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英国衰落后,美国不断干预其中东殖民地,丘吉尔表示很无奈

英国衰落后,美国不断干预其中东殖民地,丘吉尔表示很无奈

美国是一个由殖民地演进而来的国家,也因此使得国内反殖民主义传统的倾向浓重。1950年,美国国务院在起草对殖民地区的文件中指出:

面对殖民地问题时,每一个美国人似乎出于本能地赞成殖民地人民反对他们的欧洲统治者。

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方式已经过时,而美国的殖民统治方式将是最适宜的。

事实上,罗斯福一直用其华丽的语言外衣掩饰他实现战后美国领导世界的目的。只是罗斯福空有这一抱负却无机会展示。

众所周知,美国自独立始,由于实力衰弱,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以避免卷入欧洲纷争。

随着实力的增强,其野心也随之膨胀,企图建立战后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的蓝图应运而生,其总设计师就是罗斯福,无奈孤立主义仍是美国主流思想。

二战的爆发正中罗斯福总统的下怀,但如果没有一个正当理由,美国人民是不会允许美国参战的,恰好,日本给了美国一个“绝好”的理由——珍珠港事件,由此,美国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二战期间,美国对它曾经的母国可谓是鼎力支持。但在支援英国不落入德意日之手以维持世界秩序的同时,美国更想的是怎么打入英帝国内部。

从《大西洋宪章》的“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愿望的领土变更,承诺给所有人民以民族自决的权利”,这一内容可见罗斯福的真实用意。在《大西洋宪章》签订前夕,他就向丘吉尔指出:

“这仗是没法打的,假如我们一方面说是在对抗奴化人民的法西斯,而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想法去帮助全世界的人民从落后的殖民地政策中解放出来。”

丘吉尔马上意识到美国的用意,他回答说:“总统先生,我相信你是在想法子毁灭我们的大英帝国。”他接着无奈的说:“你已经知道了我们晓得没有美国,大英帝国是站不住脚的。”

《大西洋宪章》签订不久,罗斯福总统针对丘吉尔在下院的言论指出:“必须保证《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和大陆。”

这一内容不仅针对德日的占领地,同样也指向了英国的生命线——印度。

在1775年到1783年独立革命时期,英国殖民地共有十三个州,这些各自独立的主权州之间形成巨大的混乱。到1783年革命结束时,十三个主权州根据《邦联条例》联合在一起,这种临时性政府继续行使权力,直到从经验、考验和错误中能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联邦。

因此,罗斯福建议在印度也成立一个谓临时政府,由少数代表领导,其中包括不同的阶级、职业、宗教和地区——这个领导的团体将被承认为临时自治领政府。

其实所谓的“临时”随着时间的转变就会变成永久,这意味英国将会失去这片殖民地。对此,丘吉尔敏感而愤怒地说:

“英国虽不想要得到任何新的领土或基地,但打算保持他们原来所有的一切,不通过战争,就不能从英国夺去任何东西。”

1944年,罗斯福抵制了英国和俄国试图通过政治协议,确定他们战后在东欧地位的做法。10月9日,在英、苏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丘吉尔就英、苏在最敏感的巴尔干地区提出建议。

他认为苏联的军队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同时,英国在这些地方也有利益,就英国和俄国而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瓜分方案。

为了“公平地”瓜分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丘吉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百分比”方案:

即罗马尼亚:俄国占90%,其他国家占10%;希腊:英国占90%,俄国占10%;南斯拉夫:俄国占50%,英国占50%;匈牙利:俄国占50%,英国占50%;保加利亚:俄国占75%,其他国家占25%。对此,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

这样一来,巴尔干地区就被英、俄简单粗暴“瓜分”了,但是丘吉尔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态度,丘吉尔向罗斯福保证,他们处理一切事情时不会使罗斯福受到约束,所有英国和俄国之间取得的初步协议,如果未经同罗斯福进一步讨论并和他协调一致,任何事情都不会确定下来。

罗斯福虽然极不情愿在巴尔干看到这种情况,但为了大局着想,还是批准了他们为期三个月的纯粹是在军事上的做法。

对此,史学家阿瑟·雷恩指责说,罗斯福轻信斯大林的看法。他认为苏联控制波兰是为了把它作为未来防范外来侵略的安全屏障。

而美国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在其著作《罗斯福与俄国人》中指出,当时美国必须接受苏联的建议,因为它担心苏联在欧洲的势力将会更加巩固。斯退丁纽斯认为:

“某些批评雅尔塔会议的人虽然认为,如果不与苏联达成协议将会更好些。但是,如果我们在雅尔塔不能达成协议,俄国人仍然会占领欧洲地区,而有人硬说罗斯福似乎把这块地区送给了俄国人。”

