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昙花一现的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帝国,它的领土大到甚至超过了东方战国七雄领土的总和。而创下这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亲手缔造了这个庞大的帝国者,就是年仅二十多岁的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出生于马其顿王国的国都佩拉,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
亚历山大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了希腊全境,进而横扫波斯帝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最后兵锋直至印度河流域,使四大文明古国被其占据其三,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亚历山大就创下了这前无古人的史诗般业绩。
普鲁塔克记载,公元前344年某一天,12岁的亚历山大在操练场看到一匹没有被任何人驯服的马,最后只有亚历山大成功地驯服了那匹马。从此,腓力二世决定将胆识过人的亚历山大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腓力二世不惜重金,请全希腊最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担任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亚里士多德努力教导他去热爱希腊文化,征服科学的世界,但亚历山大想征服的却是现实中的世界。他非常喜欢读《荷马史诗》,枕边就放着《伊利亚特》。亚历山大最崇拜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建立丰功伟绩。
当时希腊各城邦内战不止,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腓力二世看准时机,发动战争,企图征服全希腊,成为希腊之王。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与雅典和底比斯两个城邦的军队在希腊中部的喀罗尼亚相遇。交战前,马其顿排成一个16排的方阵。方阵中的每个士兵都一手拿着一面可以遮住全身的大盾,一手拿着一根长达5米的长矛。后排的士兵将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上,前方和两侧是骑兵。腓力二世将马其顿的骑兵集合起来,形成强大的进攻力量。他亲自担任统帅,指挥右翼,任命亚历山大为副统帅,指挥左翼。
战斗开始后,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底比斯的“神圣部队″突破了腓力二世的右翼,贪功冒进,导致战线拉长。亚历山大抓住战机,率领骑兵迅猛出击,将希腊人打得大败。这场战争后,希腊人再也无力抵抗马其顿人了,希腊并入了马其顿王国。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不幸遇刺身亡,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任为马其顿国王。
平定希腊叛乱
希腊各城邦见腓力二世死了,纷纷摆脱马其顿,宣告独立。年轻的亚历山大此时显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迅速平定了宫廷内乱,镇压了国内叛乱的部族,随后将矛头指向了反叛的希腊城邦。
当时希腊各城邦分为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反马其顿派希望重获独立,而亲马其顿派则希望马其顿统一希腊,然后远征东方,掠夺波斯的财富。亚历山大亲率大军进攻反马其顿的底比斯城邦,将它变成一堆瓦砾,把城中居民统统变卖为奴隶。希腊各城邦害怕了,又纷纷表示归附。
征服波斯帝国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3.5万军队和160艘战舰组成的马其顿和希腊各邦联军,浩浩荡荡地渡过赫勒斯滂海峡,登陆小亚细亚,踏上了波斯的领土。
当时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昏庸无能,国内政治腐政,内部矛盾重重。大流士三世闻讯大为惊恐,急忙派2万波斯人和2万希腊雇佣军前去迎战。两军在马尔马拉海南岸的格拉尼科斯附近交战,波斯军队占据了河对岸的高地,以逸待劳。亚历山大不顾部队长途跋涉的疲劳,率军强行过河,向波斯军队发起进攻。波斯军队一触即溃,士兵们纷纷逃亡,2000人被俘,而亚历山大的军队只损失了百余人。
首战告捷后,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扩大战果。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在伊苏斯迎战大流士三世亲自率领的16万波斯大军。大流士三世率领军队迂回到亚历山大的后方,企图围歼亚历山大。在这危急时刻,亚历山大当机立断,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大流士三世率领的中军发起冲锋。马其顿骑兵锐不可当,势如破竹,波斯人或死或逃。大流士三世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掉转马头,落荒而逃,连自己的弓、盾和王袍都丢掉了。其他的波斯将领见国王跑了,都无心再战,也纷纷逃亡。远征军趁机大举进攻,大获全胜。这场战役,波斯人损失了10万步兵、骑兵,辎重全部丧失,连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也被俘虏,而远征军仅损失5000人。亚历山大看到大流士三世豪华的帐篷后,羡慕不己,说:“这才像个国王啊。″这场战役后,远征军获得战争主动权。
