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当皇太极准备再一次南下入关之时,突然于沈阳清宁宫暴毙。皇太极在突然去世之前并没有立下遗嘱确立皇位继承人。因此,满清一时之间竟然群龙无首,众宗室旗主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政局陷入动荡之中。
皇太极突然暴毙,皇位之争一触即发
皇太极突然暴毙之后,身为皇长子的年仅34岁肃亲王豪格顿时成为满清宗室贵族重臣们所拥立的对象。特别是那些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都极力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受过皇太极恩宠的朝廷重臣们,相继造访肃亲王府,表示将拥戴肃亲王豪格继承大位。
德高望重的、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就连当时威望最高的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也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从代善的话可见,拥戴豪格的还是深受汉族“立长”传统理念的影响。
而且豪格武力超群,久经沙场,军功显赫。按“立长”的规矩,由皇太极长子豪格继承大统,可谓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可是,尽管豪格在诸子中论功劳和能力最有优势,但皇太极生前没来得及也并未有立豪格为嗣的举动,这就为满清的皇位之争埋下隐患。
而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就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睿亲王多尔衮同样是战功赫赫,有勇有谋,深受皇太极重用,支持者也很多,势力也很大。睿亲王多尔衮身后也有着正白旗和镶白旗以及自己的两个亲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坚决支持,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其他旗的高级将领的拥戴。成为了豪格的最大的皇位竞争对手。
崇政殿剑拔弩张,豪格错失皇位
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会上,两派便为了皇位争夺得不可开交。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将领首先向睿亲王多尔衮施压,“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话音刚落,就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大声喝退。大殿之上,豪格与多尔衮、阿济格、多泽三兄弟针锋相对,互不退让。这时统领两红旗的礼亲王代善和统领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为由,表示拥立豪格登极,使得双方的实力的天平瞬间倾斜。
此时,豪格已经获得了八旗之中六个旗的支持,可以说已经是稳操胜券,于是忘乎所以的豪格说了一句:“我福小德薄,焉能堪当此任。”可是没想到他的这次装逼让他永远失去的成为皇帝的机会。
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多泽马上以此为由再度攻击豪格,说既然豪格无意于皇位,劝进多尔衮登极。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以索尼、鳌拜等为首的两黄旗的将领此时已经包围的宫殿,按剑向前,表示“我等食帝食,衣帝衣,帝制于我,恩比天高。若不立皇子,我等愿从先帝与地下”的话语,大有破釜沉舟之意,而两白旗的军队也在隐隐在城内外进行部署和调动,一场内部的火并即将发生。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济尔哈朗也随他而去。
睿亲王多尔衮见此情形,知道立自己为帝已经是不可能了,只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此一建议,大出众人所料。福临也是皇太极之子,立了福临,就堵住了两黄旗大臣的嘴。多尔衮拥立福临的方案也得到了代善和济尔哈朗赞同。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就是实际掌权者。而豪格心中不快,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自己的弟弟福临继任皇位,这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多尔衮秋后算账,豪格死于狱中
就这样,由于自己无意间的一次装逼,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而这也成为了豪格悲剧的开始。不久的未来,稳住阵脚的多尔衮将对对手豪格展开报复行动。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因为语言中伤睿亲王多尔衮,被固山额真何洛会所告发,议罪被削爵。清军入关之时豪格率军随大军进入关内。十月,清廷定都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大封诸王,念豪格跟从清军平定中原有功,又被重新封为肃亲王。
顺治三年(1646年),豪格又带兵入川西征,平定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更是亲手射杀了张献忠,立下了赫赫战功。捷报传至京师,顺治皇帝下诏嘉奖豪格。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班师回京,顺治帝亲自到太和殿设宴慰劳豪格。但是,此时的摄政王多尔衮这几年通过各种方式,成功排挤掉了济尔哈朗,并且不断打击代善,已经是大权独揽,权倾朝野。多尔衮自然不会放过曾经的竞争对手豪格,以此来继续稳固自己的权力。豪格在回京后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同年四月就死于狱中,卒年四十。豪格死后,福晋们也被多尔衮兄弟霸占,而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抢夺。