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乾隆皇帝在读完一份奏折后,大发雷霆之怒,甚至狂飙脏话,大骂上奏折的人为“大肆狂吠”的“疯狗”,同时当即下令,将这名大臣锁拿并定为死罪。
是什么人会让乾隆皇帝如此震怒,而这份奏折里又说了什么呢?
没错,这个人就是曾担任大理寺正卿,现已致仕退休的尹嘉铨,而他所上的奏折里,只不过是想让乾隆皇帝给自己的父亲赐一个谥号。
从表面上看,这貌似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导致乾隆不仅雷霆大怒,并且不顾君王身份,以粗鄙之语来责骂尹嘉铨。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就要从尹嘉铨的父亲活着的时候说起了。
尹嘉铨的父亲名为尹会一,这个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官加孝子。
尹会一是雍正二年的进士,中举之后,先被分入工部实习,授主事,三年后,也就是雍正五年,经考核后外调至襄阳任知府。
在此期间,尹会一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比如在他上任不久,由于遭逢雨季,导致汉水暴涨,为了修筑河堤,防止洪水倒灌,尹会一干脆吃住在河堤之上,亲自督建工程进度。
由此可见,尹会一不是那种只知道坐在衙门里遥控指挥的庸官。
不仅如此,尹会一还相当具备胆色,在他从襄阳调任至荆州知府后,当时有一帮饥民聚集在山中,并扬言要劫持官府粮仓,而尹会一得知后,干了一件让周边人佩服不已的事情。
当时的他,为了安抚这帮饥民,防止事情闹大,干脆单枪匹马进入山中,并与饥民首领谈判,最终达成发放粮食赈济的相关协议,由此,饥民四散,而尹会一毫发无损返回。
在此之后,尹会一又先后任扬州知府、两淮盐运使等职,不管担任什么职务,尹会一均以民为本,对待分内差事也是力求完美,总之,他绝对是一个好官。
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继位后,尹会一因功绩、风评较好,再获升迁,担任两淮盐政,并加佥都御史衔。
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同时也是一个以民为本的好官外,尹会一还是一个出名的大孝子。
乾隆二年,尹会一回京述职,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召见,而初登大宝的乾隆,素来知道这个尹会一政绩不错,因此大大的对其表扬一番,并最终决定,将他升任为广东巡抚。
要知道,在一年前,尹会一才刚升任为两淮盐政,而一年后不仅得以面圣,并且,还能再次升官。
更重要的是,两淮盐政在当时仅仅只是个正五品的官职,而广州巡抚,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从二品,并且,巡抚也算是封疆大吏了。
这么算下来的话,相当于尹会一直接连跳了五级。
要是换做其他人,估计当场就能激动的晕过去,并且会赶紧磕头谢恩,然后美滋滋的上任,但是尹会一没有,他反而向乾隆皇帝辞掉了这个官职。
对此,乾隆也是十分纳闷,而尹会一的理由却很简单。
他说,自己的老母亲年迈,如果自己上任广州的话,那么离老母亲太远,就算是带着老母亲一块上任,又担心去了广州之后,老人家水土不服。
所以,他决定不当这个广州巡抚。
而听了尹会一的理由后,年轻的乾隆皇帝大为感动,并对这个尹会一也是好感大增,最终,依然任命尹会一为巡抚,只不过改任河南,不再去广州。
这样,祖籍为河北的尹会一,便踏踏实实的走马上任河南巡抚,而他在河南任职期间,修水利、惠民生,期间还赶上黄河发大水,尹会一同样调停得当,不管是赈灾,还是安抚灾民,总之是样样做的都十分到位。
因此,尹会一这个能吏的形象,在乾隆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即便是期间有人上书弹劾尹会一,但均被乾隆压下,并多次对其嘉奖。
到了尹会一老母亲七十岁那年,他又主动向乾隆提出辞呈,这次的理由是母亲已至过稀之年,自己作为人子,理应侍奉在前。
而乾隆素来知道尹会一是个孝子,因此便恩准,同时还赐诗一首,以褒奖尹会一的这种孝道。
俗话说,论心不论迹,论迹无孝子,而尹会一却同时把心、迹都做的十分到位,他不仅在外颇有孝顺之名,在他辞官回乡赡养老母亲后,也同样把孝心做到了极致。
比如,他的乡人、旧识,每逢来他家里拜访,称赞尹会一之前当官颇有政绩时,尹会一均会说这都是母亲教育的好。
另外,他在家乡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等慈善举动颇多,但不管大小,均是以母亲的名义,对外也说这是母亲要求他这么做的。
至于平常的生活上,尹会一更是将老母亲照顾的无微不至。