从罗斯福对东欧的实际政策来看,他采取了支持或默认英、苏的百分比协定的态度。正如他在一次国会会议上坦率地说:英帝国是美国没有力量去消灭的现实问题。

罗斯福知道,俄国人在东欧有很强的力量,要把他们赶走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唯一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利用美国拥有的影响来改善局势。

美国以战时援助为契机,在保证这些地方不落入德、意之手的同时,趁机打入英属各殖民地以达到瓦解英属殖民地的目的。

在中东,战前美国在中东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因为英国处处设防,美国经济势力渗入困难重重。

二战爆发后,英国在中东的实力有限,德、意军队又步步紧逼,中东局势紧急,英国只能转而向美国求援。为确保中东安全,美国就要大力援助英国。

其实,在美国参战前,就已经承担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资供应中东英国当局的任务。正式参战后,美国便直接派出陆、海、空军直接进入中东的许多地区。

1942年4月30日,美国正式加入中东供应中心,国务院官员怀南特被任命为美国驻中东的文职代表兼该中心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另外还任命了驻中心的军职代表。怀南特在备忘录写道:“美国应考虑在中东事务中扮演一个更重要角色的可能性。”

后来,美国任命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兰迪斯接替怀南特,这时兰迪斯的地位与英国战时内阁中东事务大臣相等。

可见,这时的美国在中东地区已经与英国平起平坐,享有同等权力。美国借机开始一方面建立自己的阵地,迫使英国做出让步,获得更多的权益。驻中东的美国代表开始向每个中东国家派出代表,扩大美国的接触面,打入英国严密控制的经济领域。

据统计,美国在短期定货方面对中东的出口额1942年比1939年增加2倍,大大超过英国。

另一方面,它虚意同情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力图扩大在中东的政治影响。美国官员们到处批评英国的行为,同情民族自决。

罗斯福在访问北非和伊朗等地时,当面向摩洛哥苏丹、埃及国王和伊朗国王表示同情他们并支持他们的民族要求,大大提高了美国在中东的政治影响。

但是,在英国的抗拒下,美国想要完全控制中东还是不太现实。1941年英伊爆发冲突,美国采取了两面派做法。

美国公使一方面向英国提供关于伊军的行动情报,另一方面,对伊拉克民族主义政府并不一律否定,而是进行私下接触,了解它的政治意向,准备据此决定下一步行动。

赫尔还告诉美国公使,对承认伊拉克政府的问题,美国“不愿现在就采取一成不变的立场。”

此外,美国在战时也趁机插手巴勒斯坦问题。由于美籍犹太人强烈要求美国过问在巴犹太人的地位和前途,以及美国大选中犹太选票的重要分量,美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巴勒斯坦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而且,美国也急于在巴勒斯坦谋求立足点,建立自己的地盘。

但是,令美国最高当权者制定政策时大感头疼的是,美国国内也有两种意见:美国国会认为应该扶犹;一批军政要员认为不可得罪阿拉伯世界,否则会影响它对盟国的支持和对石油的控制,因此应该采取要么亲阿,要么中立的立场。

这也导致了在整个战争期间,罗斯福总统对此反复无常。他的继任者杜鲁门一上台就站到了犹太人这边。杜鲁门说:

“在我看来,在注意到我国的长远利益的同时,帮助那些不幸受到迫害的逃亡者找到自己的家园是可能的”。

此后,英美在这个问题上矛盾日益突出。

在埃及,为了不让它落入德、意之手,美国竭力保证英军的武器及后勤供应并出动空军参战支援,甚至还支持英国公使向埃及国王逼宫之举。

但美国也瞅准机会打入英帝国这一禁区。美国迫使英国一再退让,它则步步渗入。1941年11月,《租借法案》扩大到埃及,这既是英国的希望,也为美国资本进入埃及创造了条件。美驻埃大使说:“它将为美国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金融利益。”

在突破英镑集团的限制上,美国也取得了成绩。1945年1月,英国被迫给予埃及4000万美元信贷,大大扩大了美埃贸易,贸易总额比战前提高了3—4倍;美国从埃及进口额也大幅度增加,超过了英国。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政治影响力的增强,美、埃越过英国进行了最高级的接触。罗斯福于1945年2月会见了埃及国王,会谈内容秘而不宣,使英国大为不安。

战争结束时,埃及独立的呼声更强,英国势力削弱,而美国势力进来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英国在中东殖民不遗余力施加影响。随着战争的发展,英帝国不断衰弱,已经无力控制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各个殖民地,与此同时,美国趁势而起,凭借强大的实力,不断对这些殖民地施加影响,以此将美国利益成功打入进去。

英国虽然有不甘,但却只能无奈的“接受”,接受着“日不落帝国”的逝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俄国,美国,殖民地,苏联,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干预,大西洋宪章,观点评论,美国,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俄国,美国,殖民地,苏联,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干预,大西洋宪章,观点评论,美国,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俄国,美国,殖民地,苏联,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干预,大西洋宪章,观点评论,美国,中东,丘吉尔,英国,罗斯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