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母亲死后,外祖母派人来接,林如海就请托贾雨村护送女儿进京。从此父女分别,直到林如海日后捐馆扬州城之前,林黛玉才回去。
林黛玉进京有三个疑点。
一,尽管她母亲去世,有外祖母教养外孙女的风俗,但贾母也不会听说女儿死了直接派人来接人。
二,林如海送女进京,实在没必要费大力气请托贾雨村护送。
以给四品知府复职为代价送林黛玉进京,太小题大做了。林如海也真不可能对贾雨村那样看重。
三,林黛玉身体不好,小时候癞头和尚前来度化不成,留话不让她再见外姓亲属,也不让她哭,可林如海还是把她送走,让人疑惑。
(第三回)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从小就有病,一直吃药也不好。癞头和尚告诉了她两个办法:
一,总不许见哭声,也就是说要少哭泣伤心。
二,不要见父母以外的外姓亲友,就能平安一世。
如果林如海能遵从癞头和尚的话,林黛玉能保一生无虞。
如果林如海不把她送进贾府的话……
读书人全知全觉,难免不理解林如海的做法,为什么一定要把林黛玉送给贾母抚养,自己留在身边不好么?
但设身处地从林如海的角度,就能理解他送林黛玉进京也是不得已。
首先,林如海没必要听癞头和尚的。
癞头和尚是茫茫大士化身,读书人知道,林如海并不知道。
茫茫大士化身癞头和尚游戏人间,形象本就是对世俗之人的一重考验。
他去林家,疯疯癫癫就要度化人家女儿去出家,可不就被当成骗子和疯子?
这种人说的话谁会相信?
妙玉当初和林黛玉情况类似。但她出家是去到家里熟悉的玄墓蟠香寺,师父肯定也知根知底才会被舍了神佛。
同样经历的甄英莲,甄士隐就绝不相信僧道二人的胡言乱语,拒绝被度化。
林如海既然不相信癞头和尚,对他的话自然是半信半疑。
他把这些话告诉女儿知道,表明心中的疑虑。
可当儿子和妻子先后去世后,林如海便不得不把林黛玉送走。
其次,林黛玉进京另有隐情
贾敏去世,林如海马上派人进京报丧。如果不是他请求贾母派人来接外孙女,以贾母的教养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来接林黛玉。
所以,林黛玉进京肯定是林如海主动安排。
根据后文小耗子偷香芋故事,影射林如海遭遇扬州盐课贪腐重案,对手要对林黛玉下手,以及妙玉被权势不容,被迫离开家乡进京这两个线索看,林黛玉进京实为避难而去。
林如海为了不让林黛玉受盐课贪官们伤害,不得不将女儿送走。
否则他不也不至于请托贾雨村护送,花大力气为他复职了。
至于癞头和尚所谓“不要见外姓亲戚”,在那种危急时候,林如海也顾不得了。
他在交代林黛玉的话中,也能听出孤注一掷的心思。
林如海当时的话有三层含义,说明他有决死之心。
一,林如海送女急切,为减顾盼之忧,也就没有后顾之忧。
二,林如海不打算续弦,人生至此不再打算。
三,林如海没有过继儿子的打算去继承林家,最是决死之心。
正因林如海有决死之心,才折射出当时情况的危机,以及他送女进京的迫切。
至于和尚的话准不准,已经不是他当时能够考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女儿离开总比留下更安全。
从儿子和妻子死后,林家已经散了。林如海当时的情况就是送走女儿与仇人对决。因为那些人既然要对林黛玉动手,显然贾敏和儿子的死也不简单。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