腐却是不大可能的。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乾隆,案件,和珅,清朝,甘肃,朝廷,王亶望,贪污案,金额,王廷赞,故事传记,乾隆,甘肃,官员,王亶望,王廷赞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乾隆,案件,和珅,清朝,甘肃,朝廷,王亶望,贪污案,金额,王廷赞,故事传记,乾隆,甘肃,官员,王亶望,王廷赞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乾隆,案件,和珅,清朝,甘肃,朝廷,王亶望,贪污案,金额,王廷赞,故事传记,乾隆,甘肃,官员,王亶望,王廷赞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