为了赎回自己的母亲和妻女,大流士三世派使者前去觐见亚历山大。使者战战兢兢地说:“尊敬的亚历山大陛下,为了两国的和平,我们大流士三世陛下愿意将我们美丽的公主嫁给你,并将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和10000塔兰特作为嫁妆,请求你放回我们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和妻女,并各自停战。不知陛下如何?″
亚历山大还没有回答,一旁的大将帕曼纽两眼放光,兴奋地说:“这么丰厚的条件!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肯定会同意的!亚历山大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可惜我不是愚蠢的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我不会答应的。我要的是整个波斯帝国,而不是部分!我要做全亚洲的统治者!回去告诉大流士,要么投降,要么继续和我战斗!″使者灰溜溜地回去了。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沿地中海东岸挥军南下,进入埃及,将埃及从波斯人的手中解放出来。埃及祭司为了表达对亚历山大的感激之情,宣布他为“阿蒙神之子″,亚历山大又自封为埃及法老,还在尼罗河口兴建一座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今天的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追击大流三世
战败的大流士逃到幼发拉底河,在这里重整旧部,又招募军队,准备与亚历山大决一死战。10月1日,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原野,大流士三世的军队与亚历山大军队再次相遇。大流士对此役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调集4万骑兵,100万步兵,还有200辆装有刀剑的战车及15头战象,布置于开阔的高加米拉平原。大流士认为这是最适宜骑兵、战车作战的地方,他命令士兵铲平地面,移走障碍物,高加米拉平原显得更加空旷了。大流士吸取了伊苏斯战役的教训,还给士兵配备了更长的矛,并在战车上装备长刀,试图突破亚历山大的方阵。
大流士将军队分为两个方阵排列:第一方阵为主力部队,排成前后两条战线。战线的左、右翼骑兵和步兵混合在一起,中央由大流士亲率皇族弓箭兵、步兵和骑兵及其他城邦联军组成纵深队形。第二方阵排列在第一方阵正前方。方阵的中央为15头战象和50辆战车,大流士的御林军骑兵紧跟其后;方阵左翼为100辆战车及西亚骑兵;右翼为50辆战车及亚美尼亚和卡帕多西亚骑兵。
亚历山大趁大流士尚在设防之际,亲率一支精锐骑兵勘察地形,巡视敌情,把波斯军的战略部署搞得清清楚楚。后方部队则一边加固防御工事,一边休养整顿。
当波斯和马其顿军队接近时,亚历山大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向波斯军的左翼斜向移动。大流士担心亚历山大攻击左翼,也跟着平行移动。渐渐地,队伍走出了波斯人特意平整过的地带。这时大流士开始警觉起来,他担心精心准备的战车失去作用,便立即命令左翼部队赶紧绕过亚历山大的右翼,阻止其继续右移。双方侧翼骑兵开始了激战。数量明显占优的波斯军,因为骑兵和马匹都有铠甲保护,致使亚历山大骑兵伤亡惨重,败下阵来。亚历山大急忙调骑兵支援,勇猛的骑士连续向波斯军左翼发起冲锋,终于将波斯人击退。
大流士看到其左翼的激战正酣,趁势发动长刀战车冲向对方的方阵,试图冲散对方。当他们接近时,马其顿方阵前方的弓驽手、标枪手上前迎战,有效地阻止了大流士的进攻。
大流士下令右翼开始进攻对方左翼,亚历山大则命令攻击那些迂回到马其顿右翼的波斯军,两翼骑兵的进攻使大流士中央部队现出了一个漏洞。
亚历山大亲自率领马其顿方阵和骑兵,还有预备方阵向内旋转,形成一个劈尖,直插大流士的阵营。波斯军顿时乱了阵脚,被冲得七零八落,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大流士见大势已去,仓皇逃走。
公元前330年春,亚历山大引兵北上追击大流士,大流士被其部将谋杀,古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灭亡。
亚历山大之死
大流士死后,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的军队占领了波斯全境。按理说,以进攻波斯为目标的东征该结束了,但是,亚历山大的野心太大,仅仅占领波斯不能让他满足,他要征服世界,他要做万王之王。于是,他借口追击波斯残余势力继续率军东征,于公元前329年侵入巴克特里亚,抓获背叛并杀死大流士的拜苏斯,将他处死。中亚地区的民族都骁勇善战,他们不服从亚历山大,不断反抗。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亚历山大才将各地的反抗镇压下去。
安定好中亚后,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3万沿喀布河经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内斗不止。印度河上游的旦叉始罗王与东邻的波鲁斯王严重不合,看到亚历山大兵强马壮,旦叉始罗王便给他送来金银、牛羊、粮食,引诱亚历山大进攻波鲁斯。公元前324年4月,亚历山大从上游偷渡成功,在卢姆河畔消灭波鲁斯王大军2万余人,波鲁斯王投降。远征军抵达希发西斯河时,军中疫病流行,多年远途苦战加上久别故乡的疲惫,使将士们再也不愿意前进了。亚历山大下令东进,但反复劝说,众将士仍不肯接受命令。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大帝被迫停止东红征,传令撤军。公元前324年春,东征军返回巴比伦。
通过10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幅员空前的大帝国,帝国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这一广袤地域,建都巴比伦。
从印度撤军后,亚历山大并不甘心,他在巴比伦整编军队,计划征服印度,进军迦太基,入侵罗马。但天并不遂人愿,公元前323年,不可一世的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