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印度对二战的贡献相差无几?为何法国是进五常而印度没有?
联合国和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这是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基本规定。简单来说,反法西斯联盟中地位最高,谁在二战后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就越高。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然,一定会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法国和印度贡献差不多?印度有贡献吗?
我们来好好盘一盘。
先说法国。一开始法国和英国穿一条裤子,两个国家在法国入侵波兰后对德国宣战,打了几个月的“静坐战争”,同时,法德边境上的马奇诺防线修建起来,用以抵抗德国可能存在的侵略。但是英国和法国没想到,德国竟然不讲武德,从荷兰和比利时低地国家入手,直接绕开了马奇诺防线。英国人坑了队友,直接坐着船跑了,法国独自面对纳粹德国,抵抗了40多天就宣告投降了。
法国的投降,是整个国家的投降,包含了法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绝大部分军队,还包括了法国所有的殖民地政权。当时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认为,投降德国才是法兰西的唯一出路。
但是,并不能说所有人都投降了德国,还有一部分法国人,成为了抵抗德国斗争中的英雄。而这些抗德英雄,一部分听戴高乐将军的,另一部分则是在法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戴高乐的人,在英国组织流亡政府,号称“自由法国”,当然,其他被德国灭掉的国家也纷纷效仿,“自由波兰”“自由荷兰”,说好听点是自由,说难听点,不就是流浪汉吗?
平心而论,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对抗德斗争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了解,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戴高乐身边的人,只有四五百人,只相当于一个营。后来陆陆续续有7000多人加入了自由法国,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旅的兵力。
作为对比,中国的东北抗战大家可以了解一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8万东北军摇身一变成了为关东军服务的汉奸伪军,可是,同时又有数万东北老爷们拿起武器为保卫家乡而战,一开始是零零散散的自卫军、义勇军和警察,到后来有了共产党领导,形成了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直到1940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大部分抗联遭遇毁灭性打击,残余兵力退入苏联,才算结束。可即便是退入苏联,抗联的部队也依然保持了数千人之多。最后,抗联部队改编为步兵独立旅,随苏联红军发动了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的军事行动。
军事上力量非常弱小,外交上也基本等于胡闹。
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只有英国政府承认他,说白了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而已。要不是后来英美两国扶持,戴高乐无论如何也成就不了后来的事业。
反而是法国共产党,在抗击德军侵略上,做出的贡献更大。数据显示,法共领导法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运动,组织二三十万人的游击队在敌占区开展地下斗争,有7.5万党员在斗争中牺牲。1944年9月起连续参加五届联合政府。
正是因为法国共产党在德国占领期间坚决抗击侵略,才促使他获得了巨大的议会优势。最终戴高乐不得不通过修改宪法等方式派出法共的优势,最终法共在国内外敌人的共同绞杀之下,失去了话语权,也放弃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指导。
总而言之,法国在二战期间并不是两头下注,而是大部分投降德国,少数人坚持抵抗。姑且给这样一个比例——90%法国人投降,3%随着戴高乐跑到英国当了“远距离革命家”,7%则跟随法共在国内搞游击队抵抗。
法国的大部分人当了德军帮凶,少数人抵抗德国入侵,折合一下的话,法国对二战的贡献,实际上是负值。
印度在二战期间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整个国家都处在英国的控制之下。当然,印度的国大党的甘地和尼赫鲁在印度有相当的影响力,可以被当做类似于“自由法国”那样的政治实体,英国人想要在印度抵抗日军,或者征集印度人到北非和欧洲作战,就不得不和甘地尼赫鲁等人合作。
印度有亲英国派,就有亲日本派。亲日派的主要领导人是苏巴斯·钱德拉·鲍斯。鲍斯非常热衷于印度脱离英国彻底独立,政见上与尼赫鲁接近,与甘地的保守思想相左。因为激进的反对英国,鲍斯做了很多次监狱。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开始与鲍斯接触。鲍斯在日本支持下组建了印度国民军,在新加坡组织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很多被日本俘虏的印度裔英俊,摇身一变成了为印度独立而战的战士。
鲍斯一度带领印度国民军到达缅甸的仰光,策划从缅甸进攻印度的行动。
直到今天,鲍斯依然是印度的独立英雄之一,即便是投降过日本,也没有因此改变。
试想一下,如果鲍斯的自由印度成功了,印度就能换个主人继续过日子,日属印度的日子会怎么过?甘地等人能用非暴力不抵抗打败日本人吗?
当日本发动了英帕尔战争时,美军在这里的支援已经非常充分,日本军队打了很久都打不下来,最后落荒而逃被人追亡逐北,这就是印度抗日的全过程了。
简单来说,印度在二战中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印度裔的英军,在战斗力在拉胯,毕竟有那么多的人数在那摆着。二战结束后,英国也是忌惮自己一手打造的100万印度裔英军,只能同意印巴分治,让他们自己过日子。
所以,当1947年印度成功从英国分离出来时,实际上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边缘国家。
1945年二战一结束,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已经尘埃落定,印度建国晚了,自然不可能成为一个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常之一。这就是印度运气不行。
但是,印度在建国初期并不是国力不强,印度发现,全世界分为了两个阵营,亲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亲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于是,印度一面在苏联和美国两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一面成为了苏联和美国之外的第三大势力——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老大!
印度还一度想把五常中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收做小弟,结果中国给他一顿暴揍,印度被打的鼻青脸肿,再也不敢当中国的大哥了。
延续到今天的结果就是,印度实际上根本没有加入五常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加入五常的机会。
当然,如果我们抛开对二战贡献这一条,来看看法国和印度在二战后的国家实力,你就知道为什么法国能加入而印度却不能加入了。
1945年二战结束,世界各国的实力排名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苏联、法国、英国、日本、德国,然后才是中国和印度。印度的实力,尚且比不上日本和德国这些被打成废墟的国家,更别说还要和法国掰手腕了。
法国在二战后,实际上已经成了欧洲大陆的老大,成了美国对抗苏联的最重要桥头堡。甚至,戴高乐对二战没啥贡献,依然要对美国说不,要恢复法国对世界秩序的领导。这种局势下,法国不仅是五常之一,而且是美国和苏联之外,最有发言权的国家。
再看印度,表面看是美国和苏联都在讨好他,可是,印度在整个过于优越的国际环境中,根本没有了努力练习内功发展自己的动力和压力。从此以后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国家。
当然,如果我们假设一下,印度在1940年以前就获得独立,有机会参加二战,五常之中会不会有印度的地位呢?
答案依然很悲催——没有!
因为,印度距离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大魔头太远了!不能像苏联、英国和中国那样堵枪眼,不能向美国那样当法师一给前面运军火,又不能向法国那样一过来就躺下受死保存实力,最后,印度绝对当不了五常。
即便我们再退一步,给印度搬个家,让他成为距离日本更近,而且自己独立。印度有机会成为五常吗?
我的推断是,不仅成不了五常,反而有可能成为战败国被瓜分。
如果印度距离日本更近,他大概率不会像中国那样不断抵抗不断抵抗直到胜利。因为,印度直到现在都是换主人最快的国家,前面讲的鲍斯,如果机会合适,那绝对有可能成为日本在印度的代理人,整个印度都会成为日本殖民地。到时候,印度心甘情愿为日本提供各种战略资源,帮助日本打仗,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印度会成为战败国,被五常瓜分。
所以,印度应该庆幸,自己没有成为无常的机会,要不然会赔上整个民族的前途!
参加二战加入五常,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凤凰涅槃的修行,印度这样浮夸没有自强不息传统的国家,如果强行涅槃,多半是要烧成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