可以说,尹会一的老母亲,真的是一个幸福的老太太,也正是有了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数年后,她安详满意的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尹会一按照古礼,严格为母亲守孝三年,期间丝毫没有懈怠,这种表现,就是在当时,也是极为难得的。
守孝期结束,尹会一已经是五十多人的人了,但依然得到了朝廷的启用,先授工部侍郎,后又命其督管江苏学政,之后在乾隆十三年,又转入吏部任职。
可以说,尹会一就如同一个当时的模范标杆,不管是政绩,还是为人,另外还有孝道,都是当时的典范,也正是因为如此,乾隆对其愈发的重视。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八月,尹会一在巡视松江学政时,病逝于任上,享年58岁。
这便是尹嘉铨父亲尹会一的经历,从其中就能看出,这个尹会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官,同时也是一个好人。
那么,这又和尹嘉铨多年后被处死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里。
因为尹会一的官声不错,加上乾隆皇帝对其人品、能力的看重,因此尹会一的儿子尹嘉铨,在父亲的荫庇下,考中举人后,便顺顺利利的进入了官场。
并且,尹嘉铨的仕途之路,也是顺风顺水,先后担任过刑部主事、郎中,之后又官至大理寺正卿,最终在该职位上致仕退休。
毫不夸张的说,尹嘉铨的仕途,简直顺利的不像话,而之所以如此,一来是他父亲的好名声帮助了他,二来,则是乾隆对其父亲的看重,也在暗中用上了劲。
但是,这就让尹嘉铨产生了一个错觉,他认为,乾隆皇帝对他们家有特殊的感情。
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答案并不是,乾隆皇帝看重尹会一,是看重他身上的特质,比如能力突出,比如孝道,而这样的特质,符合当时乾隆想树立一个官员标杆的标准。
因此,乾隆才会不断提拔尹会一,而并非是真的对尹家有什么特殊的偏爱。
至于尹嘉铨的仕途能顺风顺水,其实主要是在父亲尹会一的福荫下,尹嘉铨又没有犯过什么错,加上乾隆也想让天下人看看,标杆的后人,一样可以官运亨通。
但这些,尹嘉铨并不明白,他单纯以为,父亲也好,自己也罢,能在朝堂内外顺风顺水,就是因为乾隆皇帝在刻意照顾他们。
所以,悲剧就这么产生了。
悲剧具体产生的过程,是在乾隆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当年三月,乾隆巡幸五台山,回来走到保定时,就在此驻跸(小住)。
而此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尹嘉铨,恰好已经退休在家,得知乾隆皇帝驻跸保定时,一个强烈的想法涌上了心头。
他要趁着这个机会,去面见皇帝,并向皇帝申请,请乾隆皇帝赐给他父亲尹会一一个谥号。
于是,尹嘉铨写了一封奏折,派儿子呈送至乾隆面前,在这封奏折里,尹嘉铨除了极尽溢美之词夸耀父亲的功绩外,同时还恳请,希望乾隆皇帝能效仿当年康熙帝为宣扬道学的名臣陆珑其追谥为“清献”那样,也给父亲尹会一进行追谥。
而乾隆在看完这份奏折后,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你尹嘉铨在教我做事?
坦白来讲,为有功绩的大臣上一个谥号,对于乾隆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他心里却相当“不得劲”,为何?尹会一是有功绩不假,但不能是他儿子主动向朝廷索取谥号。
所以,这一点就让乾隆极为恼火,本来他恨不得当场治尹嘉铨一个妄言之罪,但考虑到尹会一是自己亲手树立起来的道德标杆,如果就因为一份奏折便直接处理他儿子的话,未免有些打脸。
况且,尹嘉铨好歹也是朝廷的退休官员,加上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要是直接下旨申饬,或者问罪,确实有些小题大做。
所以,乾隆皇帝忍了几忍,最终决定,暂时压下这股怒气,仅仅是在奏折中,给尹嘉铨了一番稍带“警告意味”的回复。
乾隆是怎么说的呢?大意是,为谁上谥号乃是国家大事,需要多方考评后才能决定,作为臣子,不能妄求,同时乾隆还说,考虑到尹嘉铨是出于一片孝心,是为了父亲,所以这次就不追究了,希望尹会一在家安分。
说实话,乾隆的回复,已经说的够明白了,并且也算是给了尹嘉铨面子,没有对其问罪,总之就是,乾隆这次真的是相当宽容。
但问题是,尹嘉铨并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在他看来,乾隆的宽容,正是对尹家的特殊照顾,所以,在收到回复后,尹嘉铨居然还不死心,再一次上了一份奏折。
这次奏折的内容,不是为父亲求谥号,而是希望乾隆恩准,能让父亲从祀文庙。
