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正值中华民国初建,国内政局不稳之际,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北京政府旋即宣布“局外中立”,颁布《中立条规》,并且努力按照国际法规,处理中立事务。
但是,虽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民国北京政府虽然已经确立我国实行“中立政策”,但却并未立刻对外宣布,这又是为什么呢?
北京政府之所以选择中立,主要在于其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其对内的考虑,实着重于消弭反对党派的行动”,对外的考量,则主要在于防堵战祸和防范日本。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虽然使国人已有“奥塞恶感势将愈深”的料想,但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更未料到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会引起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战争。
民国北京政府为了巩固对内统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外借款和镇压内乱等方面,甚至直到奥塞开战之初,也因中国与欧洲“相距尚远”和战争事态未明,持观望态度。
随着战事的发展,北京政府初步确定了中立的计划,但因未能摸清欧美各国,特别是英国和日本的真实意图,而未立即公布。
1914年7月25日至27日,北京政府通过驻奧地利公使沈瑞麟,和奧地利驻华公使讷色恩,得知奥塞两国断交、开战的消息。
由于此时战事的发展和其他各国的态度尚不明确,北京政府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了解欧、美、日等国对奥塞失和的态度。
外交部要求驻外公使,探询所驻国的举动及各国中立的情况。此后,驻外公使们不断向国内传送相关报告。这些报告虽然多为驻外公使的推论之词,但他们一般认为,欧洲局势在不断恶化,欧洲战争难以避免。
另外,驻外公使们注意到英国在欧洲各国之间的调停活动,但他们对此多未抱太大希望。因为德国对英国的调停不能全部认可。
既然欧洲战事在所难免,哪些国家将会加入战争,以及他们将支持哪一方就变得颇为重要。除了认识到俄国将会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将会帮助奥地利以及英法可能会援助俄国外,在战争伊始,驻外公使们就提醒北京政府,日本可能会借助英日同盟加入战争。
中国国内舆论也认识到,由于英日同盟的存在,一旦英国加入战争,日本很可能借机参战。
与此同时,在中国政府内部,一些地方官员也呼吁要提防日本。有人认为,日本可能会乘机利用革命党图谋中国的商务,甚至,日本可能会乘机侵夺中国青岛。
其原因在于,如果英国参战,则会支持俄、法,与德、奥为敌,日本也会借英日同盟的关系对德、奥宣战;这样日本就可能乘机夺取受德国控制的青岛,战争就会扩大到中国。
于是,地方官员纷纷提出采取中立政策的建议,认为中国应保持中立,并参照海牙公约,制定相应条规。
此时北京政府已经有了中立的打算,但又认为中国与欧洲“相距尚远”,此时宣布中立“为时尚早”。这就表明其并不急于对外公开中立立场。
再加上日本可能会借英日同盟参战,所以当下摸清日本政府的真实想法,就是北京政府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之一。
1914年8月3日,外交部通过德、俄两国驻华公使,获悉德俄开战的消息。德俄开战对中国的冲击要远大于奥塞失和带来的震动。
因为塞尔维亚在中国没有租借地和驻留军,即使奥塞开战,也不会将战火带到中国:而德俄宣战则不同,德、俄两国在中国均有租界、驻留军等,很有可能在中国境内交战。
为了防止德俄开战波及远东,尤其是在中国境内交战,在尚未摸清日本意图的情况下,北京政府采取两项应对措施:一是声明禁止交战双方在中国境内交战;二是提出将战区限制欧洲的设想。
8月3日,外交部通告各国,明确表示交战国不得在中国领土、领海及英、法、俄、德等国在华租界内交战。
这份通告其实是在向各交战国表达北京政府的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显性含义,即表明了禁止交战双方在华发生战争的立场;
第二层是隐性含义,即传达了中国不愿卷入战争的态度。
之所以说第二层含义颇具暗示性,是因为一旦中国加入战争,无论加入到哪个阵营,都可能因敌对国在中国拥有驻留军及租借地的缘故,而对其采取一定敌对性的军事行动,那么战争就无可避免地在中国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则第一层显性含义就无法成立。
第三层是预防性含义,即防范日本。因为一旦日本加入战争,就是交战国,既然是交战国就不得在中国与敌方交战。这就不难看出,这份通告其实就是北京政府最初的、带有暗示性的中立宣言。
虽然已经初步确定了中立的立场,但北京政府并没有立即对外宣布,而是继续观察英、日两国的动向,以确定对外表态的时机。
观察日本动向的出发点是英日同盟的存在,以英国的态度推测日本的倾向,认为在英国尚未参战的情形下,日本是不会宣布参战的。
了解英国的态度,成为北京政府掌握日本下一步举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此时的英国既未对德奥宣战,也未宣布中立,态度尚不明确。
同时基于日本参战的可能性的考虑,北京政府明白,单纯地依靠这种空白的宣言。难以达到防范日本和防堵战祸的目的,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这样将战区限制在欧洲境内的设想应运而生。
外交部要求驻英、俄、德、法四位公使向四国政府探询,战区能否限在欧洲境内?
然而,指望各交战国达成限制战区的设想并不现实,于是北京政府想联合美国向各交战国提出将战区限制在欧洲的建议。但因各交战国使团的敌视,导致此想法未能实现。
1914年8月4日,外交部收到德国驻华使馆照会,得知德法开战的消息,战争牵涉的范围越来越大。
不过,此时日本政府的态度仍不明确,但通过国际局势的变化,北京政府基本可以断定英国参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8月6日,外交部从驻法、英两位公使来电中,得到了英德开战的确切消息,又从驻日公使陆宗舆来电中,得知日本政府已宣布中立。
但日本政府也表示,万一时局转变,英国加入战局,那么根据日英同盟协约,英军面临险境时,日本会使用必要措施。
日本的中立宣言,为以后的举动预留了各种可能,同时这也更加印证了北京政府的担心,即日本借英日同盟参战的企图。
此时北京政府所推测的情况已更加明晰:英国参战,日本也必将加入战争。
虽然北京政府已经决定中立,但在具体的宣布时期上,外交部与决策层之间可能出现了分歧。外交部更希望,在宣布中立之前,由美国向交战国建议勿将战局扩大到远东,并得到交战国的保证。
然而在内外各方压力下,决策层已经不能无限期地等待外交部尚未确定的结果。及早宣布中立,确立中立国地位,以便从容应对战局的发展,已经是北京政府的最高决策意见及选择。
8月6日,袁世凯以申令的形式,宣布中国中立,要求全国上下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恪守中立义务。
宣布中国中立的同时,北京政府颁布了《中立条规》,以法律的形式较详细地规定了各交战国在华军舰、商船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国民众所要遵守的中立义务以及所享有的中立权利,为以后北京政府处理中立事件提供了明确可循的法律依据。
外交部则电令各驻外使领,将中国中立的消息告知各驻在国政府,并于8月7日照会各国驻华公使,请其将中国中立的消息转达各国政府。
国际法学者认为,战争发生时,一个国家是否中立是该国的政策问题,而不是国际法问题。如果没有特别的声明,未加入战争的国家即被认定为中立国。
从法律上讲,中立国不需要特别说明维持中立的意思,但按照一般中立国的做法则往往会明确宣布中立。
北京政府虽没有必要宣布中立,但其宣告中立是符合一般中立国做法的行为。
究其原因,除了是要符合国际惯例外,更重要的是明确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各交战国表明中国的立场,以期获得别国对中国中立地位的认可与尊重,以此达到维护自身利益,避免卷入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