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荃和他的十几万大军已经陈兵天京城下。此时,上至曾国荃,下至普通士兵都认为光宗耀祖在此一战。
正当曾国荃望着天京城出神时,心腹爱将李臣典前来奏报:“启禀大帅,三万斤火药已安置完毕,随时可以点火炸城墙,请大帅下令!”
曾国荃看了一眼身后众多将士期待的目光,终于下定决心:“点火!”
霎时间天京城下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天京城墙在这连续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湘军们便呐喊着向城内杀去。
太平天国盘踞十年之久的天京终于城破,然而曾国荃却没有着急去逮捕那些太平天国叛乱头目,而是带领亲卫队前往水西门灯笼巷,那正是太平天国圣库的所在地。
当圣库大门被打开后,看着眼前的景象,曾国荃顿觉天旋地转,大呼一声:“我命休矣!”
与太平天国连续战斗了将近十年的曾国荃,此刻终于平定这场叛乱,但他面对圣库为何又会说出这样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来呢?
血战太平天国居功至伟
进入十九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积压的民族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再加上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来侵略势力的一再妥协,更加加重了底层民众的生活负担,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不可避免。
广西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号称太平天国。
其势力迅速从广西扩展到湖南、江西乃至富庶的江浙地区,所到之处被压迫已久的底层百姓纷纷响应,让这场农民起义迅速席卷江南。
清政府自然不会坐视太平天国推翻自己的统治,便首先派出驻守在各地的八旗军进行镇压。但此时的八旗军已经丧失了当年满清入关时的战斗力,成了一手长枪一手烟枪的“双枪兵”,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根本无力抵抗。
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给予地方汉臣就地练兵的特权,于是如曾国藩、李鸿章之类的晚清重臣便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成长起来。
当时,能够与太平军相抗衡的只有曾国藩的湘军,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亦是屡战屡败,情势一再告急。
咸丰六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天京站稳了脚跟,更是首次攻破了曾国藩的江南大营。在这危难时刻,曾国荃作为曾国藩的弟弟,自然是忧心如焚。
曾国荃原本只是一介书生,但见兄长被太平军围困,忧心之下便联络当地知府,顺利招募了三千人马驰援曾国藩。
曾国荃首次带兵攻打被太平军控制的小城吉安,没想到首战告捷,就连朝廷都对他进行表彰,同时直接赐予他官职。
初次尝到甜头的曾国荃更加卖力与太平军血战,与曾国藩屡战屡败不同的是,曾国荃在战场上战术运用得当,多数战役均能取胜,这一点就连曾国藩也非常诧异。
随着军工积累越来越多,曾国藩便将更多的军队交给曾国荃来统领,而曾国荃也没有让兄长失望,带领湘军在江南地区迅速清剿太平军,收复了大片失地。
但是有一点,曾国荃在战斗中经常会做一些中饱私囊的事。
每破一城,曾国荃总会将城内积攒的钱财想方设法送到自己家中,而对于士兵也不加约束,任凭他们去抢劫民财,导致被收复的地区民怨沸腾。
面对曾国荃的所作所为,清政府却并没有太多的干预,就连曾国藩也只是口头训诫,没有实质性的处罚。
当时满清政府已经内忧外患,南方是正在肆虐的太平天国,北方却正在和英法联军打第二次鸦片战争。
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实在难以分心去管这些小事。
好在曾国荃得了好处之后是真卖命。
在曾国荃和曾国藩的通力配合之下,湘军步步紧逼,将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一再压缩,最终只剩下安庆和天京两座重要城市。
在曾国荃的带领下,咸丰十年湘军开始围攻安庆。
安庆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门户,并且这里存放着太平天国大半的粮草和军用物资,只要攻破安庆,天京就危在旦夕。
太平天国方面见曾国荃来势汹汹,同时也知道安庆的重要性,便派出陈玉成前去守卫安庆。
陈玉成抵达安庆后在城外布置多条防线,打算与曾国荃打一场消耗战。
但是曾国荃却利用优势兵力打算执行将安庆城团团围住,再慢慢蚕食的策略,双方就在这安庆城下进行长期的拉锯战。
然而失去补给的安庆已经与孤城无异,在曾国荃的轮番进攻之下,安庆城破。
陈玉成与上万太平军全军覆没。如此一来,挡在曾国荃面前的就只有天京了。
圣库空空如也,“我命休矣”
天京即南京,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这里后将这里确定为都城,并改名为天京。从此,天京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心。
在天京,洪秀全宣布建立起了一系列行政、军事制度,其中就包括圣库制度。
所谓圣库,就是将一切战争所得,包括在攻打某处城池后所获得的当地钱粮物资,全部都带到天京的圣库中,再根据战争所需进行调拨。
如此一来既为战争解决了军饷、物资采购的问题,又方便对境内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在太平天国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太平天国高层内部的变化,这个圣库也逐渐变了味道。随着太平天国的实际控制区域不断缩水,圣库所能征缴的战时所得也越来越少。
为了保证圣库充盈,洪秀全下令将天京城所有百姓的家财全部充入圣库,甚至规定百姓家里有余钱超过五两者皆要满门抄斩。
在如此严苛且惨无人道的律法之下,老百姓们只能将自己积攒的财富上交圣库,于是短时间内天京圣库便积攒了巨量财富。
当曾国荃攻克安庆之后,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大肆劫掠,而这次由于朝廷给了一定的压力,曾国荃只能无奈将大部分劫掠所得上交朝廷,自己仅仅留下了一小部分。
然而此刻天京已经指日可破,他也早就听说天京圣库中存放着大量的财宝,于是也便释怀。
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曾国荃率领大军开始向天京进发。