从祀文庙,即配享孔庙,古代文臣几乎都将配享孔庙作为自己一生最高的追求,而截止到清朝乾隆时期,能从祀文庙的文臣,仅有一位,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康熙年间的名臣陆珑其。
这么说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从祀文庙的标准之高,而尹嘉铨则在奏折中,堂而皇之的请求乾隆皇帝,希望能让他的父亲尹会一“一并从祀”。
这么一来,当乾隆看到这封奏折之后,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乾隆怒不可遏,当即斥责尹嘉铨为“肆无忌惮、丧心病狂”,不能够称其是“为博虚名,置国家名典于不顾”。。
甚至,按捺不住火气的乾隆,当庭责骂尹嘉铨为“大肆狂吠”的“疯狗”。
总而言之,乾隆这次确实气的够呛,正因为如此,他当即下令,先革去尹嘉铨的顶戴,之后锁拿进京,交刑部审讯。
不仅如此,乾隆又一并下令,抄没尹嘉铨的家产,同时他还特意叮嘱办事的官员,称尹嘉铨此等“狂悖”之人,平时必然有不少“妄行撰述”之作,因此,要求办事官员多多留意,务必“据实来奏”。
就这样,大学士英廉以及其他官员,在奉了乾隆旨意后,对尹嘉铨在京城的家产迅速进行了查抄,由于有了皇上的口谕,这次查抄极为彻底,除了查抄出尹嘉铨的房产、财物等之外,还将其家中的但凡带字的书、画等物一并抄没。
与此同时,直隶总督袁守侗,又将尹嘉铨老家的田产等一并抄没。
总之,这一通抄没下来,尹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算是一下归了零,但这还不算什么,最让尹家人惶恐不安的是,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皇帝会对尹嘉铨以及全体尹家人做什么样的处置。
在之后大约半个多月后,大学士英廉连同翰林数人总算将尹嘉铨家中的书画之物检阅完毕,对于其中涉及到悖逆之语的书籍、字画一一归类,最终,正式开始了三堂会审。
会审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是采用一问一答方式,英廉主问,跪在堂下的尹嘉铨回答,而对于英廉提出的任何疑问,以及所有认定尹嘉铨有“悖逆”之言的罪名,七十多岁的尹嘉铨,全盘承认。
也就是说,不管英廉说他犯了什么罪,有哪一句话,哪一些言论冒犯到了朝廷和皇上,尹嘉铨压根不反驳,反正就是一句话,自己老眼昏花,实在是“狂吠无忌”,确实罪该万死等等。
具体是尹嘉铨当时是抱着必死之志,还是寄希望自己认罪态度好能博得乾隆同情,这个不得而知,但在他的这种积极认罪之下,会审极为顺利。
最终,会审初步议定,尹嘉铨犯有“狂悖妄言”、“目无君父”、“大逆不道”等罪,按律拟凌迟,其家属,男十六以上斩,其余均发功臣家为奴,所有财产,均充国库。
这个判决,不可谓不狠,而之所以会下这么重的判决,也是主审的官员们,得知乾隆差点没气晕过去,故而暗中揣测,特意将刑罚顶格而定,以便乾隆能够消气。
而这份初步判决递呈至乾隆面前时,乾隆则再次下达谕旨,并又一次历数尹嘉铨之罪,并提出,犯下如此重罪,凌迟处死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在谕旨后半部分,乾隆话锋一转,指出,尹嘉铨虽罪大恶极,但念在是初犯,且也算是有功之臣后人,加上在任上时勤勉负责,因此,乾隆决定开恩,改凌迟为处绞立决,而对于尹嘉铨的家属,则“一并加恩,免其缘坐”,另外,家产也发还尹家。
这个消息,让包括尹嘉铨在内的所有尹家人,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但如今却从鬼门关门前走了一遭后,活了过来,自然是激动无比。
所以,尹家人赶忙磕头谢恩后,等到尹嘉铨被绞死,欢天喜地的收拾一切,返回家乡,从此小心翼翼的过起了日子,再也不敢提什么给皇上递奏章的事情了。
当然,尹家人是走了,但朝廷对于尹嘉铨的文字著作,还在不断查抄,最终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福建以及其他多个省份,均查获数以万计的涉及到尹嘉铨的文字,其中包括书籍著作、石刻碑文等等,对于这些,乾隆下令,全部予以销毁。
就这样,发生在乾隆中晚年时期,一场因为两份奏折引起的这场案子,一直折腾了大约一年多才算消停,如果尹嘉铨当初能知道自己这个举动,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为父亲请谥。
总而言之,乾隆之所以下令处死尹会一的儿子尹嘉铨,表面原因是因为尹嘉铨为父亲请谥,惹怒了乾隆,实际上,乾隆是想借助此案,来告诫天下臣民,作为皇帝,掌握生杀恩罚大权,而作为臣子,就应当勤勉办差,而至于赏赐,如果有,那就是皇恩浩荡,而没有,也不能有非分之想,不然的话,尹嘉铨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