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既是一种极端的暴力手段,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传播活动。中法战争期间,围绕着中法“当战”还是“当和”的问题,清政府在内部群臣党派中也爆发不断的争议.
但随着法越边境的事态发展和社会民众的舆论,最终清政府还是站在了主战的历史上,那么法国究竟为何这么弱呢?
一、中法战争前夕
1、主战还是主和
人们在相当长时期里总习惯于将“主战”与“主和”之争,看成是要不要反抗西方侵略,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甚至是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样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问题。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薛福成在中法战争爆发前就指出:“主战”与‘‘主和"“二者皆非”,因为矢壹意欲战,则将使彼不能转園,兵连祸结,致成不了之局。且中国武备未精,未可为孤注一掷。法国自认侵越与中国无关,若中国援越抗法,法国必将打击。
中国海岸线漫长,清军水师军纪松懈,军舰战船有器无人,若与法军交战不可战胜。主站的观点是黑旗军在越南屡败法军,法军不可惧怕。中法战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中国与法国开战是被迫而战,是不得不战。
中法战争爆发后,清廷内部的“主和派”也发出了强而有力的声音。“主和派”认为,虽然中国历经洋务运动,国防力量较之前有所增强,但与法国相比,差距仍然是相当明显的。
因此中法一旦交战,中国难有取胜的可能,惟有与法国议和,才能为洋务运动争取到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才能更有利于清廷的统治。清廷不应受主战情绪的干扰,而应冷静制定决策。不过在整个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虽然也打出了“调停”的幌子,但却一味怂恿清廷与法国妥协,并且始终都在盘算着如何能从“调停”中牟取到一己之私。
中法虽然签订了《李福协定》,但由于“观音桥事件”的骤然爆发,两国又再度被卷入战争之中。马江之役后,虽然清廷正式向法国宣战,然而出于中法实力悬殊等多方面的考虑,“议和”仍被不少朝野人士看作是结束战争最合理的选项。
2、黑旗军打败法军
在中越境地,清军、黑旗军在北宁与法军决战,大败法军。清军、黑旗军一路向南直抵西贡,收复被法国占领的越南领土。
在清军顽强抵抗下,法军被迫求和。虽然求和,法国依然向清政府索要赔款。在“观音桥事件”中,法军遭到驻越清军重创,法国和谈代表随即向总署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限期撤兵赔款,但清廷却只同意撤兵而拒绝赔款。此后中法战争便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战火延烧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在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关键时刻,不惜与法国一战,显然就是“民之所欲”,拒绝向法国赔款,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相比,中法战争时期,清军对外国的兵法、器械已经很熟悉,已经应对对敌的阵法。
二、法国国家形象
1、国力强悍,穷兵赎武
普法战争后,为防止法国伺机对德国寻仇报复,以首相俾斯麦为首的德国高官便不断鼓动法国对外殖民。
中法战争之所以爆发,导火索就是法国希望能够在越南“扩大其政治运作基地”,因此对越南展开了殖民入侵所致。而普法战争中法国之败,是败在了一个“骄”字上。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败北,但它仍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欧洲强国。
由于法国此刻正加紧对越南进行殖民入侵,因此它实际上已成了中国的邻国,而龄江教案则可能给法国进犯中国西南边疆提供借口。法国共和派政府自19世纪70年代执掌国家大权后,他们从政治和战略角度出发,重新制定了法国的海外殖民政策,企图以对外扩张的“成就”来再现法国的国际地位。
法国在亚洲的殖民计划则是:在控制柬埔寨和越南的基础上,占领整个印度支那,进而打开通向中国西南的道路,参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随着法国加紧对越南的殖民入侵,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或将面临严重威胁,也因此,中法两国存在着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2、法国仅会以强凌弱
法国是一个国力强悍而又穷兵黩武的国家。法国之所以敢侵占越南土地,归根到底还是依恃其强大的国家实力。
如果法军决意北犯,那么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必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在骄横狂妄的法国殖民者面前,树起英国这样一个可供效仿的“榜样”,这说明它对于越事的思考,还没有能摆脱清廷“以夷制夷”外交路线的基本框架。
三、中法战争清军战胜法国的缘由
1、清军战略的打击
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化,清军也逐渐被涂沬上了西方军队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法战争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清军初步西化的“成果展”。
战争结束后,清廷在军事战略制定、军事人才培养、军事后勤实施以及军事装备更新等诸多方面,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以往那种陈旧迟钝的军事体制。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与中国东南沿海多个地区展开,准确判断出法军的战略意图与进攻方向,这是清军调兵遣将、积极筹防的前提。
对于法国欲以台湾为“质”的企图,清廷倒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从当时急调已在籍养病十多年的前直隶提督、淮军名将刘铭传赴台湾担任巡抚、筹办海防,以及命两江总督曾国签参与设计渡台湾海峡作战方案等事宜上便可见一斑。
2、清军陆战的开展
黑旗军在长期的抗法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了分布散击、持久抗敌、夜袭设伏、近战摧敌、力避攻坚和野战制胜等多种战术,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黑旗军在进攻宣光时借鉴西法、使用堑壕战。这一战法最早始于1861年的美国内战,因为有效减少了士兵伤亡,其后便被广为使用。釆取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法,各自为战,引诱法军不断深入。
3、清军的海防
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在海防战术上一个比较突出的做法,就是对水雷的频繁使用,而这与其执行的“究宜于陆路而不宜于海口”的作战方针也是紧密相联的。
水雷在海战中的首次运用,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未遇任何阻碍,便从大沽口登陆进犯京津,这使清廷意识到水雷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的重要性。“军事自强”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中法战争爆发时,军事实力和官兵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
晚清时期,伴随着效仿西方军制、更新武器装备以及筹建新式海军等重大军事变革,清军军事后勤的形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李鸿章等人的积极推动下,清军武器装备得到了全面更新,战斗力大幅提升。
中法战争爆发后,出于快速传递越南军情的需要,清廷决定架设一条由京沪及长江沿线至广州再至龙州的电报线路,该线路在清廷对法国正式宣战前架设完毕。这条线路的架设,一改过去“奏折往返须五十余日”的被动局面,对军情的快速传递自然极为有利。
结语:
自1885年2月起,中法两国就在为结束战争而重启谈判,直到11月《中法新约》在北京批准换约,中法战争才最终画上句号。虽然中法战争以清政府的胜利告终,但从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法国国力强盛但失败于太过于傲娇的盲目自信,这给了相对实力弱小的清朝击中要害。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以极为单薄的海军力量,就对东南沿海实施了长期封锁和袭扰,给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本身就从一个侧面说明,法军官兵的军事素养要远远高于清军。
创建海军便成为清廷“御外”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洋务派兴办的各类军工企业,对海军建设和海防部署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而中法战争期间中法两军展开的数次海战,更使得这种推动作用变得广为人知。
参考文献:
《清史稿》
《万国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