当先锋部队抵达天京时,天京守军却做出了激烈的抵抗,再加上天京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曾国荃多番进攻也没有任何进展,只能暂时围困天京。
直到其爱将李臣典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火药,才直接轰塌了城墙,曾国荃率军攻入了天京成。
此时洪秀全已经去世,主持天京防务的是忠王李秀成和洪仁达等人,然而城破之后他们很快就被湘军生擒。
站在朝思暮想的天京圣库门前,曾国荃和将领们都激动不已,然而当门打开后,曾国荃他们全都愣在当场。
谁能想到,这偌大的天京圣库里居然到处都是被灰尘封藏的货架,放眼望去一片残破之景,曾国荃派人在圣库中里里外外搜了几遍都没能发现一两银子。
曾国荃顿时惊呼:“我命休矣”。
早在围攻天京之前,曾国藩就曾交代过曾国荃,突破天京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控制圣库,不光是湘军需要这笔钱来充军饷,就连朝廷都需要这笔钱来赔偿英法联军军费。
现在圣库空空如也,作为直接指挥官的曾国荃自然是大为恼火。
他随即想到,洪秀全会不会已经提前将这里的财报早早的转移走,想到这里他马上带人赶往天王府。
此时的天王府里已经是一片混乱,湘军正在里面抓捕藏身在此的太平天国头目,整座天王府里四处着火,呼喊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宛如人间炼狱一般。
当曾国荃带人赶到后,马上将这里封锁起来不允许任何人出入,随机调集城中军队彻底搜查天王府,他交代士兵要尤其注意暗道、密室之类的可藏匿东西的空间。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曾国荃率领湘军在这里连续找了三天三夜,掘地三尺,抽干了花园池塘的水,竟然也没有找到任何财宝的影子。
当财宝不翼而飞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后,曾国荃也不得不放弃,只能将这件事夹在捷报之中上奏给慈禧太后。
此刻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惹上了大麻烦。
财宝背后的权力与利益
太平天国的财宝对于清政府无疑是一剂延续生命的强心剂。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大清朝早就已经走到了亡国的边缘,种种乱象都昭示着整个立国二百年的帝国已经走到了末路。
首先是国内。
当时的清政府除了要面对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之外,还要应付北方的捻军起义以及西北的回民起义,这三场农民起义参与人数皆在几十万人以上。
捻军起义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皖北以及河南等地,直接威胁清朝的统治中枢直隶。
回民起义则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这片区域自从康熙年间就民族矛盾尖锐,并多次发生叛乱,此次回民起义更是险些建立国中之国。
最后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迅速控制了江南税赋重地,连续多年的战火摧毁了江南地区的财税来源,更让清政府收上来的赋税严重缩水。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清政府将无力征讨捻军起义和回民叛乱,国家危在旦夕。
而就在此时,英法联军悍然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直接杀入北京,咸丰帝趁乱逃往热河。
英法联军在京城犯下累累恶行,纵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更在事后签订的《北京条约》中向清政府索取大量赔款,清政府更加一蹶不振。
不过好在当时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这就让清统治者看到了一线希望。
只要太平天国被平定,清王朝就可以利用太平天国多年以来搜刮并积累下来的财富平定四方叛乱并偿还英法联军的赔款。
但是,当曾国荃的捷报传来时,竟然写明在天京城内并没有发现任何财宝,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满清高层的小算盘落空了。
事实上不仅满清高层的如意算盘落空,就连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也因此而陷入困境。
朝廷虽然给予了汉族地主一定的统兵权,但归根结底还是无法彻底信任他们。
因此对于汉族地主招募的武装根本不予以支付军饷,而且所有的战备物资都要汉族地主自己筹措。
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以湘军为代表的汉族武装势力为了维持军队的日常运作和战斗力,多次不惜直接抢劫民财来充作军资。
但当时的江南百姓已经饱经战火摧残,早就榨不出油水,故而军队财政亦是捉襟见肘。
幸好有一批支持清政府的富商士绅甘愿为军队筹集军饷,这才让湘军能够勉强维持战争开销。
湘军对于太平天国的这笔财富同样十分渴求,所以曾国藩对于曾国荃的这份“天京无财货”的报告简直不敢相信。
就因为这一份捷报,曾国荃将自己推向了悬崖边上。
从湘军到朝廷没有人愿意相信他,虽然他依然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和升职,甚至还获封爵位,但他清楚很快就有人该找他算账了。
不久之后,朝中就开始有人弹劾曾国荃,指控他贪污军费,纵兵劫掠等罪名,条条大罪恨不能将曾国荃诛灭九族。
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贵族正愁没机会收拾日渐坐大的湘军集团,便以此为由令曾国荃夺职回家养伤。
曾国荃为剿灭太平天国,在战场上与太平军血战将近十年,最终却依然难逃兔死狗烹的命数。
一切只是因为他低估了满清贵族的权术,身在如此国家,纵然凭借一腔热血为其续命,但终究还是换不回他们的半分感激。
至于太平天国的宝藏下落,最有可能的一种推测则是早已被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高层挥霍一空,但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曾国荃已经为这份宝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而满清失去了这份宝藏,在今后的统治中也不过是勉力维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